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海邑的无棣文笔社

2022-02-22 20:24:46 张海鹰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明朝末年,在无棣众学子的积极呼吁下,有德高望重的儒士于无棣大觉寺之海丰塔下,成立“文笔社”。后,“社员”多数成为海邑文化名人,并以科贡成就事业。

文笔社的成立,成为当地一种文化现象,外邑学士盖向往之。同时,它的成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棣文化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清代十朝,无棣呈现出空前的人文景观,共计出了43名进士、157名举人、251名贡生,宦绩华夏,享誉九州。

大觉寺·海丰塔

大觉寺内,海丰塔下,攻读经书,切磋诗文,名曰“文笔社”

在无棣古城东南隅,有大觉寺、海丰塔,古木蓊郁、轻烟淡雾,暮鼓晨钟、经声佛号,游僧互访、香客络绎,是古冀兖之域的“禅佛胜境”。

镌有“文笔冲霄”的旧海丰塔

大觉寺、海丰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派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迟恭督办监建。大觉寺原名“普照寺”,明初更名“大觉寺”。海丰塔,史称“唐塔”,原名“普照寺塔”“大觉寺塔”。据民国《无棣县志》(1925年版)载:“大觉寺在东南关,唐贞观十三年建,本名普照寺,明洪武初更名。……塔,十三级,门镌‘文笔冲霄’,罗住书。”明代维修海丰塔时,邑人杨巍(明朝赐进士第、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太子太保、上柱国、吏部尚书)撰有《海丰县重修宝塔记》:“吾海丰无名山大川,幸有此塔直出云霄之外,亦可以为奇观矣!”

旧无棣八景之二“丛林塔影”

海丰塔,塔高十三级,古朴轩昂,飞檐挑角,稳定挺拔,蔚为壮观,可与西安大雁塔媲美。旧为无棣县八景之二,称“丛林塔影”,清代道光岁贡、无棣著名文人李异赞曰:“笔峰秀出郁人文,形式平将雁塔分。欲抉天章题碧落,凌空一管扫烟云。”

旧无棣县八景之首“芹泮槐阴”

同是在无棣古城,东门里荷花湾北岸,有一座建于元代的文庙,即无棣学宫。经明清两代16次增修,其规模相当宏阔,楼台掩映,红墙碧瓦,翠柏绿槐,是莘莘学子学道求经、梦想金榜题名之佳境,旧为无棣县八景之首——“芹泮槐阴”,李异为其题诗:“槎枒古树幕宫墙,宇内常存奕叶光。满地春风兼化雨,杏坛分得一枝香。”

明末,莘莘学子在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希将来做一个“忠君爱民”的官吏或绅士。学宫里的生员(俗称“秀才”)在习读“四书”“五经”之余,常喜到毗邻的大觉寺内、海丰塔下,利用大寺僧会,攻读经书,切磋诗文,名曰“文笔社”,首任“社长”为马文古(字一脉),“社员”有文国祯、牛象斗等30余人,都是在当地享有很高声望,且学识精粹纯正的儒者。

据张为仁撰写的《文笔社记》载:“邑大觉寺,坐城外东南隅数武,有古塔,题‘文笔冲霄’四字,讲堂僧舍颇幽,余少年读书于西廊下,同社友会文,署曰‘文笔社’。”

《文笔社记》作者,学贯济北的张为仁

张为仁(1614-1679),字致堂,清海丰县海丰乡夹河里张义井村(今无棣县小泊头镇张义井村)人,自幼发奋读书,冬不生炉,夏不挥扇,17岁中秀才,33岁中举人,42岁中进士,济北各县的学子向他求教、拜师的络绎不绝。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张为仁任河南省内黄县知县,修学宫讲文艺,息词讼赈饥寒,净浮歌筹保卫,为民兴利去弊,除暴安良,不可枚举,被评为“一等良吏”,顺治帝亲赐给他朝衣一袭,以示嘉励。后,历任内务府中书舍人,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员外郎、郎中,曾奉旨修订《大清律例》,督理北新关钞务,商人为其修生祠纪念。在京城任职13年,3次京察,两次“优秀”,一次“称职”。康熙十三年(1674年),张为仁调任广东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加一级,竭力矫正崇尚浮词滥调的旧习,引导生员追求朴实文风,那些刻苦攻读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大都被选拔录用。康熙十六年(1677年),张为仁因病请退回籍,倡议仁孝、奖学。

赦造“镇道碑”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4月,病逝无棣,康熙帝谕旨特为其在故里小泊头镇张义井村东南300米赦造“镇道碑”,碑文26字:“恩伦三锡,诰赠奉政大夫,广东提学道、按察司佥事,临溪张公神道。”碑高3.8米、宽0.8米、厚0.5米。碑冠浮雕蟠龙,座为神龟。据说,当年在镇道碑前,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

张为仁墓碑

张为仁一生著述甚丰,除《四书隅说》外,计有30余篇文稿留于世,其中一些反映了当时海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状况,为研究无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在张为仁的引领下,其家族科第连绵,文人辈出,一门进士1人,举人3人,监生、贡生15人,太学生18人,生员23人。

