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百川的名医后辈——游礼贤与游为贞

2023-05-06 18:08:24 郑书翰 0

【注】本文请发至“滨州历史”中“黄三角杏林史话”栏目

生活清朝中后期的滨州人游百川是一位名垂青史且对历史有较大贡献的人物,其求学为官治世的人生历程依然伴随着他的名字熠熠生辉在史册到现实之中。同时,他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这一方水土养育出的人中之杰。

游百川(1822~1895),字汇东,号梅溪,今滨州市杜店镇中游村人。同治元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任御史。是时皇室宗室宽和、宽亮等多行不法之事,游百川不避权贵,奏劾惩治,其为官风骨可见一斑。翌年,他又上疏严禁各省栽种罂粟,并上疏论内外官场积弊,主张“除吏弊在肃官方,尤在扬士气”,请“察有胥吏舞弊,据实上陈,仍以勤惰定功过,赏罚既明,人才自奋”。1873年,同治皇帝计划重修圆明园,鉴于当时外强环伺,国事艰难,游百川与御史沈淮皆直言上疏谏阻,同治震怒,但是游百川侃侃正言申辩,毫不屈服,同治皇帝为之动容,遂改初衷,一时刚直敢谏之名轰动朝野。更值得一提的是,1883年,黄河决口,山东省黄河沿岸数十州县受灾甚重。游百川受命与山东巡抚陈士杰督办治河工程与赈务。游百川亲巡大河两岸,散粮急赈,奏请筑两岸遥堤,使黄河水不致泛滥;又奏请疏浚小清河,分黄河水入海,由此保黄河安澜。这也是游百川为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游百川的历史贡献,很难在这样的一篇文章中介绍详细,读者更可以检索到大量的介绍其人生历程与功绩的文章、书籍,这里不需要笔者赘述。这篇文章的更想介绍的是游百川的两位名医晚辈,这是黄河三角洲中医药发展史上需要记述下名字的名医,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医药世家传承文化应该研究的重要样本。

游百川的次子游礼贤,字乐卿,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卒于民国九年(1920)。他自幼聪慧过人,治学经子,兼学岐黄。古人讲“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比喻治学传统经子学问的人学习中医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在传统哲学思辨之上的,哲学毕竟引导着人们对生命的本质进行追问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所以每一种医学体系或者医学认识都有着思想的烙印。正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哲学建构了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基础,甚至直接运用传统哲学概念中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解释中医学实践,所以从小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知识分子对中医学理论不会陌生,而且对这些概念理解深刻;第二,传统的伦理和社会现实要求着传统的知识分子必须掌握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因为当时的社会伦理概念要求着“为人子女,不知医谓不孝;为人父母,不知医谓不慈”,即家里人有病,读过书的人要是不会医药学基础知识就是“不慈不孝”的表现,所以传统的知识分子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不会陌生,甚至许多名医就是医文俱佳的大知识分子。所以游礼贤自幼就学,学问深而渊博,虽多才多艺,但是学习中非常注意医学的学习与研究。成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补为博士第子员。光绪十一年考取乙酉科拔贡生,任侯选直隶州州判。这一届的拔贡生,还有一位成就为医学大师,就是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萧龙友先生的嫡孙女肖承悰教授也是我国第四届“国医大师”,可见传统的知识分子医学功底之深。

游礼贤一生以宦海远达为主,这也是传统读书人的最主要的人生理想,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但是他在做官之余并生活之中总是留心医药,并常为他人诊病问疾,处以方药,多有良效。相对于游礼贤的从政功绩,他的医事资料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游礼贤的大哥、游百川长子游绪贤尝因病而双目失明,久治不愈。游礼贤就是抱着救治兄长的信念,在自己攻读岐黄的童子功基础上特别留心眼科的研究。由于游礼贤历任官职,可以在太医院借来医书研读,他藉此机会精研《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审视瑶函》等历代眼科医学典籍,为兄长亲拟处方、炮制药物,不多久其大哥游绪贤的眼疾得到了治疗。由此,他的医药学本领被越来越多的民众与同僚知道,而且他也打下了扎实的“读经典”的基本功,所以许多人都开始慕名找他看病,据其侄子游为贞回忆,“看到眼疾患者经二伯医治后,轻者恢复如初,重者病情明显减轻”,可见其医术之高明。这便是史料中对游礼贤医事的记载,但是其医学功力之深可见一斑。

游礼贤的人生成就在于辅助其父在山东治理黄河,保护家乡,高中科举后又在国难危机之即到任陕西省,他每听诉讼,多能立即辨明曲直,判定案情使许多错案得以平反。他又用跟随父亲游百川学得的治水方法将穿陕而过的黄河疏浚治理。光绪二十三年,鹿传霖刚就任川陕总督时,便写信劝游礼贤赴川,再显身手。游礼贤因世风颓败,积重难返,便以后代需教诲为由谢绝。从此退居故里滨州,以医文立世,不再出任官职。

事实上,游礼贤说得“后代需要教诲”并非全是客套的托词,因为在游礼贤的子侄辈中,他真的教育培养出了一位学验俱丰、德行高尚并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一代名医——游为贞。

