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滨州成长足迹:1953年,“一五”滨州工业化的起步期

2019-07-11 08:00:23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年度大事

1.1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指示》,全区开展新“三反”运动,到12月,共查处案件268起,清除坏分子244人,党纪处理279人。

2.3月12日, 苏联专家沙巴耶夫、拉布图列夫在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灌溉局副局长刘学荣陪同下,对打渔张引黄灌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3.全区工业初具规模。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惠民地区的工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据1953年统计,全区共有42个企业。其中油棉加工厂27个,铁木农具制造厂7个,窑厂、印刷厂、电厂、营造厂各一处,酒厂4处,共有职工3058人,全年产值3200万元。

4.7月,惠民专区区划变动。经政务院批准,山东省政府下达了调整全省行政区划令,将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其原辖的邹平、长山、桓台三县划归属惠民专区。接此令后,惠民地委召开了区划工作会议,研究了三个县的工作交接、机构调整和干部安排等问题。

5.7月,全区开始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工作。

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片)

6.8月, 惠民、滨县、无棣、沾化、博兴等县暴雨成灾,中共惠民地委、专署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山东省政府拨款5亿元(旧人民币)救济灾民。

7.10月10日,中共惠民地委对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进行总结,全区组织的好的合作社增产68%,但也有部分互助合作组织因管理不善,收益降低,分配不合理,引起社员不满。为此,开始对一些合作组织进行整顿。

8.11月, 全区开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共召开各级干部会议1460余次,参加会议人数达12.66万人,全区70%以上的人民群众受到教育。

9.11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全区开始对粮食、油料实行统购统销,翌年,开始对食油实行统购统销。

10.12月,全区群众积极购买国家建设公债。12月9日,毛主席公布《1953年国家建设公债条例》,决定发行公债总额为6亿元人民币,利率为4厘,利息从1955年起每年付息一次。惠民地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推行购买公债工作。1954年全区购买公债215万元,1955年179万元,1956年116万元,圆满完成购买公债任务,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时代印记

“一五”: 滨州工业化的起步期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核心的。“一五”期间,滨州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一五”初,全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4%

在全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建设前,惠民专区的工业建设虽然有了大的发展,但是工业基础仍极其薄弱。电子、煤炭和规模性的机械工业企业可谓空白,现代工业更无从谈起。

当时全区工业的基本概况是:企业总数42个,包括油棉加工厂27个,铁木农具制造厂7个,酒厂4个,窑厂、印刷厂、电厂、营造厂各1个。共有职工3058人,其中,国营、集体企业5个,职工204人。产品年生产规模分别为:小棉花加工47876吨,棉籽油生产5651吨,肥料生产29933吨;水车制造7000部;产酒125万公斤;产砖瓦660万片;发电349794千瓦。195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921. 1万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8.4%。

全区工业的基本特点是:基础薄弱,规模偏小,主要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和就地销售的手工加工产品为主;机械设备陈旧简陋,技术条件低下,并且生产分散、季节性较强(特别是油棉厂),设备利用不能全年正常发挥;产业技术工人稀少,多为临时、季节性人员,懂技术、会管理的领导尤为缺乏。

手工业合作社。(资料片)

重点扩大、建立国营和集体企业,成立地委工业工作部加强企业管理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惠民地委、专署以“为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服务,为国营加工及为国家重点建设服务”的方针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对全区工业发展的路子作出指示:一是以扩大、建立国营和集体企业为重点,全面提高全区工业化建设速度;二是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努力挖掘企业潜力,培养技术骨干;三是提高产品质量,在保证产、供、销平衡上狠下工夫,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地委于1952年6月成立工业工作部。

工作展开后,各级政府针对本地区生产分散、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和基础薄弱的状况,本着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勤俭建国、奋发图强的原则,从积极发展手工企业、集体企业和加强企业管理入手,进行了工业的建设与开发。为此,地、县两级党委分别派出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企业,培养骨干,进行组织整顿。在工业企业管理中,改变过去全凭厂主一句话、以师带徒手工作坊式的管理办法,借鉴苏联的管理经验,普遍推行班子管理,逐步推行和建立计划、生产、技术、财务、供销、劳资等八项管理制度。并且对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和劳动保护制度进行了统一规定,使企业管理向着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步。1953年,滨县兴华铁业合作社(后发展成为滨州锻压机械厂)、阳信古佛镇铁业合作社(后阳信县农机修造厂)和博兴县兴福镇铁木业生产合作社(后博兴县水泵厂)相继建立。

