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全媒体互动访谈栏目《改革会客厅》开播 首期聚焦“e家大救助”体系建设

2020-06-12 15:22:34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全媒体互动访谈栏目《改革会客厅》开播,首期聚焦“e家大救助”体系建设:

再造社会救助流程 打造“救助中央厨房”

6月11日,由滨州市委改革办主办,滨州日报·滨州网承办的全媒体访谈栏目《改革会客厅》正式开播,首期节目探讨的话题是“e家大救助”体系建设。

据介绍,“e家大救助”体系是我市“1+10+N”重大改革体系中的其中一项,也是市委确定的“2020年全市重点攻坚任务”,是我市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兜底民生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

本期节目,邀请到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李殿祥和市民政局局长张金梅两位嘉宾,就“e家大救助”体系的搭建和功能、能为群众解决的实际问题、下一步还需要攻坚突破的难点进行了阐述和解答。

“e家大救助”在以方便群众为导向的前提下对原有救助工作流程进行全新再造,实现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一站式”办理各类救助业务

主持人:大家好,此次会客厅访谈的主题是“e家大救助”。通常困难群众如果需要获得救助,会面临两方面的难题——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政策,二是不知道需要跑哪些部门。请问这次我们实施的“e家大救助”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张金梅:可以解决。方便困难群众求助,确保他们求助有门,是这次社会救助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社会救助工作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分头办理,各部门(单位)之间救助信息不互通、资源不共享,便民服务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出现了群众求助不方便的问题。

而“e家大救助”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你提到的这两个问题。“e家大救助”体系是市委确定的“2020年全市重点攻坚任务”,在滨州市“1+10+N”重大改革体系的10项改革里,就包括构建“e家大救助”体系。这是我市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按照《关于构建“e家大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今年9月底前,滨州初步将构建起“e家大救助”体系,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工作网络,建立“两库两系统”信息平台,以大数据实现大救助,以大救助实现大统筹,以大统筹实现大成效,形成“后扶贫时代”兜底保障长效机制,提高困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全面建设富强滨州。

具体而言,一是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救助工作网络,负责统一受理各类社会救助事项,其中在市县两级建立实体性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和村(居)分别建立社会救助工作平台和工作站,所有救助项目都可以通过救助工作平台实现“一窗受理”,解决群众求助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的问题。二是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这个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纵向贯通、各部门(单位)横向连接,各级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和相关部门(单位)共享共用。在平台上可以查到所有的救助政策和救助项目,各类救助业务在平台上可以实现一证申请、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键核对、一卡发放的“五个一”社会救助便民服务模式。

主持人:《关于构建“e家大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中提到,为打造“e家大救助”体系,我市将“再造社会救助流程”。请问,我们该如何理解“救助流程再造”这一概念?区别于原先的流程,新流程的优势性、便捷性、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金梅:流程再造是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体系运行的机理所在。与原先的流程相比,新流程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一改过去的“碎片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救助体系“协同化”“一体化”运行。

打个比方:

有一名市直部门的下岗困难群众因大病、孩子读大学、租房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生活出现了困难。按照过去的模式,他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到民政、教育、医保、住建等多个部门分别申请救助,而且团委、工会、慈善等部门也有一些适合他的救助政策,但是他因为不了解政策所以没去申请。由此可见,过去的救助方式比较单一,程序也比较繁琐,“供”“需”无法有效衔接。

而如果按照新的流程,这名困难群众可以到所在的村居工作站或乡镇(街道)救助窗口现场办理,或者请网格员代办,甚至在家通过手机App就能自主办理救助申请。这三种渠道的求助信息都会汇总到“e家大救助”信息平台。

当他的救助需求进入系统后,工作人员会进行救助项目查询。如果项目库里有他的需求项目,工作人员就会对他的个人信息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网上信息核对,查看其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就会通过信息平台推送给相关职能部门,让各部门分别进行网上审批办理,最后和社会救助工作机构联合审核把关后,为其发放资金或提供服务。

