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时令,不知不觉间,鲁北“经济雨林”已蔚为可观。
8月4日,身为滨州苍龙湖实验学校校长的钟子俊,将奖学金开到最高50万元,期望尽揽英才以育之。许多人不知,宁舍县长不舍校长的这位老者是全国教育改革的模范人物,自滇赴鲁,打动其心的是“城”更是“诚”。
距苍龙湖实验小学不远处,一幢“C”字形的庞大建筑在开工10个月后封顶,刷新了当地对于速度的认知。外观寓意取自“Create”—创造的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过去的300天,留存下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23次足迹。不久的将来,数百家中外科研机构将在这里共同搭建开放式的创新网络,形成创新聚集带,使近35万家市场主体能共享基础性研究成果。
区域竞争高度激烈的“丛林城市”,为什么“钟子俊们”会选择滨州?为什么尚未运营的研究院,能引来市委书记23次到访?为什么在从“起势”转为“成势”的2020上半年,滨州多项重要指标已然攀至全省前列?
撤地设市刚满20年的滨州,新十年中的取胜法则又在哪里?
当下和未来:从几次会议里看“滨州思考”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一个级别颇高的11人智囊团莅临滨州。这个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带队、囊括多名知名专家的考察队伍,此行目的是对滨州“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前瞻性意见和建议。
48小时时间、高密度走访、座谈集思……滨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层之所以要邀请如此多的重量级专家学者,更重要的目的是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一个关系五年、十年的“顶层设计”,对于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尤为重要。
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在考察座谈会上就提出,“(滨州)将编绘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科学性的富强滨州高质量发展规划蓝图。”
这也让公众耳畔,再次回响起曾引发深刻思考的“滨州六问”和“实干八策”。本报记者梳理自2020年初至年中的滨州数次重要会议,“重塑、创新、升级、长远”是会议上的关键词汇。
重塑,是对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的颠覆。6月24日滨州市魏桥国科研究院第一次专题汇报会,提出“变革的产物、新生的事物,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束缚,从思想上、理念上进行立体式、全方位重塑”。
创新,两个字中一个“带刀”一个“带斧”。1月9日的滨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区域竞争说到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我们)最大的亮点是点燃了创新发展新引擎”。
升级,不仅是改变物理空间更是调整商业模式。1月15日的滨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阐明“要围绕十强产业,从规模最大向价值最优转型升级”。
长远,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沉淀。7月23日的滨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着重指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指标看经济,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把握经济运行逻辑和规律。”
7月23日举行的这次会议上,滨州2020年上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出炉”。“多线并进、逆势上扬”这八个字将纷繁的指标数字予以了概括。鲁北名城的多项重要经济指标悄悄攀升:GDP增幅实现转正列全省第9、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列全省第3、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幅全省第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7……
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在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滨州今年的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透过今年上半年的数字,全年目标任务显然可期。
旧页和新篇:从这个第一看“自劳动到知识”
在系列数字中,记者注意到滨州“四新”经济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6.3%,高于全省近40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1位。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对于山东和滨州意义重大。滨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李解放告诉记者,2000年前后当地迎来纺织、铝业和石化产业的大发展,接下来的10年,上述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滨州的经济主体,“大生产”路线也让高能耗、重污染的问题渐渐触及产业“天花板”。“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决策层意识到,不能再留恋旧的发展方式。滨州需要从劳动密集型经济转变到资本密集型经济和知识密集型经济。”
雄踞山东民营企业百强榜榜首多年的魏桥集团,下辖有中国宏桥和魏桥纺织两大港股上市公司,在铝业和纺织业中均是翘首。近年来,魏桥集团一步步“走进”了印度尼西亚和几内亚,与全球知名企业、优势企业共建高质量铝产业集群。
在滨州当地,魏桥集团实践着“从规模最大向价值最优”的路线转变,他们与苏州奥杰、广州和德合作建设了魏桥轻量化基地,简而言之,是让铝制品更广泛地应用在汽车,让汽车更轻便、更安全、更快捷。这一市场,是万亿级的蓝海!
5月8日至9日,佘春明带队到中国一汽集团考察时,专门参加魏桥集团与一汽集团轻量化战略合作座谈会,“(我们)制定了打造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的目标,5年再造一个新魏桥!”