1954年,全区手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手工业合作社发展到80处;手工业生产小组95处,社员3198人,总产值达到210万元。生产过程中注意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在保持供、产、销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潜力,促进了主要产品,如棉花、油料加工、电力、印刷、砖瓦等生产指标的完成和超额完成。据统计,实业公司计划产值2286万元,实际完成2970万元。另外,运输公司、建筑公司、邮电部门以及专区供销合作社均亦超额完成产值和收入任务。在此期间,北镇拖拉机站(现滨州曲轴厂)建立,北镇铁木厂研制生产的手摇台钻也纷纷打入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

随着政府投入资金的增加,企业管理的改进,全区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955年,北镇铁木厂生产水车1385部、铁锅10850口,年总产值达到40.6万元,劳动生产率5718元,比1952年增长198.27%。地区实业公司所属国营、集体企业发展到17个。包括油棉厂6个,轧花厂1个,酒厂5个,铁厂、电厂、窑厂、印刷厂、被服厂各1个,计7种行业。其中,北镇、田镇、惠民、齐东油棉厂及铁厂、电厂6个厂被确定为现代工业企业,其余厂仍属手工业生产企业。厂坊占地20810平方米,大、小动力机器30部,职工1469名,资金(包括固定与流动)223158元。除油棉业从1954年由自营转为加工外,其他行业均属自营。此外,机械工业由分散的手工操作逐步向半机械化转移。盐业生产方面,无棣县组织了48个盐业生产互助组,有效生产面积8600公亩。其他如食品、纺织、造纸,皮革,工艺美术、金属制品,木器制造等行业,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全区开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五”末,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到21%

全区工业产品质量得到改善,数量大幅度增长,生产总值、利润和职工工资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仅据工业局统计的22个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06.7万元。年底,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8483.4万元,在为国家加工、保证城市需求和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作出了一定成绩,也为完成国家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

1956年,在全国上下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全区的私营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纳入集体、国营管理之中。在企业中,普遍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制度,领导干部与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工人相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正在推行,土洋结合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也在实施之中。年底,我区工业生产普遍完成了计划指标。从实业公司的计划执行情况看,产值完成当年计划的100.72%,超过“一五”计划1957年指标的28.9%。惠民专区的工业开始走上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

1957年,即“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地委努力挖掘企业潜力,注重新建和改造工业生产合作社、工业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了国营和集体企业。3月,地委工业交通工作部提出《关于在工业交通企业中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意见》,要求各厂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全区工业企业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截至1957年底,惠民专区工业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机械生产方面:全区国营和集体机械企业发展到12个,共有职工4000余人,固定资产80余万元,产值达到180万元。盐业生产方面:1957年针对全国盐业入不敷销的局势,地委指示无棣县扩建、恢复盐滩200付,年增产能力1.55万吨,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的同时,为全区经济建设创造了效益;食品工业:包括糕点、糖果、酱菜、酱油、食醋和猪、牛、羊肉加工等行业在内的企业18个,职工246名,固定资产4万元,年产值183万元;建材工业:有砖瓦、灰砂石2个门类4种产品,但主要靠手工、体力操作,设备简陋等不足也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其他工业, 如造纸、印刷、服装、皮革、工艺美术、金属制品、木器制造等行业,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工业效益在全区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8929.4万元,比1952年增长206%,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52年的8. 4 %上升到21%,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指标。

撰稿:张文  闫少青  顾超峰

往事钩沉(一)

“统购统销”与粮票布票

1953年“一五”计划着手实施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引发了粮食、原料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而当时小农经济增加生产和提高商品率的能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保证粮食、原料供应,1953年10月10日,全国粮食会议在北京紧急召开,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定》,即对全国的粮食实行统购统销。11月,国家政务院又发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实行计划供应的命令》。同为11月,中央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此后国家对棉花和棉布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供应。

农民积极出售余粮。(资料片)

统购统销政策起步艰难

惠民专区的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伴着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轰轰烈烈的互助合作运动,于1953年11月上旬逐步展开。当时粮食收购任务困难重重,难以完成。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地委把开展粮食、棉花、油料统购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即着手领导和部署了全区对党的统购统销政策和实行统购统销的意义、作用等内容的学习和宣传。