游为贞(1884~1960),字奉鄹,清代贡生,游百川之孙,游礼贤之侄。因为年轻时候的游为贞就看到二伯游礼贤为大伯游绪贤治疗眼疾,更看到许多眼疾的患者得二伯诊治后恢复如初的事实,激起了他立志医学,为人诊疾的信念。官宦之后,读书自然是容易且为正途,但是这样的家庭下放弃仕途前程专门学习岐黄的人是不多的,所以游为贞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年纪轻轻就立志“济世活人”是很不容易的。游为贞七岁入家塾读书,勤奋好学,先从二伯父指点给他的医书入手学习,既学《内》《难》《伤寒》,又学《本草》药理,更指点其眼科专科的诊疗经验,可谓是精于眼科,博及各科,在游礼贤的指点与临床实践带教下,游为贞在20岁时便能够独立行医,应对临床各科了。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四里八乡找一个医生是很难的,能买到药就更难。所以独立临床十年后的游为贞为便利乡里众亲,专门开起了一家药铺,字号为“同春裕”,并聘一司药料理铺内事务,自己则专心于诊疗。在传统社会下,剞劂印出一本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的读书人能找到书读是不容易的事情。因游为贞历代为官,而且游礼贤特别注意医书的积累与珍藏,所以游为贞可以读到从太医院转来的医书,这都是举全国治理整理搜集来的医书精华,再加上他得游礼贤亲炙及自己的勤奋努力,所以不多久他就成为理论与实践都很优秀的临床医生,饮誉乡里。

游为贞治学严谨,为人也坦诚,治病过程中总是把实事求是放在第一位,既因人因事因病辨证论治,又注意将病情实事求是地介绍给患者,绝对不夸大吹嘘自己,也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极其负责任的表现。行医中,他对能治疗好的患者一定尽全力治好,对不能医好的患者,说明病情,劝其另就他医,决不贻误患者。许多青光眼、 白内障、外障等重眼疾患者都经他的治疗而痊愈。在现在的滨城区的上了年纪的老人那里,还可以听到许多他治病的故事。比如1910年前后,滨城东关有20岁左右的青年人病危,已不省人事两三天,家人也为他准备后事。邻居一老者见此情景,对病家说:“中游村游为贞先生医道高明,怎么不请他来给看看,就是不能治好,也算为孩子尽个心。”病家满是希望,但也嘀咕着:“人家是游宅的大少爷,咱一平民百姓,能请得动吗?”老者说:“这个游为贞大夫没有大少爷没架子,医德很好,还是去一趟试试吧。”病家去请,游为贞知道后二话不说,迅速赶来。依据病人症状诊断为痰阻气机,蒙蔽清窍而导致的昏迷之症,并非不治之症,便先施针刺,又给病人服用了“通关散”。两个时辰后,病人有了微微呼吸,顷刻“哎哟”一声,苏醒过来。随后他又为病人开了张调治的处方,几天后这个年轻人身体就恢复如初了。

虽然游为贞是赫赫有名的官宦世家之后,但是他没有“官三代”的架子,很体谅贫苦人的生活,为人厚道,总是为他人着想。诊病中,时常看到许多需要治疗的困难人家,又需要治病,有没有钱支付药费,游为贞总是吩咐药铺的伙计记个账,年底还不上账也就消了,从来不催不讨,有的时候甚至让药铺给病家点钱以应对生活。他外出行医时,也是先照顾最穷的病人。那个时候病家请医生,是需要备好车马酒席的,所以请游为贞出诊时,有用骡马大车的,有用小推车的,有用小毛驴的,也有困难的病家只能陪他徒步前往的。游为贞高尚且正直在,他绝对不以为他准备的车马酒席豪华与否选择病家,他总是根据病家的病情急缓,同样情况他总是先随徒步来请他的家境困难的病家去,给病家以温暖与信心。他总说穷人患病无钱买药,总是严重到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求医,一定要先为他们看。1960年9月,游为贞辞世前一个月病重在家,已经不能出诊了,这时候一位范集村水肿患者因病情危急前来求诊,游家人看到游为贞自己病的也很重了所以不愿他再给人看病,可是游为贞却听见院子里的动静,就问:“外面是来看病的吗?进来吧。”他曾对家里人说:“我一天不死,就要看病。”

游为贞就是用这样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百姓的口碑,方圆百余里并远及北京、济南等地,每日都有许多慕名赶来治病的患者。据史料记载,建国初期,游为贞移居北京(因有清朝同治年间游家在北京附近钦封的田产),中游和附近几村的乡亲们,因不愿意离开这位好医生,又派人把他求了回来,也可见游为贞对家乡的眷恋。1957年,老中医张风谭约他到地区人民医院(今滨州市人民医院)工作,但是他不愿离开朝夕相处的众乡亲,就以年老多病为由谢绝,而到本村附近的宋于卫生所当一名医生,仍然坚持服务乡里。

游为贞非常注意临床经验的积累,笔耕不辍,整理了大量的医案与临证心得,即使重病在身时,也要自己口授、请别人代笔,记录经验与心得。他为后人留下了一本《病验方册》,记载着他临床屡用屡效的眼科验方100余首,可惜大部分在“十年动乱”中被焚毁。游家的医学传承到游为贞并没有终结,游为贞又将自己的侄子,即游百川的曾孙游传顺培养成一方名医,尤精眼科医生,笔者常见到许多地方的老人还能提起游传顺老先生的许多医事陈迹。笔者父亲在年轻时也曾与游传顺先生有过交往,笔者家中现在还珍藏着他们往来的信件。

(作者 郑书翰)

copyright
责任编辑:刘雪纯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