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慕名见到了《无棣大众》忠实通讯员、业余记者牛成三。今年已经90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还饶有兴趣地聊起了往昔峥嵘岁月。
1948年,17岁的牛成三在无棣县工作队区公所参加工作,在当时的县委、县政府两办做过收发员、电话员。新中国成立后,牛成三在无棣县供销系统辗转工作过10多个单位;1976年7月加入党组织;1982年10月,从原西小王镇供销社采购站长、副主任岗位离休。1950年冬,牛成三与志同道合的李素霞喜结连理,后育有一子一女。去年11月15日,两位老人携手度过了70周年“白金婚”。目前,已是儿孙满堂,老两口住在老家车王镇大葫芦头村。
牛成三自年轻喜好写作,上世纪50年代末,工作期间,他曾被《无棣大众》邀为业余记者,还和当时的编辑“飞雪”等老师合作过新闻稿件,至今,他还保存着原件。说起《无棣大众》和报纸的编辑,老人很激动,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说:“在那个物质和精神比较匮乏年代,是咱报纸和编辑老师们鼓励、带领我一步步前行。尤其是时任编辑‘飞雪’老师,不光手把手教我写稿子,还和我合作了几个新闻稿件,使我终身受益。有空我就拿出这些作品来看,闻不够的纸墨香、品不完的师生情、忆不完的字斟句酌和峥嵘岁月。”1996年“七·一”,得知《无棣大众》报复刊后,他急忙把多年攒下的作品寄了过去。至今,老人还保留着向各级媒体投稿的习惯,时而电话和编辑老师沟通学习。
“惠农免征农业税,条条决策富万民”“欲问党恩有多深,蘸干海水写不尽……”等诗句,皆出自牛成三之手。“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大伙的生活越来越好,我要用诗句来记录,用真心谢党恩,永远记住党的为民之心。” 牛成三说。“我虽然已经90岁,但在有生之年,要竭尽全力为党、为国家、为群众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出去。”他在笔记本上写道。牛成三所作诗词和新闻作品,曾多次发表于《中华诗词全集》《当代诗坛百家新唱金榜集》《棠棣诗词》及各种地方报刊。
多年来,其作品保留完整,透过泛黄的手稿和作品集,看得出,老人是一位严谨、细致的人。难得的是,一位九旬老人,至今仍坚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闻鸡起武”的生活习惯。每天早起练习地方武术菩提拳、点子拳、猴拳,高兴了还来上段渔鼓腔。老伴儿比牛成三小一岁,在老伴儿60岁时,患脑血栓后腿脚不灵便。他白天除干点家务外,主要就是照顾老伴儿。有规律的作息和强健的体魄,保证了老人晚上能爬格子,继续他的文学梦。
牛成三一生不喝酒、不抽烟、不喝茶,生活相当自律,对子女要求也是如此。儿子牛玉川受他影响,也喜好文学和书法,曾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获过奖。“成三大叔姓牛,虽有点牛脾气,但遇事不钻牛角尖,对人对事既热情还看得开。”今年69岁的邻居牛元海介绍说。不抽烟不喝酒,单位上来了客人咋接待啊?老人笑着说道:虽然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但我不烦这些事儿,而且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老人最爱毛主席诗词,他把毛主席诗词手抄了10余个笔记本,自己也写了200余首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讴歌新时代的诗词,时刻教育儿孙不忘党恩矢志报国。80岁以后,老人先后出了两版作品集《岁月留影》,开篇文章标题即“位卑不敢忘忧国”。其文章中真情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及新时期的农村发展战略方针。
牛成三在原柳堡供销社,一待就是13年,他带领大伙打造了赵王村小枣、汪家庙翻砂铸造、柳堡片苇帘工艺品和李柳片簧场(也称捣子场)等产业和群众增收项目,还实现了出口创汇。当时,他曾在全县作典型发言,并连续多年获县乡两级表彰。“粮丰果硕景优美、枣乡处处劲风吹”,他有感而发。
让牛成三庆幸的是,如今,翻砂铸造、片簧和苇帘营销在当地依旧是响当当的富民产业。如今,老人又在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寻找创作灵感,并计划着出版《岁月留影》第三版。
老人常说:他出生在旧社会,经历过挨饿讨饭、受欺压的苦难,因此,自己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倍感珍惜。现在,他又有了人至期颐不亦休的豪情壮志。
老人积极参与当地文化事业和家史等编纂工作,并和山东省、天津市、黑龙江省等地的期刊社编辑们有了更深交流。老人的诗词作品还被《中国青少年书法报》社长兼总编、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昌贵先生写成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被爱心人士收藏。今年秋,当看到当地牛氏家族成员水湾镇鞠家村党支部书记牛友山连续20年敬老的事迹后,老人即兴赋诗一首《点亮通衢向小康》,歌颂这种人间大爱:五千秩序光华夏,孝亲善友织锦章。克勤励俭富民路,守正创新强村纲。力行廿载奉孤老,懿德四季及八乡。中国好人出金鞠,点亮通衢向小康。
自70岁后,牛成三老人血压有点偏高,开始服药。近几年,虽腰椎间盘突出但好在无大碍。采访结束后,老人送下二楼,还在后院即兴练习了半趟菩提拳和猴拳。望着老人练习猴拳时的犀利眼神和矫健身姿,让小辈们汗颜。告别之即,老人笑颜灿烂挥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