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尉迟恭可能不是真名

2019-06-25 22:17:07 张海鹰 0

海丰塔,史称“唐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碑记为“尉迟敬德监建”,距今已1300多年。




“门神”尉迟敬德,以字行世,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开国功臣,在玄武门之变中“论功第一”,赐绢万匹,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是复姓,“敬德”是其字,其“名”为何?在尉迟敬德墓志出土之前,称“尉迟恭”;在尉迟敬德墓志出土之后,称“尉迟融”。那么,到底是称“尉迟恭”还是称“尉迟融”呢?

 

尉迟敬德名“恭”,来源于《新唐书》

 

无棣置县前一年,即隋开皇五年(585年),尉迟敬德出生于朔州善阳(一说河南洛阳),唐朝名将,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忠武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七名。



尉迟敬德勇冠三军,屡立战功,纯朴忠厚,忠心无二。玄武门之变时,他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唐显庆三年(658年),尉迟敬德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唐高宗李治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

一千多年来,从国史到绝大多数的个人专著以及在影视作品中,尉迟敬德均被称为“尉迟恭”。比如,《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阳人。”《十七史百将传·唐尉迟恭》亦载:“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阳人。”



《新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其所依据的唐人文献及唐史著作均审慎选择,故可信度很高。



近年来,有学者为证实尉迟敬德名“恭”,特指出《文苑英华》所钞《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公讳恭,字敬德,河南洛人也。”尉迟敬德去世第二年,即唐显庆四年(659年),《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立于昭陵的尉迟敬德墓旁。后来,宋人入昭陵抄写之,为《文苑英华》所取。至明朝,《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出土,半部水浸石烂,字迹全无。如此,笔者认为以宋人抄写的《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碑文即认定尉迟敬德名“恭”,尚待商榷。因为《文苑英华》讹误甚多,不足为凭。

亦有学者认为,“尉迟恭”是尉迟敬德的曾用名,也就是尉迟敬德从政期间公认之名。证据是1970年代初,尉迟敬德墓志出土,尉迟敬德名“融”始布天下。

 

尉迟敬德名“融”,来源于其墓志,或为晚年更名

 

作为唐太宗昭陵的陪葬墓,尉迟敬德墓于1971年出土墓志两合,其中《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开篇云:“若夫良臣诞秀,应星躔之象;烈士殉功,讬风云之会。故能弼成帝道,肇开王业。是以淮阴豹变,终翼汉图;渭渚鹰扬,遂迁殷鼎。然后畴庸疏爵,誓彼河山;懿德嘉猷,润兹金石。扬名不朽,其在斯乎。公讳融,字敬德,河南洛阳人也。”



这里,“白纸黑字”明明写着尉迟敬德讳融,字敬德。



201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孙俊《尉迟恭还是尉迟融:尉迟敬德更名之思》一文,作者认为敬德名“恭”,晚年更名“融”。

尉迟恭晚年为何要改名尉迟融呢?或许其晚年信奉道教不无关系。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尉迟敬德上表请求回家养老,朝廷给予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礼遇,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敬德末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敬德晚节,谢宾客不与通。饬观、沼,奏清商乐,自奉养甚厚。又饵云母粉,为方士术延年。”(《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孙俊撰文认为,尉迟敬德晚年更名至少有三方面原因。首先,“融”有表示长久之意,符合道教求长生的心理,用“融”为名,能表达对永生的一种期盼;其次,道教本尚虚融,用“融”字不但符合道教的精神,而且从道教经典上来讲,在读音上“融”字亦能暗示出“恭”字来;再次,《道德经》中有“知常容,容乃公”句,符合敬德的政治心路。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但职事位却比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低,其愤愤不平是可以理解的。而“知常容,容乃公”这句话,对晚年的敬德来说,恰好点中了他的心结。由此来看,敬德晚年更名为“融”是极为可能的。

尉迟恭晚年更名尉迟融,仅是推测而已。笔者认为,“尉迟恭”“尉迟公”的讹传。“公”,有敬辞之意,常用来尊称男子。



大家有兴趣可翻阅北宋《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四十六·定数一·尉迟敬德》一文,其中明确记载尉迟公即尉迟敬德。当然,笔者“尉迟恭”或为“尉迟公”讹传一说,亦是推测,有待方家指正。

 

不论是尉迟恭,还是尉迟融,他都是海丰塔的监建者

 

不管尉迟敬德名尉迟恭好,还是名尉迟融也好,重要的是他是海丰塔的监建者。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风霜雪雨,海丰塔仍然耸立于棣州大地,成为无棣灿烂文化的象征。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沿海,而唐朝的京都长安(西安)在西北地区的陕西省,两地路途遥远。在百废待兴的大唐之初,李世民为什么要亲派尉迟敬德至无棣大兴土木修寺建塔?不仅是因为听说了“文殊菩萨无棣歇脚藏舍利”这段佳话,应还有别的更重要的缘由李世民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国策之一。


((无棣大觉寺歇脚殿壁画之“唐宗颁诏书,敬德建宝刹”)


明代维修海丰塔时,无棣乡贤、明吏部尚书杨巍所撰《海丰县重修宝塔记》说得很明白:“吾海丰有塔,在城东南隅大觉寺中,唐贞观年所造,盖太宗尚浮屠,喜武功,史臣已言之矣。彼时佛国进舍利几十粒,太宗颁于海内大郡,令建塔以贮之。吾海丰僻在海滨,寥落荒凉,不足以称大郡,想太公赐履之初,海丰为无棣故地,当齐燕之界,去大唐不远,其故垒遗墟,犹有存者,或可以称大郡而有此塔也。按佛祖通载云,塔有四类:轮王一级,声闻四级,独觉十二级,菩萨如来十三级。此塔亦十三级,或有菩萨与真舍利藏于其间耶,亦或慕其名故高之以出其类耶,文献不足,固无所考,况吾海丰无名山大川,幸有此塔直出云霄之外,亦可以为奇观矣。”无棣虽不是大郡,但是位置重要,属“太公赐履”之地、齐国北至,地处齐邦燕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汉垒”遗址,故在此修寺建塔。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尉迟敬德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在无棣修的寺,即大觉寺;建的塔,即海丰塔。



大觉寺,原名“普照寺”。唐开元年间,普照寺易名“开元寺”。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开元寺又改称“大觉寺”,沿用至今。大觉寺浮屠“海丰塔”,原名“普照寺舍利塔”,无棣改名“海丰”后,塔亦遂有“大觉寺塔”“海丰塔”之名,沿用至今。

大觉寺与海丰塔自唐代创建,历五代、宋元兴废,明清相继重建、修葺,殿宇宏丽,松柏翠映,碑石林立,佛光普照。如今,“千年古刹”大觉寺已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成为鲁北旅游之胜地。

copyright
责任编辑:王光磊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