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滨州成长足迹:1984年惠民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019-08-23 08:40:57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年度大事

1.3月12日,全区沿黄县(市)组织青少年和干部、职工、农民5.8万人,营造黄河防护林,共植树25.5万株,育苗45.6万亩,浇树31.8万株。

摄影:李振平

2.4月16日, 中共惠民地委、地区行署以[1984]27号通知公布地直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 地委设7个工作机构,行署设25个工作机构,另有比局低半格的二级机构12个,按照宪法、党章和有关规定设立的机构9个。省批准行政编制950人 (不含公、检、法、司编制) 。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出版办事处改为县级事业单位;有八个业务局改为经济组织,撤销行政单位三个。

3.4月21日至23日, 全区进行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007人报考,合格率按人次计算达40%,名列全省第二。

4.4月,中共惠民地委建立老干部处,全区老干部工作开始提上重要议程。此后,又于1987年建立了地区老龄问题委员会,并组织老年大学。

5.春季,国家农牧渔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确定惠民县为全国地膜覆盖植棉示范县。是年,惠民县植棉57.96万亩,其中地膜覆盖种植32万亩,棉花总产量81.71万担,创历史最高记录。

6.7月,全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86万处, 比上年增加6849处, 从业人员发展到13.50万人,工商业户3.68万户,5.04万人。7日,中共惠民地委、行署召开全区乡镇企业经验交流会,要求乡、镇、村、联户和家庭个人一齐上,发展乡镇企业。

7.9月1日,全区地、县(市)、乡机构改革和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结束。地区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人数由1460人减为950人, 委、办、局领导成员由167人减为144人,由平均4.3职减为3.6职,平均年龄43岁,年轻了8.3岁,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占56.8%;县、市党政正副职(包括县委常委)141人减为128人,平均年龄由47.9岁减为42.4岁,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占75.7%,提高42.6%;乡镇党政正副职平均5.4职,平均年龄38.8岁,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占58.6%。

8.9月1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滨州市城区内五四、耿家等13个村的3009户、1.12万人,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9.10月4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北镇更名为滨州。

摄影:田军

10.11月,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并组织工作组到企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区各个方面陆续展开。

往事钩沉(一)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据《中共惠民地区历史大事记》记载:1984年7月7日,惠民地委、行署召开全区乡镇企业经验交流会,要求乡、镇、村、联户和家庭个人一齐上,发展乡镇企业。由此,惠民地区掀起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热潮。

参考1998年12月出版的《滨州地区改革开放二十年》等材料,本文将为您梳理一下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邹平县西王油棉厂。摄影:李建国

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在各种缝隙中求得生存

社队企业是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由当时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小队兴办的企业。这些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主体,兼顾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

1979年,惠民地委、行署发出《关于认真贯彻省社队企业工作会议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各个部门下决心改变单一抓农业的做法,走农工副综合发展的路子。要迅速行动起来,大干一百天,促进社队企业大发展。该通知的贯彻落实,为工副业生产和社队企业的加速起动及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83年底,社队企业达2438处,从业人员55625人,完成总产值15276万元、利润2472万元,上缴税金720万元。

但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社队企业基础差、数量少、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并且受到封闭型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经不起商品市场风浪的冲击,只能在各种缝隙中求得生存,没有得到快速发展。

设立乡镇企业管理机构,乡镇企业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1984年,党中央4号文件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充分肯定了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当年4月,惠民地区社队企业管理局与行署多种经营办公室合并为地区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局,下设办公室、生产科、计财科、科技科、政工科等5个科室和供销、建材2个服务公司。这是第一次建立健全了地区一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奠定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组织基础。同时,乡镇企业内部也进行了改革,全面实行了“一包三改”,即:厂长经营承包,改厂长任命制为选聘制,改固定工为合同工,改固定工资制为合同工资制。这次改革,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乡镇企业发展后劲。

随着中央4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驱动,惠民地区乡镇企业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新的经济联合体和个体企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范围扩大为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和个体企业4个组成部分。

自1986年起,惠民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在放手发展联体、个体企业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兴办乡办、村办企业。始建于1986年的著名企业西王集团,就是由一家小型村办企业发展起来的。随着像西王集团这样一批骨干企业开始成长起来,他们逐步成为乡镇企业的中心和支柱。同时,乡镇企业开始转向多渠道、多方向,横向联合的道路越来越拓宽。

到1990年底,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79574处,从业人员达305648人;完成总产值219267万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的39.44%。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乡镇企业大部分转向个体私营企业,其叫法越来越少被人提及