张为仁·《文笔社记》(《无棣文征》1924年版)

“同人益敬业唯谨,迄今四十年矣。”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时任广东学政的张为仁忆起40年前在文笔社与诸友攻读经书、切磋诗文之情景,不禁挥笔而就《文笔社记》:“联翩霞举,分翼天衢者,十之八九,风尘面目,视昔顿殊,而梦魂依依,犹不出文笔左右,与良朋益友读书论文时,因志其盛以告后来。”

文国祯、杨铉、杨锦,文笔社三任“社长”

张为仁在辞世前一年,即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撰《文笔社三贤传》,其“小引”云:“余自庚午入学,受教于阳信孙金舆讳多明先生,先生既归邑,文笔社群贤汇聚,就而学焉。社中诸友,或师事、或兄事,观摩日久,裨益良多,迄今四十八年。吾老矣,铎粤归来,忆我故交,回首如昨。表师事者三人,其一时风气之盛,诸同人道义之雅,诚可为后日楷模,志之以望继起。”

张为仁·《文笔社三贤传》(《无棣文征》1924年版)

文国祯,字六符,阳信人,寄居无棣。治诗经,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乡试,初授福建上杭知县,升江宁府同知。孝友端肃,诲人不倦,及门受业者甚众。为无棣文笔社长期间,寡色笑、笃情谊,同人敬而惮之。不嗜酒有酒趣,会饮晤谈,必尽兴乃至。制行维谨,言皆可法。张为仁赞其曰:“巍兮岸兮,凛若高山,多士所仰,邦人是瞻。文章名人,德行醇全,待人以恕,责善维严。居家孝友,服官清廉,允矣伟士,展也大贤。”

杨铉,字燮宇,海丰杨氏第十世,明太宰杨巍胞弟杨岩(太学生,初任河南汝州同治,借补颍州知州,诰授奉直大夫)曾孙。治易经,明理数,工楷书,学问丰采,文章书画,一邑称最。言动不苟,器宇渊沉,浑然大儒气象。康熙元年(1662年),恩拔贡,考授县丞,敕授修职郎。人伦日用之间,周旋中礼,喜怒不形,人莫窥其涯际,乡饮大宾。年八十,好学不倦,制行愈谨。追随杨铉四十余年的张为仁赞其曰:“坊表既峻,检摄维严,不循爱憎,淡穆沉涵。责善在色笑之际,移人在性情之间。直谅多闻,三益是兼,居易俟命,乐寻孔颜,可法可效,吾无间然。”

杨锦,字絅存,治诗经,廪生,与兄杨铉名重一时。为无棣文笔社长时,风格峻洁,矫矫轶伦,精小楷,善仪容,文章深刻,笔不轻下。张为仁与其历交三十余年,坦怀示人,如饮醇醪,不觉醉德之深,才高未遇,应俟后来。张为仁赞其曰:“蕙兰之质,金石之品,一尘不染,鹤立鸡群。道谊纯粹,学业渊深,爱人以德,不激不循。清风雅度,高怀旷襟,谦谦君子,蔼蔼吉人。”

张逸、袁浴、李道昌,文笔社三位“社员”同年进士及第

大清迁都北京甫定的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即下诏安排了面向全国的大清第一次科考。这一年,无棣文笔社张逸、袁浴、李道昌三人同时金榜题名。这不仅是无棣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也是山东当年各县科考之最。当时,山东巡抚及有关知府、学正等大小官员齐聚无棣,以示庆贺,成为无棣一大盛事。这三名无棣进士后来皆为清官能吏,或入祀名宦祠、或入祀乡贤祠。

《无棣县志·选举志·科贡》(1925年版)

张逸,字二瞻,别号“拙讷居士”,初授直隶京师广平府推官,后因功晋兵部职方司主事,升本部车驾司员外郎、本司郎中加一级,诰授朝议大夫。张逸性廉直不挠,凡词讼务得其情,不为势屈、不为利诱,不履邪径、不屈豪强,敬身如执玉捧盈。他任广平司理时,有某大姓没有犯罪却被官府抓起来,张逸经过了解,得知此人是被诬告的,遂全力将其保释,并说:“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张逸制行端洁,淡泊自甘,与人谦谨,能容能让,军民感戴,为其肖像以祀。因其处事耿直,不媚不佞,与兵部上司违和,京察下等,被降级左迁河东运副。后,迁福建延平府同知不久,病逝于任上,年五十有七,士大夫闻之皆为之流涕,有《拙钠居草》存世。

袁浴,字新甫,张逸的儿女亲家,初授浙江杭州府推官,掌推勾狱讼之事,慨然以清操自誓。袁浴初到杭州任上,有一下官怀揣四十两黄金登门进献,令初入官场的袁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通过仔细询问方得知,新官上任下属送礼,早已是不成规矩的规矩,遂对送礼者说:“这些金银,难道不是杭州黎民百姓的脂膏吗?”在喝令送礼者持金退去后,细访“下官须向新任上司进献”夙弊,并在不长的时间里悉数禁革了此原规陋习。袁浴在清理新旧案件时发现,有其情可怜、其罪可疑者,更有与罪案有牵连的人,他们虽然都是“显要缙绅且私委上司”,可是袁浴仍然能够秉正司法,绝不徇私枉纵。袁浴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杭州民众都佩服他,谓之“袁铁胆”。在三年举行一次的“大计”中,被评为“卓异”,列“浙省之最”,被提拔为刑部主事。令人扼腕的是,袁浴未及进京赴任即卒于杭州任所,民众皆哀之,崇祀杭州名宦祠。

