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第一艘客轮“鲁生号”

2019-07-24 09:02:39 整理:李鹏飞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开栏的话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示滨州70年来的发展成就,即日起,滨州日报·滨州网同步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滨州的第一》栏目。

该栏目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滨州70年间发展历程中的“第一”进行展示,以增进市民对于滨州的了解,增加作为滨州人的自豪感、幸福感。

古时,大清河(即济水)自西南流入,沿滨州南境东行,宛如横带。商贾、渔船、艇舸络绎不绝。傍岸村落丛集,烟林苍茫,堪称胜景。自唐朝起,北镇就设有渡口,曾被称作“十省通衢”,是通往京津和入山海关的要道,也是大清河下游惟一的重要渡口,古称“清河横带”,是古滨州八景之一,有诗曰“一带清河夹画堤,垂杨袅袅草萋萋,祖龙已去沙丘后,牧笛还吹落照西。” 

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大清河水道自东阿旧治以西鱼山以下被黄河所夺,大清河不复存在。光绪年间,政府在北镇对面的黄河南岸设立了道旭渡口,当时这里水面宽阔,被辟为渡口后,河面上经常桅樯云集,船帆密布,码头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道旭水运发达,上可以达济南,下可以出海,北镇依托道旭渡口依然拥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在清末民初的时候,老北镇有字号的商家接近百家,每逢农历三、八,北镇大集往往会有数万人聚集在这里进行交易,相当繁华。

1955年10月,北镇港开通了北镇至济南泺口的黄河下游第一艘客轮“鲁生号”,可载货物45吨、客位142个。根据搭乘过“鲁生号”客轮的沿岸群众回忆,印象中船体灰色,上客、下客都集中在泺口和北镇。在泺口和北镇之间,沿线设有“船点”,供乘客上船下船。从北镇去泺口,客轮逆水上行,要避开大流,拣水流相对平缓又不致搁浅的地方走。一位师傅坐于船头,撑着标有尺度的长杆,不时地往水下探着,一边探一边用行话向舵手报告水深。泺口港、北镇港都曾是黄河沿岸重要的水旱码头。

北镇与泺口之间黄河水运相当繁盛。据《北镇志》记载,1931年由滨县运往济南的货物达到7472吨。1933年至1937年间,当时往来船只有3000多艘,年运量达到40万吨。

1938年,国民党在花园口炸坝,使黄河夺淮河入海,致使山东境内黄河成为干河,大船停驶,小船减少,水运萧条,北镇港与泺口港作为黄河沿岸的两座重要港口,一度都面临着衰落的命运。

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后,航运衰微,往来货运以石料为主,兼运粮食杂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泺口货运仍至梁山、郓城、北镇、利津等地,但港口吞吐规模已大不如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来惠民地区视察,因大水滞留在道旭渡口。他认为,虽然已是和平年代,但从战略战备的角度考虑,建一座大桥是非常必要的。此后,杨得志司令员亲自到北京申请到了中央允许建桥的特别批复。

1972年1月,在道旭渡口下游250米处,北镇大桥的建设工程正式开始。同年10月1日,北镇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1394米,宽9米。北镇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改变了黄河河口无桥闸的历史,成为当时黄河下游最壮观的黄河大桥,渡口的作用大大减弱,直至随着大桥的完善而彻底弃用。

随后,由于公路事业的发展,水运客源、货源逐渐减少,加上河床增高、码头变化等原因,来往于泺口、北镇两地的黄河航运更是举步维艰,客运轮船,也最终因乘客稀少而停航。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地的水路航运基本停止,北镇港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曾经汽笛长鸣的“鲁生号”成为了黄河之上永远的“绝唱”,而在母亲河上乘坐客轮,也成了很多人人生中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记忆。黄河航运的变迁,更是新中国70年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copyright
责任编辑:张婵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