可以说,新的救助流程相对于以往是一次彻底变革,是在以方便群众为导向的前提下,对救助工作流程的全新再造。按照这个思路,第一期我们汇总了市直17个部门(单位)的69个救助项目,既包括党委口,也包括政府口,还包括慈善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我们将以困难群众各类救助需求为中心,将各项社会救助流程进行整合,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流程链,实现“内部流转、一口对外”。就像是建立一个“救助中央厨房”,让各部门都在这个平台上办理救助事项,实现“各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

改革的关键是打通部门之间的业务隔阂和数据壁垒,并让系统简便好用、群众易于操作

主持人:要想实现“综合救助模式”,势必需要打通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壁垒和数据壁垒,实现业务流程从分散到集约的改革,这一操作难度无疑是非常大的。请问,我们如何实现这一改革?

张金梅:信息共享是保证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是构建“e家大救助”体系的基础性工作。目前,“e家大救助”体系面临的主要改革难点是涉及的部门较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对接系统的难度非常大。同时,信息核对还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这也为信息共享带来了很大难度。

在市委深改委第六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谈到构建“e家大救助”体系工作时指出,“大救助就是运用大数据,实现大统筹,取得大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采取“两步走”的办法推进信息共享: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基础性数据,实现“能对接的对接、能共享的共享”;二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制订工作方案,确保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有效运行,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此外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让群众和工作人员用好这套系统。通常有救助需要的困难群众,大多是老年人或者接触网络比较少的人。开发系统时,我市相关部门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该系统力求使用简便。困难群众现场申请救助,原则上只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即可,剩下的事由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去办理。系统开发完成后,市民政部门将组织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和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系统操作。

主持人:与过去相比,“e家大救助”体系改革有哪些创新的地方?

李殿祥:为什么叫“e家大救助”?顾名思义,就是“一家办”“网上办”“易于办”;核心就是“三个转变”:由“分散受理”转变为“集中受理”、由“群众跑腿”转变为“数据跑路”、由“单一救助”转变为“综合救助”。

我认为,这个体系主要有三个创新的地方:一个是“系统性”,也就是提供综合救助方案;第二个是“衔接性”,也就是探索梯度救助模式;第三个是“前瞻性”,也就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

《改革会客厅》将持续聚焦滨州改革的难点痛点堵点,传递改革政策、解决群众诉求

主持人:今天是《改革会客厅》栏目开播的日子,请您谈谈开办这个栏目的目的和意义吧?

李殿祥:我们搞改革不能干“画饼充饥”的事,必须心中有答案、脚下有行动,也就是改革的目的性要强、改革路径要清晰、改革的成效要看得见摸得着。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解决老百姓方方面面的需求。

我们推出《改革会客厅》,就是为了解答“问题从哪里来、路径从哪里来、群众认可从哪里来”这三个问题。通过问题征集、群众参与,了解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了解老百姓方方面面的现实需求;通过群众出谋、嘉宾划策,明晰改革的路径,找出改革的答案;通过解读政策、畅谈改革,提高改革的知晓率、改革的支持率。

总之一句话,《改革会客厅》就是让群众在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中,有更多更大的改革获得感。

主持人:李秘书长,请问您对办好《改革会客厅》栏目有哪些建议呢?

李殿祥:改革就是“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说,办好这个栏目的核心就是“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下一步,我们可以通过自媒体同步直播、嘉宾解答群众问题、群众网络互动支招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真正通过《改革会客厅》栏目传递出改革政策,也真正通过栏目了解到群众的改革诉求。同时,也希望这个栏目日日出新、时时出新,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办好这个改革平台,真正“办好一个会客厅、解决一批困难事、做靓一片改革点”,打造出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品牌。

(本稿图文:记者 葛肇敏 王健)

copyright
责任编辑:王志学
滨州视频

滨州视频,用视频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