李道昌,字大来,系遗腹子,天资聪慧,有神童之称,殿试时因诗赋称旨,特授监察御史。未就任,而母翟孺人丧,悲恸欲绝。为悼念父母,遂自号“匪莪”。李道昌丁母忧后,奉旨巡按河南。时值山西寇乱,百姓流离失所。朝廷震动,敕命重兵防御。李道昌力事招徕,兴利除害,招安二千余人,流亡者得以复业。因政绩卓著,回京官北城兵马司指挥。因失和上司意,里居三年,后补甘肃临洮府经历,以大计报最,升大理寺副,擢大理寺正。在大理寺期间,李道昌宽厚仁慈,秉公持正,狱无冤纵,多予平反,廷尉称平,有诗集《游屐草》《临洮草》存世,入祀邑乡贤祠、忠义孝悌祀。

有志力学者、品德高尚者,方能参与文笔社其中

文笔社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并以文化或学术性为主的非政府组织。盖有志力学者、品德高尚者,方能参与文笔社其中。孺子们一心向学,相互切磋,相互激励,皆良朋益友也。

海丰塔

作为文笔社社员之一的张为仁,在《文笔社记》里记下了当时的情景,“(社员)皆重望醇儒,行止端方,友谊兼师道,相从矜式者,二十余年,情挚义严。不嬉戏,不斗舌锋,不自是,不非人,不淡人闺壶,不窥人妇女,不出入公门,有无家计不挂齿端”。文笔社的活动时间是有规定的,且雷打不动,“三八课文,风雨弗缀”,活动期间亦有严明的纪律,“心空物外,一尘不染,恂恂如处子。遇佳辰令节,少长毕集,饮酒尽欢,而不及乱,歌吟而不狂,高风清况,擅美一时,士习为之一燮”。当时,即便是政府官员对文笔社亦敬慕三分,“邑宰大夫景其风,求一见而不可得。每殷勤过社,会日遣礼吏门厨捐俸供给,尊德乐道,远迩称隆”。

王清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凡入无棣文笔社习学者,多有建树。张为仁的挚友、张逸的忘年之交无棣邑人王清(字素修),当年也是文笔社里的一员。清朝康熙年间,王清以翰林官至吏部左侍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年仅43岁的王清在伴驾康熙帝春耕时,突患疾病,英年早逝。后王清七世孙王惟諴以举人官广西布政使、太仆寺卿,王惟诚胞弟王惟询以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

当年,从文笔社走出去的张逸、李道昌、王清、张为仁四进士同聚京师,不仅是同乡同朝为官,且志趣相投诗文并重,他们常常雅聚一处,或酌酒谈古论诗,或携手同游西山,或赋诗作文,名虽各姓,情同手足,文华鸣世,名噪京华。张为仁曾在《海邑乡官三贤传》述之:“海邑多贤,前辈先生居官有声望者甚众,仰慕昔日遗徽,每憾生不同时。余幸矣,筮仕时,伯兄二瞻分司枢部,侍御李匪莪巡视北城,少宰王思齐读书中秘,猗欤盛哉!与余皆骨肉至戚,且声气志趣相符,饮食日用,举止语默,在在效法。语云:‘木从绳则直,庸钝菲质,历官二十年,不止倾覆,非以此欤?在家既有良朋,在朝复有令范,窃取私淑,何吾邑之多才也!一时人杰,三贤并重,为小传以志不谖。”

张为仁·《海邑乡官三贤传》(《无棣文征》1924年版)

另外,自清顺治至宣统260余年间先后出了44个贡生、20个举人和9个进士的“海丰吴氏”和从明万历至清光绪300余年间出了86个贡生、31个举人和11个进士的“海丰张氏”世代与大觉寺相邻而居,他们的族人里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曾经也是无棣文笔社的一分子吗?若有,又会是谁呢?是“文治武功,忠贞善政”的吴自肃?是“邑中大制作必推公属草,岿然为海邑文献者六十年”的张克家?还是其他族人?尚待进一步考证。

无棣古城国学大讲堂揭牌

无棣清代希贤书院打烊百年后“重生”开张

令人欣喜的是,无棣文笔社成立388年后的2018年4月28日,海丰塔下的无棣古城国学大讲堂正式揭牌并举办了首场讲座——《无棣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无棣文笔社成立391年后的2021年9月28日,“打烊”百年后的清代希贤书院在无棣古城重新“开张”。当日,题为《孔子与北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在希贤书院儒学讲堂举行。无棣,复呈现出空前的人文景观。

责任编辑:宋静涵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