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滨州成长足迹:1982年县级滨州市设立, 惠民地区有了首座名正言顺的城市

2019-08-21 08:31:54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时代印记

1982年县级滨州市设立:

惠民地区有了首座名正言顺的城市

1982年8月2日,国务院以[1982]国函字151号文正式批准,设立县级滨州市,以滨县北镇、博兴县小营人民公社的全部和蔡寨公社的朱全镇管区为行政区域。至此,惠民地区领导机关驻地终于成了一座城市。尽管这个城市的面积很小,还是“袖珍型”的。但居住在这里的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称自己为“城市人”了。

上世纪80年代的渤海五路。左边是北镇汽车站。 摄影:李建国

“老北镇”们的城市化渴望比谁都强烈

作为一位局内人,笔者知道,四十年前生活在北镇的“老北镇”们,都非常渴望早日将北镇建成一座城市,他们的城市化理想比谁都强烈。因为他们作为一个地区驻地的城镇人口,在与其他地区驻地居民的交往中,从来是羞于自称是城市人的——一则原因是当时的北镇的的确确不过是一个小镇,二则原因是北镇的确不具备起码的城市形象,长期以来只不过拥有两条半马路,在20世纪70年代前,除去在位于今黄河三路新华书店位置上有一座建于1953年的新华书店二层小楼和地区水利职工学校至今仍使用的一座建于1960年的二层办公教学楼之外,整个北镇再也见不到一处楼房。而在1982年县级滨州市建立之时,这里所见的也只有部分二至五层的住宅和办公楼房,没有一座高层建筑。

建于1952年的滨州新华书店沿街二层楼是滨州建成最早的楼,1953年正式启用。

“柏油马路黄土盖,沿街建楼背朝外”,这就是老北镇的城建状况

许许多多的老北镇人忘不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北镇所有的机关、企业、学校,均是清一色的高低不同的由“秦砖汉瓦”建成的红砖平房。由于当时的建筑工艺水平不高,这些平房都是在简单地挖出地基后直接垒砌的,缺乏起码的防潮隔水措施,在当地地下水水位和矿化度均高的情况下,这些平房的内外墙往往容易泛碱返潮,特别是内墙常常布满了令人非常生厌的结晶碱毛。至于北镇难见楼房的原因,据说是当年苏联专家曾对这里下过结论,认为北镇一带属于黄河冲积平原,这里的地基条件不适宜建楼房。而在街道建设方面,由于当时缺乏在地下水位偏高的地方修筑道路的技术工艺和施工经验,北镇的沥青马路往往是当年新修,过个冬季即鼓包翻浆。因此,即便是新修的马路,不久也会变得坑坑洼洼。除此之外,更不用说城镇绿化、园林建设、环境卫生管理、通讯建设及建筑物规划设计了。至今,不少“老北镇”仍能说出好几种版本的描述当时老北镇城建状况的歌谣,尤其以“臭水沟太阳晒,柏油马路黄土盖,沿街建楼背朝外,电话没有跑腿快”这首“四大怪”最为著名。1982年以前的北镇没有任何公共园林,因此还有一句“烈士陵园谈恋爱”可作为前述“四大怪”的替换句之一。

县级滨州市的设立使得惠民地区有了第一座名正言顺的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期缺乏中心城市的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造成滨州欠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滨州人经过长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深深地悟透了这一点。1982年县级滨州市的设立,使得惠民地区有了第一座名正言顺的城市。此后,地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可以更好地以城市标准规划好市区道路交通、绿化美化、供水排水、环境卫生、供电照明和住宅建设了。

应该说,县级滨州市的设立,成为滨州人圆自己“城市梦”的一个起点。

撰稿:潘钧国

往事钩沉(一)

老蒲台县城“变身”蒲城水库

据《滨州地区志1840-1985》记载:1982年1月下旬,惠民地区直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4000余名干部、职工在地委、行署领导带领下参加蒲城水库建设,连续数天与民工并肩劳动。

蒲城水库,这座县城演变来的水域至今影响着滨州市民的生活。它始建于1981年,能基本满足黄河断流三个月的供水需要。《滨州市自来水志1966-2006》记载,蒲城水库堤长5公里,水面141万平方米,占地2750亩,库容量500万立方米,总投资102.76万元。

当时,原惠民地位行署专门组建了自来水工程指挥部,行署副专员刘之申、姜生堂任总指挥。经动员群众搬迁、筑坝、清理、挖土、建泵站、铺设输水管线等工作,最终于1982年10月竣工。这座水库在长时期内成为我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还成为我市一大景点。随着淤沙逐年增多,1989年水库蓄水量只有300万立方,严重影响了市民用水。1992年秋投资200万元,增高了蒲城水库大坝围堰,并对水库大坝进行砼护坡,增加蓄水量100万立方米,缓解了用水紧张局面。2000年,又投资150万元铺设了东海水厂至造纸厂的输水管道,以此实现了东海水库与蒲城水库水量互补和平衡。