1991年5月,惠民地委、行署专门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加速发展乡镇企业问题。各级领导不仅充分认识了乡镇企业的战略地位,而且从全区“八五”经济发展看到有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乡镇企业来解决:农村经济要发展,发展乡镇企业是必由之路;工业经济要壮大,发展乡镇企业是希望所在;财政经济要好转,发展乡镇企业是重要保证。所以,发展乡镇企业成为经济发展最关键的环节和最现实的出路。

思想观念的解放,工作思路的转变,带来工作局面的巨大变化。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乡镇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至1995年,全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27亿元。全区已有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72个。

1996年,全区乡镇企业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在领导推动上又有了新的措施。7月,地委、行署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九五”期间全区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指明了乡镇企业跨世纪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乡镇企业法》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1998年4月13日,地委、行署召开全区个体私营、乡镇企业工作会议, 提出以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 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口号,并于同日下发《关于推动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的决定》。是年,行署先后召开6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下发5个有关乡镇企业工作的文件,在全区上下形成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浓厚氛围。

2000年3月3日,地委、行署召开全区乡镇企业暨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抓好“五大突破” (在载体建设、特色经济、外引内联、企业素质、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的奋斗目标。至2000年底,全区乡镇企业达14.32万处;从业人员60.98万人;注册资金22.54亿元;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224家,其中超千万元企业109家,过亿元企业17家;专业乡镇12个,专业村355个,地级园区46个(其中阳信县河流镇园区、邹平县青阳镇园区和明集镇园区为省级园区) ,形成渔网、渔粉、不锈钢制品、厨房设备、苇帘、化纤、绳网、地毯、家具、帆布、明胶、丰年虫卵等优势行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一个曾经被喊得非常响亮的名词,现在确实越来越少被人提及。甚至有人说:“乡镇企业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据农业部统计,到2006年,全国168万家乡镇企业中,95%实行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20万家转成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39万家转成了个体私营企业。

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推动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提高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撰稿:王辉

往事钩沉(二)

千余考生首次参加自学考试

资料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产物。1983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成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指示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若干规定〉的通知》下发,标志着自学考试正式走进历史舞台。

在1983年的这份《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若干规定》中,对考试对象也做出了规定:凡常住户口在本省的公民,除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脱产学习的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外,不受年龄、学历限制,均可申请报考。而且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选择考试专业。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自学考试学历分别为大学本科、专科。为了统一标准、减少工作量,各开考专业的某些公共课和共同基础课,作为统考科目,由省考试委员会组织统一考试。其他科目按专业分别组织考试。

1984年1月,惠民地区行署下发《关于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地区、县市成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由地、县市教育局代管。同年2月,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成立。为惠民地区首次自学考试序幕的拉开做好了准备。

1984年4月21日,全区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终于在自考学子的期盼中到来,考试为期三天。考试分学科进行,各门课程实行一次性考试。成绩评定按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标准。考试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成绩合格证书;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补考,但可参加下一轮该门课程的考试。当时全区共有1007人报考,尽管人数并不多,但合格率按人次计算竟达到了40%,列全省第二名。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在职人员充电自考的人越来越多,其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1998年10月,全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共开设66个专业,其中本科18个、专科48个,全市分别由1.62万人和3.25万人次应考。至2000年底,全区已初步形成包括本、专科和非学历在内的文、理、农、医、法、工科等多层次、多规格,每类比较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成为全市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共报考24.62万人和50.78万人次,取得一门以上合格证书者达4.26万人,颁发本、专科证书5383份,颁发专业证书350份。

撰稿:葛肇敏 常梅岭 杨宝剑 王蕾



时代印记

令人羡慕的“农转非”

“农转非”,即由农业户籍转为非农业户籍,由“农村人”变为“城里人”。

作为中国户籍制度发展60余年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一年,1984年,国家对户籍严控制度开始松动,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同时,滨州市城区内五四、耿家等13个村的3009户、1.12万人,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1984年,是户籍制度由严控向松动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也经历不断的改革发展历程。

1951年7月16日,公安部公布《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了对人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社会变动”(社会身份)等事项的管制办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基本统一了全国城市的户口登记制度。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此后,户口迁移也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严加限制。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户籍严控制度开始松动。

2001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通知规定,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2004年9月29日,山东省公安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告了我省的户籍制度的重大改革。

此次改革引人瞩目的一点,就是明确提出,从当年9月份起到2005年9月底,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户口的农业、非农业之分,完全打破城乡分割,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从那一年开始,我市居民不再有农业、非农业之分,转而称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

2012年,我市又下发通知,明确放宽县域范围内户口迁移政策,目前我市对于农村人口转移成为城镇人口,实行敞开政策,只要满足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住所等条件,都可以落户城镇或市区。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经过近一年酝酿,《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于2014年7月30日正式发布,新型户籍制度改革目标确立。

