没想到吧,魏桥镇菅家村村名这么有来头

2017-02-17 20:02:55 0


魏桥镇菅家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庄,笔者翻阅文献史料进行考证后,可以证实魏桥镇菅家村建村历史可以推定到战国中后时期,从两汉、曹魏直到西晋初年,一直是菅县的治所,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以菅作为名的县。

根据《邹平历史》和《齐东县志》记载,在历史上邹平县境内存在朝阳县(治所码头镇)、齐东县(治所台子镇)、邹平县(治所在孙镇)、梁邹县(治所在邹平县城)、菅县(治所在魏桥镇菅家村)。上述各县中除菅县之外,正史中都有明文记载,唯独各类史料中对菅县的历史记载甚少。笔者通过对翻阅卷帙浩繁的史料,进行逐一遴选,对菅县和魏桥镇菅家村的历史进行梳理。


菅姓得姓之地在成武县东南和单县之间


考证菅县的历史,少不了对菅姓得姓的探源。菅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地名,确切地说是宋国时期一位公族大夫的封邑(其名已不可考),具体地址在今天山东菏泽成武县东南和单县之北的交界处;春秋时期该地毗邻鲁国,宋国与鲁国经常发生战争,(《春秋·隐公十年》记载“公败宋师于菅”,即此地)这位失去封邑宋国大夫的后裔,为纪念先祖就以菅为姓(根据西周时期的宗法制,诸侯庶出后裔三代后,不得与嫡系同姓,须改姓)。

菅姓族人系宋国公族后裔,宋国是西周时期周成王为感念商汤王之功绩,将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建国都于商丘(即今河南省商丘市)封国区域大略是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以及河南东部地区,菅邑恰巧在其封国内,换句话说封在菅邑的宋国公族,是殷商国君的直系后裔之一,菅姓是纯正的汉族姓。


菅姓从得姓之地全部迁徙到邹平县内


菅姓的得姓之地在山东省成武县东南和单县之间,为什么在邹平县内却出现了菅姓之村呢?通过查阅史料在菏泽市没有以菅家命名的村庄,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菅姓从得姓之地全部迁徙到邹平县内,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菅姓民众迁徙至邹平县内呢?这个问题只能从宋国的灭亡中查找答案。

在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经常进行战争,战胜国都会兼并战败国的城邑土地,各个诸侯国的统治疆域也是非常不稳定的。上文中的菅邑,位于宋国的北部与鲁国毗邻,曾经一度被鲁国占据。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楚国和魏国乘机发动对宋国的侵略,宋康王偃战败出逃至魏国死于温邑,宋国灭亡。(《战国策·宋卫策》记载: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

菅姓在宋国是公族大姓,为防止宋国公族大姓们的反抗复国,只能将包括菅姓在内的宋国公族大姓全部迁往齐国国内并分开安置。菅姓一族就安置在今天魏桥镇菅家村(邹平县明集镇菅家村,系从魏桥镇菅家村迁来);从今日地图和战国各国疆域图二者相结合来看,魏桥镇菅家村位于齐国腹地,能杜绝出现大规模叛逃事件,又处于齐国国都京畿地区便于统治。


菅氏先祖是与宋国国君同源


以国为姓的例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司空见惯,上文中的菅邑先由宋国统辖后被鲁国占领,那么菅氏先祖是与宋国国君同源还是与鲁国国君同源呢?

笔者支持菅氏先祖是与宋国国君同源的说法。其一菅氏得姓历史较早,宋国管辖菅邑的大夫在菅邑被鲁国占领后,就以封邑为姓,之后菅姓就成为宋国公族姓氏之一;其二宋国被田氏齐国所灭,宋国亡国后菅氏贵族作为公族,被齐国强迫迁往齐国境内,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灭国其民为奴的常理;其三,鲁国故地的济宁、菏泽、枣庄等地,菅姓居民均非原住居民而是从外地迁徙而来,菅姓得姓之地的菏泽境内,没有以菅命名的村庄;其四,从菅姓族人聚集的村庄来看,山东省居多其中滨州市阳信县五座(阳信县流坡坞镇前菅村、后菅村,阳信县温店镇西南菅村、阳信县流坡坞镇盆张村、阳信县流坡坞镇翟家村)邹平县内有两座(魏桥镇菅家村、明集镇菅家村)。


