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掘山药——一门有可能失传的传统手艺

2019-09-02 17:44:43 通讯员 吴琼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一提到山药,大家可能会想到盘中的佳肴美味,你可能品尝过“拔丝山药”、“山药排骨”,也可能知道山药健脾胃、补肝肾的药用价值,但你不一定了解山药的挖掘过程。眼下正值山药收获时节,我们来到了中国山药之乡——邹平长山镇。为了揭开人工挖掘山药的神秘面纱,我们走进长山丁公村去了解这一精湛复杂的人工挖掘技术。

长山山药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镇山药种植面积远超1万亩,年产优质山药2万余吨。其中,主要品种细毛山药在该镇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历代晋京贡品,五十年代曾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长山,有随处可见的山药种植基地,我们走近丁公村一处山药种植基地,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泥土的清香,毛师傅和张师傅正坐在地上刨山药,看到我们走过来,忙起身和我们打招呼。知道我们是滨州市“万名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师傅笑着说,“那今后麻烦你们的时候可多啦!”

当被我们问及“您今年多大年龄的时候”,毛师傅笑称,“62啦,刨山药这活,不到六十,干不了啊”。一旁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张志鹏说:“刨山药确实是个技术活,别看我40多岁,真让我干,我一根也刨不出来”,一片说笑声中,两位师傅已经坐在地上,继续开工了。

服务队队长杨志刚、副镇长张志鹏与两位师傅交谈

小小的山药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刨山药的手艺可不简单。在开挖之前,师傅需要先将山药从高于根部10公分的位置剪断山药藤,随后撤下用于山药藤蔓攀爬的网线和竹竿。

先将剪下来的山药藤蔓堆放在一边

随后,师傅在山药生长的两侧用锄头刨出大约十公分深的槽,方便下一步开挖山药。

到了最主要的环节——刨山药时,我们注意到师傅手里的工具不太常见,原来这是种特制工具,叫倒铁锨。这种铁锨,面宽约13公分,长约30公分,加上长两米左右的铁锨杆,使得这个工具看起来比一般的铁锨要“苗条”得多,但实际上它的分量并不轻。服务队里一个小伙子拿过师傅手里的倒铁锨,想要尝试下刨山药,没想到这小小铁锨的分量还挺大,刚一接过手,随即决定不试了,原来是这铁锨太沉,他害怕把山药刨断了。可想而知,师傅拿着这把铁锨劳作一天,得有多么辛苦了!

刨山药的特制工具——倒铁锨

只见师傅麻利地将山药从顶至根的泥土,用铁锨一点点铲下来,沉重的铁锨拿在师傅手里好像变得格外轻似的,松土、铲土、轻撬山药到拔出山药,所有动作游刃有余,一气呵成。大约经过四、五分钟,一根长约1米的山药就完全从土里显露出来了,师傅像挖出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用双手将其捧出。这一过程看起来简单,实则做起来很难,一不小心就可能刨断山药,而山药的完整性是整体品相和价格的决定因素。师傅说这一技艺,没有一年半载是练不出来的。

师傅熟练地铲下山药周边的土

66岁的张师傅将带着新鲜泥土的山药从土里拔出来

让我们感到诧异的是,刨出来的每根山药身上都裹着一层厚厚的土。看着师傅将这些“土山药”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地上,给我们带路的大姐说:“带土是为着保鲜,等到卖的时候再拧下来,可比冷藏的鲜亮!”看来,刨山药真是个“讲究”的活。

师傅笑着说:“都像这根山药一样就好了”

据毛师傅说,“我们一个人一天能刨30米左右,一条山药沟得5、6天才能刨完,现在刨山药的工人不好找,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上班,基本不住村里,再者这活也累,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是常事,连着刨上几天都直不起腰来。也就我们老一辈的,还能干几年,现在机器刨山药容易断,成本也高。以后还不知道咋样嘞。”师傅有些感慨……

师傅弯下腰板,像发现珍宝一样小心翼翼拔出山药

汗水湿透衣衫

在长山镇,种山药的也有年轻人,但基本都是雇人种、雇人刨,自己只负责销售。现实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老人年龄又越来越大,身体逐渐吃不消,所以工人越来越难雇,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一旁的种植户说,“本来今年种了4亩山药,心想收成应该不错,这不一闹洪水,今年能收往年的一半就不错啦。”的确,山药抗旱不抗涝,这一场洪水只怕会导致山药减产不少。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工挖掘山药,虽辛苦且成本高,但较之机械来说,一来能保证山药的完整性,确保品相良好;二来人工挖掘的效率并不低于机械。但未来这一手艺能否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董锋磊
农家发布

滨州市农业资讯、农业政策、农产品发布专业网站

热门评论
2070
08-02
俺们这
08-02
886
08-02
阿牛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