地委、行署领导和部署各县县委于11月8日至18日分别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县三级干部会议、管区党员大会以及吸收贫农积极分子参加的乡党员大会,讲明粮食收购对工业建设的意义,动员农民出卖余粮。各县县委对粮商粮贩开展了专门教育,并且对个别捣乱和破坏分子采取了批判、打击等必要的措施,同时把粮食统购统销的落实问题提上工作日程,分别确定两个乡为基点乡,进行了重点宣传和典范征购,利用以点带面的措施,促进全区粮食统购任务完成。

针对个别群众的不同意见,地委大力推行以“生产救灾、互助合作、统购统销三位一体为中心”的政策,采取“流水作业”的办法,使统购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合作社、互助组在粮食统购统销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带头向国家出售余粮,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从1953年11月开始至翌年1月底,惠民专区共计收购粮食4517.8万公斤,统销粮食608.9万公斤,收购花生354.6万公斤,统购棉花2959.4万公斤,占棉花总产量的77.9%。

1954年,全区的统购统销工作从对小麦的征购开始全面展开。地委对小麦统购的原则、方法以及各县收购定额、农户售粮标准等,一一作出规定和说明。夏购工作自7月中旬开始,至8月上旬结束,全区共计收购小麦7556.5万公斤,完成任务的159.05%。

夏购工作结束后,秋征、秋购工作相继跟上。从10月6日开始,地委相继对全区总的秋征、秋购任务,各县应完成任务以及做好三大统购工作切实掌握的原则作了全面部署。截至12月5日,全区统购粮食入仓2600余万公斤,占总任务的22%;棉花已收购2150万公斤,占总任务的59.7%;花生等油料已收购550余万公斤,占总任务的90%。

至此,全区80%乡村的粮食统购统销基本就绪。截至1955年1月19日,全区共收购秋粮6603.5万公斤,占总任务的66.03%;统购棉花2514.5万公斤,占总产量的59.53%。

配套采取粮食、食油、棉布凭票定量供应办法

在统购统销政策的执行中,产生急躁情绪和强迫命令作风的错误做法在全国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发出《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强调必须在粮食统购统销中,进一步采取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措施,使农民对自己的交售任务心中有数,稳定农民情绪,缓和农村的紧张情况。

全区上下立即展开了对粮食“三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部署各县、区进行了“三定”试点工作。据统计,至夏征夏购展开前,在全区15个县128个区中,有101个乡完成了试点工作。严格掌握“统购余粮,无余粮不购,坚决不买过头粮”的原则,参照农户上两年产购销数字,以当年人口、作物种植变化和比较可靠的增产因素及任务情况为条件,以村为单位匡算各户的定产、定购、定销数字,经群众自报、小组评议和群众讨论后,有领导的沿着从社到组、从组到单干农民顺序进行反复协商和修正,意见一致后报乡人代会通过,再报区或县批准,最后进行张榜公布。并且承诺,所定数字无特殊情况三年不变。

“三定”试点证明,党的粮食“三定”政策是农民的迫切要求,得到了农民的积极拥护。“三定”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不仅消除了农民购、销无底的顾虑,而且使缺粮户亲身体验到了统购统销享受供应的好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服从国家计划、积极出售余粮逐步成为农民的习惯和自觉行动。

为做好1955年全区的粮食征、购与统销工作,各县区在集中主要力量搞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上,迅即抽调一批干部,选择有代表性的乡(粮区或棉区),进行粮食、棉花现购的试点工作,切实搞好“三定”到户和秋购试点工作。试点结束后,整个征购工作全面推开。至年底,在全区437万亩农作物遭受严重旱灾、虫灾,粮食减产10500万公斤,棉花也减产的情况下,夏秋两季共计征购粮食22222万公斤,统购棉花4436.5万公斤,占棉花总产量的87.6%,全面完成了全区粮食、棉花的征购任务。1956年全区粮棉统购工作再接再厉,完成国家粮食征购21823.5万公斤,棉花统购4487万公斤。

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中央根据有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接着实行了油料的统购和食油的统销。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从1954年9月起,我国城乡开始实行棉布、食用油凭票定量供应的办法。从1955年11月起,全国城镇统一实行粮食及粮食制品凭票定量供应的办法。由此,我国粮食、食用油脂油料的统购统销进一步制度化。

至1985年,全国改行粮棉合同订购制度,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结束。

撰稿:张文  闫少青  顾超峰

往事钩沉(二)

滨州第一个农业合作社——惠民小郭农业合作社

据《滨州地区志》记载,1952年春,全区开始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在惠民县小郭家村进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点。