菅县以魏桥镇菅家村为中心,所辖区域大致在章丘和邹平之间


西汉初期在今天魏桥镇菅家村的位置上设置菅县,隶属于济南郡管辖。通过翻阅西汉郡县制度来看,设置菅县的原因就是人口众多,达到设立县的标准,从地图上来看菅县距离东朝阳县(治所在邹平县码头镇)和鄣邱县(今济南章丘)较远,具备百里之内设县的地理条件。

设置菅县后它的所辖区域多大?在古代辖区的划分多以河道山脉为界限,按照今天的范围来看,菅县以魏桥镇菅家村为中心,往北往西到达小清河(古济水)与东朝阳县为界,东到魏桥镇辛梁村,南接白云湖和青阳镇西面的山脉为界,菅县所辖区域大致在章丘市和邹平县之间。


菅县或菅侯国的建制存在达450余年之久


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刘邦,下诏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凡能言齐语者,皆予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菅县一并划入齐国。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下诏封刘肥之子刘罢军为菅侯,菅侯国传两世,即刘罢军和其子刘戎奴,刘戎奴在公元前154年参加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西汉朝廷将菅侯国“国除为县”,又恢复原来的名字:菅县,刘罢军和刘戎奴这一族也被废为庶民,菅侯国仅仅存在22年

根据西汉时期的封国和郡县制度,侯国废除后重新成为县的建制,菅侯国转为菅县后再未能成为侯国,但是县的建制一直沿革到西晋时期,达四百五十余年之久。

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汉,280年西晋灭吴国,统一全国。原来分裂的华夏大地统一后,晋武帝接收安置蜀汉和吴国大量的降官,为防止他们图谋不轨,只能按其个人能力授受大小不等的官职,这样就造成中央财政的负担,为此大规模的合并州、郡、县的建制,此时菅县也在合并的范围内,菅县与东朝阳县(治所在今邹平县码头镇)合并,菅县的建制撤销。后来在隋朝和唐朝时期,中央政府也曾一度设置菅县,不多久亦被废除,从此之后历届王朝的中央政府均未再设置菅县

由于菅县县城是济南前往渤海地区的必经之地,菅家村一直是作为比县低一级的行政区划而存在,由于各个朝代对这一级行政区划称谓不统一,以菅城镇、菅城里、菅城乡、菅城亭等为名。清朝后期胶济铁路贯通、周村开埠、济青公路的开通,菅家村也逐渐失去必经要道的作用,随着岁月更替菅家村也日渐衰落。


菅家村从战国时期沿袭下来,村民并非明初移民后裔


魏桥镇菅家村是从战国时期沿袭下来的古村落,村民并非明朝初叶移民的后裔。明朝初叶曾经实行大规模的移民政策,这一点在正史和县志中都有明确记载魏桥镇菅家村是不是明朝初年的移民后裔呢?

笔者不支持魏桥镇菅家村菅姓居民是移民后裔之说:其一、菅家村曾经有菅县的历史,这说明菅姓居民从战国时期就一直存在,并且在当时菅姓居民人口非常多;其二、在汉族繁衍生息的黄河流域各省中,菅姓多存在于山东境内,山西菅姓居民远远地少于山东;其三,关于邹平的史料(《邹平县志》《齐东县志》和《朝阳县志》)并无政府移民到菅家村的记载。

通过史料分析得知,菅姓系西周封国宋国公族后裔,亡国后被齐国强制迁徙到邹平县魏桥镇菅家村安置,从战国到西晋初年,一直是菅姓居民的聚集地,并以菅县(或菅侯国)的建制存在达四百五十余年之久;后来历经战乱、饥荒、水旱灾难、政府移民等原因开始向全国其它地域迁徙,菅姓后裔多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江西等省市居住。


(作者:李宏迎,单位: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注:文中属于作者根据史料推断的文字,还需要寻找史料和考古佐证;文中存有的纰漏谬误,恳请广大读者勘误斧正、补阙拾遗。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战国策》《资治通鉴》《齐国史》《邹平县志》《齐东县志》《朝阳县志》《商丘文化志》《中国姓氏辞典》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