据统计,目前我市常住人口380.59万人,其中,农村居民有236.7万人,城镇居民有144.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94.9万人,城镇化率51.2%。

“非农业户口”在粮食供应、就业等方面的“便利”,让很多人“削尖了脑袋”“农转非”

改革开放之前,因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农民转变身份的机会很少。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一道道无形的鸿沟,将人们划分为农村人、城里人。

农村人和城里人的区别,并不仅仅体现在名称上,最重要的是,受计划经济影响,“城里人”拥有更多的附着在户籍上的“利益”。

首先是在粮食供应方面。“城里人”每月可以凭与户口捆绑在一起的粮本,免费领取30斤左右的商品粮。而农村人主要是靠自己的种地所得养活自己和家人。

其次是就业方面。工厂招工主要是面向非农户口,在当时,只要年龄合适,非农户口几乎就等于实现就业的凭证。此外,非农户口还可以“接父母的班”,只要自己的父母不是干部,父母的工作岗位就可以让子女来“继承”,因而,当时很多未成年的“城里人”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住房方面,拥有合适的工作就有希望分到单位的福利房,而且不需要自己花一分钱。在医疗方面,一切效益好的工厂对职工实施免费医疗。教育方面,城市无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因而,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农转非”,既事关切实利益,又是一种荣誉和“本事”。

然而,国家对于农转非实施严格的指标控制。根据1983年,山东省公安厅和山东省粮食厅联合下发的农转非指标的通知,1983年,惠民地区“农转非”的“名额”只有818名。

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出台,让更多农民有机会进入城市,成为非农户口。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部分“非农业人口”没有了原先的香饽饽后,陆续下岗。

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或自然地成为城市的新居民,农转非风潮也渐渐退烧,有些城市居民甚至选择了“非转农”,希望回归田园,在农村开始自己的奋斗历程。

1984年当年,全区17254人 “农转非”,吃上了“商品粮”

户籍严控的松动带来了人口流动。

根据统计,1983年底,全区502749人中,农业人口是423035人,非农业人口是79714;而到了1984年底,农业人口是412867人,非农业人口达到96968人。仅一年的时间,非农人口增加了17254人。

当然,这一数字与1983年818人指标相比,骤然“庞大“,一方面,跟1984年城区内五四、耿家等13个村的3009户、1.12万人集体“农转非”有关。

另一方面,除去1.12万人,当年“农转非”人口还是达到了6000多人。

当时,要实现这一“跨域”有以下几种途径。

考取大中专院校。农业户口的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时,户口就转为非农业户口。毕业时,学生就成了国家干部,工作更不用愁,有政府统一分配

成为军转干部。农业户口的居民参军以后,只要成为干部,在转业时就能转为非农户口。

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在城镇上班的人,将自己的家属、子女带进城镇,转为非农业户口。

但是,转为非农户口还是有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

比如,所带的家属、子女进城,家属如果超过35周岁,就不能享受就业方面的招工待遇,而只能享受商品粮;子女进城时,必须是未成年人。

同时,允许将自己的家属、子女转为非农业户口,主要是照顾一些经济困难,无法照应老人和孩子的家庭。

此外,农转非的审批手续与现在相比,显得尤为麻烦。如果个人申请,需要首先填写申请表陈述自己的情况,然后单位开具证明,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一切顺利的话,两三个月后,如果被通知到公安机关填写审批表,那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申请获批了。

更多的是,要几次三番的填写相关材料,甚至愿望落空。

成功实现“农转非”的人,很多命运因此发生改变。他们从农村走出来,成为城里人,然后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继而有了稳定幸福的家庭。多年之后,当他们回到自己在农村的家乡时,儿时的同龄伙伴或许还在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有的甚至为了简单的生计而奔波。

五四、耿家等13个村的3009户、1.12万人集体农转非

根据当时的政策,只有集体耕地低于一定标准,人均粮食产量不能满足生存需要,才能集体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1984年9月1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滨州市城区内五四、耿家等13个村的3009户、1.12万人,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户口性质发生改变以后,1.12万人就可以享受商品粮待遇,满足条件的居民可以参加招工。但是,参加招工的,必须在35周岁以内。超过35周岁将不能参加招工,需要自谋出路。

但非农业户口在当时还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以至于提前得到信息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关系,将自己和家人的户口转进上述的农村当中。只要政策一出台,满足条件的人,就成了“非农业户口”。

这时,在这些村里有亲戚的,就会想尽办法的将自己的户口落进来。没有亲戚的,就想各种办法将户口落到这些村里。

撰稿:罗军 阮琛琛 张锦程

copyright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