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校版《无棣县志》(民国版)出版发行

2019-08-10 22:11:13 张海鹰 0

日前,由政协无棣县委员会组织点校注释的约70万字的《无棣县志》(民国版)出版发行,充实和丰富了无棣文库,传承并弘扬了无棣文化。无棣县政协文史工作人员、点校版《无棣县志》校注者陈俊介绍,民国《无棣县志》是民国前期的大型典籍,也是研究无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无棣史称“古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东省文明之区,北海翰苑之府”。然,自586年(隋开皇六年)置无棣县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949年,一千三百余年间仅四次修志。


(点校版《无棣县志》封面)


第一次修志(《海丰县志》)成书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506-1521)。嘉靖丁未(1547年),无棣著名乡贤、明太宰杨巍曾见,万历初(1573年),海丰(今无棣县)教谕湖广蕲县人易之贞,裁定为十八卷,已失传;第二次修志(《海丰县志》)刻于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十二卷,无棣乡贤、乡谥“文敬”张克家编纂,知县胡公著、少詹事李呈祥、吏部左侍郎王清鉴定,广东按察司佥事张为仁订梓;第三次修志(《海丰乡土志》)成书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无棣乡贤、时称“宿儒”张守宣编,仅为一手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四次修志(《无棣县志》)成书于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即二十四卷的民国《无棣县志》。

政协无棣县委员会现组织整理的民国《无棣县志》,自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起,由四任无棣知事(县长)侯荫昌(1922-1923年任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棣县知事,日本大学法学毕业,顺天府大兴县人)、熊仕昌(1924年任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棣县知事,副贡、法律学堂毕业,安徽凤阳县人)、单进魁(1925年任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棣县长,贡士,直隶抚宁县人)、孙玮(1925年任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棣县长,优贡、法政学堂别科毕业,直隶青县人),率望门士族捐资,举人张方墀(字丹忱,号秋阳,举人,授“捡选知县”,例授“文林郎”,乡饮大宾,曾任无棣希贤书院教员、无棣县立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等,会同无棣县立高等小学堂韩文华等部分师生,分区采访,征集资料,核对志稿,酷暑挥汗,隆冬呵冻,两历寒暑,于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山东商务印刷所铅印出版。


(点校版《无棣县志》内页)


全书六册,约三十万字,分十五个专志,二十四卷:首一卷,《疆域志》《建置志》《爵秩志》《赋役志》《学校志》《兵防志》《典礼志》《选举志》《宦绩志》各一卷,《人物志》四卷,《烈女志》二卷,《祥异志》和《风土志》各一卷,《艺文志》六卷,《丛志》一卷及末一卷。卷首有无棣县境全图、新县治(县衙)平面图、无棣八景图及例言等。资料翔实、内容丰实,可补旧志之缺,可充国史之无。收人物之多,及文艺之术,足以彰显古棣人文之泱泱大观,被誉为民国纪年地方志书之翘楚。《山东方志汇要》认为该志:“是志资料翔实,为民国所修志中之佳本。”

据陈俊介绍,由于民国《无棣县志》原书是竖排右始,繁体字,无目录,未断句,无标点,不利于广泛阅读和大众推广,为此进行了本次纂修翻印,以期在全县人民中传承和弘扬无棣文化。在纂修中,校注者坚持尊重原著,不改文字,不改文意,力求精准。只做字迹辨识、断句标点、繁简转换、附加注释、通假注音、缺字补加等工作,不作解读和演义。

民国《无棣县志》是民间发起,官方支持,士族纂修的,受阶级立场限制,名为志书,不谓正史,也不同于历史,仅用于文史资料研究。书中涉及人物众多,在各姓氏家谱中或有表述,如有抑扬,请尊重历史。

copyright
责任编辑:王光磊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