作为首个试点村,小郭村当时得到了惠民专区、惠民县的大力支持,这里曾打过一眼直径12米的大井,有几位农艺员长期蹲点,几年间村里粮棉产量成倍增长,吸引全区甚至全省众多人前来参观。合作社带头人郭宗彬以植棉技术闻名,被评为全省劳模、华东劳模,并在1953年当选农民代表,参加赴朝鲜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他带回来的朝鲜民歌,至今有人记得。

资料片。

资料片。

资料片。

据1997年编《惠民县志》记载,当时小郭村与邻村小贾村联合办起小郭农业合作社。全社52户,322口人,耕地695亩。

直径12米的大井确保棉田增收

说起当年的景象,小郭村的老人们爱说一个词:“壮观”。

老人们回忆,那时为浇地抗旱,村西打了两口大井,一眼直径10米,另一眼直径达到12米,“井底能转悠开大车”。这可能是当时惠民县乃至惠民专区最大的一眼水井。为了打这眼井,小郭村、小贾村的青壮年劳力全上阵,这还不够,惠民县破例调来了当时关在惠民师范学校的劳改队。这些人力,再加上惠民县调来的发电机、抽水泵,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乡民震惊了!

马拉水车汲水。(资料片)

水井打好后,合作社用三匹马来拉水车,一刻不停地抽,滋润了棉田。小郭村75岁的村民郭洪臣回忆:“我记得,春暖冰化了,井里还能看见鱼。那时乡长、县长整天往村里跑,与郭宗彬等人成为好友。有三个农业技术员常住村里,研究棉田增产。”

1952年夏,240亩的小麦平均亩产111.5公斤,比1951年增长两倍多,粮食总产比1951年增长一倍多(数字来自1997年编《惠民县志》)。这在整个惠民县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年底全县就办起初级社42处,入社农户602户,2982人。

1955年秋,小郭初级合作社与临近9个初级社合并,建立起惠民县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称为“建国农业生产合作社”。该社有16个自然村,650户,土地7555亩。

资料片。

小郭村试点合作化“天时地利人和”

在对小郭村村民采访中,笔者得知,该村之所以顺利建立合作社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当时正处于春旱,百姓急需联合起来抗旱浇地;地利,何坊处于惠民县城城郊,是渤海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共渤海区党委推动土改的重点区域;人和,革命开展早,群众基础好,村里农会起到了带头作用。

小郭村77岁的郭洪勤是惠民县第一代拖拉机手,他回忆:“郭宗彬被日本人抓去德清修城墙,一同被抓的有地下党员,他们曾在何坊扛活,认识郭宗彬。当日本人要开杀戒的时候,他们就从一条胡同里迎着鬼子的机枪跑出来,可以说同生共死。”日后,郭宗彬就成为小郭村农会主任,而当年一起逃生的党员纷纷成为渤海区干部。

合作社带头人郭宗彬被评为华东劳模,出国慰问志愿军带回朝鲜民歌

小郭村成为合作化典型,离不开劳模郭宗彬。滨州市情网记载:惠民解放后,郭宗彬任小郭村农会主任,组织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和反奸诉苦活动。1951年他组织互助组,并任组长,带头走合作化道路。至1956年,郭宗彬历任小郭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建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小郭大队副队长、生产队长等职。在农业社和生产队里,郭宗彬专心研究生产技术,带领群众夺取农业丰收。通过带头打井抗旱,为全县树立了榜样。经实行合理密植,科学管理,使全村棉花单产过百斤。1953年他被选为农民代表,参加赴朝鲜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5年,受邀赴菏泽地区传授植棉技术。1965年,郭宗彬辞职养病。1979年病逝。

郭洪臣认为,郭宗彬能读报,心灵手巧,尤其是喜欢在植棉技术上下功夫,这是他能带领全村人发展的关键。

郭宗彬连续3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次被评为华东劳动模范。郭宗彬的儿子回忆,那时父亲常常出去开会,济南、上海等地到处跑,特别是去菏泽传授经验的日子最长。1953年从朝鲜慰问回来,郭宗彬学来朝鲜民歌,性格和善的他经常唱给孩子们听。当年的孩子们至今记得,那“啦啦啦,喱Lili”的曲调。

撰稿:刘清春  蒋洪菊  陈涛

copyright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
06-11
小王
06-11
老刘
06-11
小刘
06-11
阿牛
06-11
2070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