据滨州上半年统计数字,深加工的铝材产量增加了21.1%。5年后的魏桥,或将是另外一个模样。
或许不少人还注意到今年4月,老牌化工企业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忠正辞任董事长,接替其职务的是朱德权。在专业领域,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滨州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主任厉明告诉记者,朱德权系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他的到任,将为清华大学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提供现实可能,也为当地“四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朱德权曾公开说,滨化集团的产业战略是面向高增长行业的新能源、新材料集团公司,形成全原子利用的产业集群和规模化效应,打造国际竞争力。“弱化周期性产品的波动,实现由化工原料生产企业向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的转型。”
在创新体系上,滨化股份与清华工研院已联合设立了研发机构——北京水木滨华科技有限公司,其多项工艺已突破国际技术垄断,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已成为滨州企业的发展共识。
揽才和用才:书记23次探访品“滨州饥渴”
站在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庞大的建筑组群中,不由得会让人生出天宽地阔任心描的心境。这处总投资35亿元的重大项目,在2019年初提出战略构想,当年9月开工,一期工程仅10个月即完成封顶。
这样的“滨州速度”背后,是当地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饥渴”。以知识产权为例,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曙光说,由于历史原因,2019年滨州专利申请700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4.88件,截至今年上半年,每万人发明专利也刚刚突破“5件”。这一比例,远低于山东平均水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借鉴外地经验,出台了多种奖补措施,以尽快补齐知识产权方面的短板。
据2020年上半年山东省市场化人才流动调查报告,目前青岛、济南是吸引人才的“杠铃两端”,其他很多地域包括滨州均为人才流出地。
无怪乎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强化人才支撑”列为重大创新工程予以攻坚突破。而渤海先研院的设立,则是揽留产业人才、构建创新聚集带的重要载体。
“如今创新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完成,需要公司、高校、机构共同搭建开放式的创新网络,形成产学研金服用统一的创新聚集带,利用各自优势在链条上分工工作,并共享成果。”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剑海说,“滨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层对此项工程极为重视,我们做过统计,在这个工程上马后,截至8月3日,佘春明书记已经先后23次来到渤海先研院考察,常常与我们专业人士进行充分交流。”
目前,已有106家科研机构、企业报名入驻渤海先研院,其中不乏国外知名研究机构。
人才,不仅体现在产业领域。滨州市经开区在机制体制改革中,除引入6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引入了宁舍县长不舍校长的全国教改模范人物钟子俊,担任滨州苍龙湖实验学校的校长,另聘请了一大批国内优秀教师。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上,看到“好种子”眼睛会放光的钟子俊开出了最高50万的奖学金招纳优秀学生,对教师则开出了最高25万的年薪。
“网红”也是人才!滨州市商务局则在今年规划培养10000名网红。副局长马明哲对新生事物接受颇快,对辖区内的“网红”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商务部门会与妇联合作培养“网红”,建立直播协会,让“小网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
8月14日至16日,滨州还将迎来一个特别的节日:首届滨州人才节。滨州市委、市政府届时将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才招引、人才交流、人才服务活动,向市外人才传递滨州求才爱才之情。
同质和特质:植黄河精神再造“金饭碗”
山东的产业、城乡、区域结构与全国相似度极高,而拥有五大千亿级传统产业集群的滨州,产业结构亦与山东相似。
滨州曾深刻剖析过自身的实业短板: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生产效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组织管理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难以行稳致远……
动能转换图景下,传统产业怎么办?有数字表明,2020年上半年,滨州大力加强了工业技改,投资增幅高达77%列全省第2。在民营经济占主体的当地,民营投资也首次出现由负转正。
在滨州市高新区,愉悦家纺早已颠覆了传统的纺织行业特性,借助一步步技改,各种充满“黑科技”的健康产品琳琅满目,参与编制了多项行业标准。掌握大量知识产权的愉悦家纺,如今还向大健康领域进军,战疫期间拿到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资质。
石化产业的典型企业京博控股集团,近年来通过技改投入,不断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做到用“一产接二连三”,实现资源从原料控制、产品生产再到末端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张波、刘曰兴、马韵升……滨州本土这些身具忧患精神的中国企业家,有预见地在企业抛物线每次攀至高点时,不断进阶向上,实现着从流水线、产业链到生态圈的演进。这些个体,也成为滨州城市内核的代表。
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在6月25日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曾说过这样一席话,他说:“要把团结、务实、开拓、拼搏的黄河精神和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黄河力量,充分赋能到富强滨州建设中。”
资本和产业可以复制,但精神和血性方是独有!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滨州要找寻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特色定位,一个城市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幸运的是,“实干+创新”已经成为这颗黄河明珠统一的价值观。滨州市高新区将政府办公高层大楼直接让给了企业使用,政府工作人员搬进旁侧小楼,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学俭是一位有着30多年工作经历的“老兵”,即便如此仍坚持深夜办公,凌晨一两点离开已是常态。
公开报道表明,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考察滨州时说,“感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务实的工作作风。”
回首来看,城要立先立志,事要成先成思。阿里巴巴立志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华为则立志“做万物智能世界的开拓者”。在新十年的区域竞争大格局中,50万奖学金让众人品味到滨州对人才的饥渴,23次探访让众人看到了滨州对事业的执着,35万家主体让众人体会到滨州对市场的尊重。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就是适应“丛林城市”竞争的滨州法则 。
(香港商报2020年8月9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