摄影:田军

要说这蒲城水库,就不得不提有着780多年的老蒲台县城。据牛新元《滨州蒲湖放异彩》一文:蒲台县始设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蒲台县城始建于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该城原位于大清河(济水古道)南岸,与北镇(滨州老城区前身)隔河相望。其城垣为土筑,高二丈九尺,周三里又一百七十八步,护城河深一丈余、宽二丈,城内设十字街,置水沟二十八道。城垣设南北东西四门,各城门建了瓮城,并各设敌楼。明嘉靖年间在城垣四周增设敌楼十六座,万历年间又增设“金泽”门楼三间,其后相继在城垣顶置雉堞一千一百四十三个。明朝永乐年间,曾因出生于该城西关的唐赛尔举义,被明军铲平西关,从此蒲城成了一座独特的“三关城”。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占大清河河道入海。由于河床容不下水量大多泥沙的黄河,河水时常泛滥。为防被淹,蒲城人在城垣外又筑了一周护城堤坝。尽管如此,由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蒲城内地势日趋低洼,成了一处险要盆地。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当地在蒲城以南的道西村北筑起了一道黄河堤坝,这年汛期黄河洪水再度泛滥,此段河道滚河南去(道旭险工段现行河道),蒲城以北的大清河故道不再行水,但蒲城地势低洼的状况未能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3月,国务院取销了蒲台县建制,其黄河南岸的域地划并给了博兴县和齐东县(齐东县建制1958年11月撤销),黄河北岸的域地划归了滨县。为保证蒲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由当地政府出资,于1965年将蒲城内居民陆续迁出安置,蒲城成了一座空城。1976年汛期黄河下游发生特大洪水,蒲城终被黄河洪水吞没。六年后,当地政府将这里改建为水库,以缓解用水紧缺状况,取名“蒲城水库”。由于水面浩大,人们称其为“湖”,后改称为“蒲湖”。

1983年7月30日,历时三个多月的北镇新堤(裁弯取直)竣工。新堤长4447米,按1983年设防标准修建。新堤北面弓状的老堤仍予保留,自此才有了北镇老堤和新堤之说。1984年,当地政府决定以蒲湖为依托,将其北面的大片区域建为休闲游览区,1986年10月初建成开放,取名“蒲园”。蒲园北侧东西向的大清河古道遗迹经开挖,成了人们荡艇泛舟的水上乐园,这是古济水保留下来的惟一一段相对完整的河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考证价值。2009年,滨州市对蒲园景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将蒲园改造成了集休闲、游乐、观光、健身、餐饮、文化为一体,以江南古典园林风格为特色的开发式、综合性城市公园。   

撰稿:刘清春

往事钩沉(二)

第一个文明礼貌月的难忘记忆

1982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报告》中规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于是,1982年3月1日,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3月1日,中共惠民地委、地区行署在北镇召开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集中力量搞好环境卫生,解决一个“脏”字;整顿公共秩序,解决一定“乱”字;提高服务质量,解决一个“差”字。

1982年3月,改革开放的春风已扑面而来,全国上下真正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那些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社会风气,开始进行修补,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互帮互助的美德又回到了每一个普通百姓身上。

“1982年3月1日那天早晨,天刚麻亮,就被窗外的高音喇叭吵醒,我知道,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号角吹响了。”做外墙保温材料的个体老板魏祥叙说着那天的经历——

“我火速穿好衣服,背上头天准备好的摄影包朝如今的渤海七路方向跑去,沿途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在路两旁的空地上,摆满了义务为群众解答问题、做好事的临时服务摊、台、站,有免费修单车、修电器、修补衣服的,有义务为群众理发、看病的,有热情指路、帮助迷路的老人和小孩寻找亲人的,还有帮助环卫工人扫街运垃圾的,等等。我一边访问一边拍摄,心情格外舒畅,到了中午时分,如果家里人不提醒,我还意识到自己没吃早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轰轰烈烈的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深刻影响下,文明礼貌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人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成了生活中必修的一课。

那时候人们常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尚的、受欢迎的人,请先要学会说“文明礼貌三句话”——

见面要说:“早上好!”“您好!”

道歉要说:“对不起!”“请原谅!”

致谢要说:“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

轰轰烈烈的第一个文明礼貌月重新启动了文明的脚步。它让社会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它让文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里扎了根、发了芽,并成长为了茂密的文明常青树,更为随后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撰稿:程海莉

copyright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