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追求极致的“舞者”

2023-04-19 22:22:30 记者 高壮 报道 0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天气允许,每当华灯初上,在我市大大小小的广场上,无数的市民随着音乐快乐起舞,这就是后来被定义的广场舞。现如今,广场舞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最喜欢的休闲健身方式之一。而在滨州的广场舞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他就是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广场舞工委主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竹。

与“芭蕾”结缘 赢得好声名

1968年,13岁的高竹进入北镇中学就读,因为相貌清秀、身形修长,被选拔进入了校宣传队,开始了他与舞蹈的不解之缘。

“那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什么课业压力,连教材都是油印的,所以我们宣传队队员们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训练和表演。那时在全校学生中,只有我们宣传队的住校,因为我们每天要5点开始练功,晚上表演,没有时间回家。”高竹回忆起在北中宣传队时的经历时说道,“主要表演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还有沙家浜等样板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能够表演白毛女全剧,这放眼全国的中学都是很少见的,为此我们还专门两次去青岛深造学习。”

从进入北中宣传队开始,直到1989年最后一次登台,高竹的芭蕾舞一跳就是二十多年。这段经历不仅培养了高竹极高的艺术素养,也为他赢得了好声名,就连偏远的乡村都知道北镇中学有一个芭蕾舞跳的特别棒的帅小伙。

1972年,高竹高中毕业后留在北镇中学任教,成为北镇中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师。因为年轻,他能够同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在他担任班主任的73级和75级的两个班级,学生们不仅成绩优秀,在文艺体育方面的各项比赛中也屡获全校第一,各种奖状贴满了教室。

回忆起那段经历,高竹自豪地说:“我舞蹈好,体育也是一把好手,我的双杠在北中是最好的;此外篮球、乒乓球、排球我也很在行,这令我的学生们都很佩服我,他们都愿意听我的。”

对这段说法最直观的佐证就是在1981年,北镇中学有一个最难管的“赶超班”,集合了全校最不听话的学生,高竹成为唯一能“镇”住这批学生的老师。

1984年,高竹被调到当时的地委宣传部工作,1993年调整到新华书店任管理岗位,直至退休。如果说北中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那么后来这两个工作岗位则给了他更加开阔的视野。

推广广场舞 力求做到极致

2011年,高竹进入滨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作。本来协会领导准备让高竹担任腰鼓工委的主任,但这一建议被他拒绝了。

“腰鼓的局限性比较大,跳跃动作比较多,对老年人膝盖冲击大,不利于推广普及,当时全市老年人腰鼓队员都不到70人。”高竹分析道,“广场舞则不同,我从2009年开始研究广场舞,它不复杂,很多舞步对老年人的颈椎以及各个关节都有很好的放松作用,对老年人更为亲和,非常容易推广。我相信广场舞是未来大众健身的一个发展趋势,它不仅参与人数多,还能进行各种形式的展演,会非常引人注目。”

于是,在高竹的强烈建议下,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设立了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广场舞工委,这比国家老年体协和省老年体协成立广场舞工委的时间要早了将近十年。

高竹告诉记者,他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都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

任职广场舞工委主任后,高竹立即开始了走访调研,不到一星期他就摸清楚了当时滨城区最火的七个广场的情况。受益于在北镇中学的求学及任教经历,当时几乎每一个广场舞队伍中都有人认识高竹,这使得高竹的组织工作开展起来异常顺利。

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推广,市区的活动广场便发展到了七十余个。活动推广开了,参与人数多起来了,高竹便开始考虑组织架构的事情,“2012年底,我在滨城区从东到西设计了五大片区,每个片区都有中心健身广场,负责人不仅是这一片区的片长,也是老年体协广场舞工委的副主任。每一个中心广场能辐射到周边一二十个广场,这样工作就好开展了。”

有了领头人,有了组织架构,广场舞的展演和比赛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活动搞得那叫一个红红火火。2012年第一次组织全市广场舞大赛,各个县区一共来了18支队伍;到了2015年搞快乐舞步展演,国际会展中心一下聚集了2000多人;2017年在全民健身广场组织的“喜迎十九大,欢度老年节”活动,共有11个项目,3000多人同时展演,在活动规模上达到了一个峰值。

“2017年,搞大活动那一年,上半年我的大腿上查出了黑色素瘤,担心影响大活动的开展,我是在活动结束以后,11月份才去北京做得手术。”对工作的认真以及对广场舞的热爱,让高竹付出很多很多。

高竹表示:“老年体协广场舞工委的工作,就是给老年人搭建平台,是为老年人服务的。今年年底换届,我应该就退下来了,但是只要广场舞活动需要我,我就有求必应,依然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为滨州的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发光发热。”


copyright
责任编辑:丁春晓
滨州人物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