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在今邹平县长山镇七里村有一座赫赫有名的石家庄园,这就是俗称“八大鸿”的邹平石家。石家的祖先是明朝移民,祖居村是长山城东石家村。“八大鸿”如此著名,其开创者石孔谟本来是送给别人当养子的,反倒成了石家的代表人物。
康熙三年(1664年)春天,石誉生首次主持编修石氏家谱,在序言中,他把石家的来龙去脉记述得比较清晰。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石家祖先石献迁居长山县城东官庄,今石家庄,即前石,祖坟在今邹平县长山镇明礼村东。嘉庆《长山县志》异闻条记载:“石氏祖墓在长白之东,淦、笼二水之交。天启四年(1624年),特生异草,形如龙凤,或人马硕果,变化不一。”
石献有三个儿子,即石家三支,长支居住官庄,即石家庄,次支居住高塘(今属周村),三支居住青城。此后,石家三支竞秀,名人辈出。石家在今天的邹平县东南部和周村一带声名赫赫。合计石家有3名进士。即石誉生、石曰琮、石金声。嘉庆《长山县志》记载石誉生为“顺治戊戌(1658年)己亥(1659年)殿试”进士,其墓在高塘。石誉生的父亲石若磐,贡生,教子有方,三个儿子石笃生、石誉生、石尊生皆成名。民国《博山县志》记载石金声:“石金声,字骏卿,光绪癸卯科(1903年)进士,户部主事,民国元年任本省劝业道河工上游督办。”
石金声是清末民初博山县知名人物。石誉生的家谱序言全文如下:
“尝观眉山、庐陵,不胜木本水源之思,是知家之有谱,非仅序昭穆、萃涣散已也。按余石氏本姬姓,出自康叔,传五十余世至徂徕公,字守道,居泰东徂徕山,因号徂徕先生,登进士,初任郓州推官,丁艰,潜修于泰岱之西南山,今之投书涧二贤祠即读书处也,时邹鲁咸宗之。服阕,补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进《唐鉴》与《庆历圣德颂》,载在史册,又著《徂徕集》与《易经解》,行于世。九传至明中宪公,即余始祖也,字覆闻,介昺公之次子,洪武四年卜居长邑之东偏官庄,墓在明礼庄后。平生博学好古,举趾端方,时例以茂才选举入监胄,由邑宰升别驾,历官河南汝宁府知府,一时缙绅大夫立碑于三川郭外,实录载在《山东通志》。生二世祖三人,长曰具瞻,居官庄前之石家庄;次曰仲瞻,居高塘;三曰叔瞻,徙居青邑,此初分三大支也。南北鼎盛,生齿日繁。恐世远年遥,或有遗忘,为先人之憾事,后人之疑案也。顺治庚子(1660年)九月九日,会饮乐斯轩中,余族伯讳超、族叔讳永琇,命余编辑长支、二支、三支,务令世系分明,订为一本,寿之梨枣,庶似续家乘,引于勿替。不意康熙壬寅(1662年),两大人继逝,使余心灰。甲辰(1664年)春,吏部题余观政,余急王事,不暇备录,命驾之前三日,将所修支谱辑为抄本,以待后之贤者。子若孙苟继余志而成之,庶使余无遗憾也乎。康熙甲辰(1664年)三月七日识于乐斯轩中。顺治丁酉科经魁、戊戌联捷进士、吏部拣选知县十一世孙誉生。”
石曰琮
嘉庆《长山县志》有石曰琮传,对其评价颇高。
“石曰琮,字宗玉,号璞公,康熙辛未(1691年)进士,初授新郑县知县。新郑当滇黔楚粤之冲,供亿旁午,曰琮釐奸剔蠧,积弊一清。中州漕米题归改折,旧例发帑采买,途远费繁,民苦挽运,因自赍帑金,豫籴于小滩水次,里民便之。巡抚徐雅相器重,咨以中州利弊,条上兴学校、禁锣戏、惩打网、汰冗役数事,皆举行。会上命督抚特举其属品行端方者,徐公首以曰琮进,迁宁羌州知州。羌地瘠民贫。曰琮宽其徭役,缓其征赋,农桑教化以次具举,超升平凉府知府,三月,丁内艰。服阕。补福州府知府。地属省会,讼狱繁多,舞文之吏,因以为利。下车即揭示通衢,如殉一情面,受一苞苴,神明鉴之,当令名位不昌,子孙不肖。台使而下,咸重其廉正。治福两年,卒于官。曰琮幼卓犖,有奇气,九岁能文章,素性俭朴,于纷华美丽无所好,居官尤强项,不以非道阿上官。新城王大司寇志其墓,叹为非容媚者所能为。殁后,福人思之,俎豆名宦。本邑祀乡贤。所著有《四书诗经稿》,行于世。”
石曰琮去世后,其子石声宏、孙石予遵请文坛霸主王渔洋撰写了墓志铭。王渔洋的墓志铭不仅叙述石家脉络清晰,而且解释了县志传记中的名词:打网,即地方豪强散帖敛钱,名曰“打网”;豪强假借院司道府胥吏迫使百姓每年缴纳班钱,即“锣戏”。石曰琮生于顺治七年(1650年),卒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享年61岁。有1子,石声宏,贡生。有2孙,石予遵、石予迈。后来,石予遵再到祖父任职的福州担任知府,也是一段佳话。石曰琮葬于长山镇鲍家庄村南。其后代散居邹平、长山一带。
石曰琮病逝在福州知府任上,其叔兄石曰增,字曾玉,贡生,亲去福州护棺还乡。灵柩过长江时,“风浪骤作,舟几没,增诚心跪祷,须臾风恬浪静,舟以无恙。”
石声闻
嘉庆《长山县志》有石声闻传:
“石声闻,字鸣九,号澹园,生而明敏,早有神童之誉。康熙甲午(1714年),魁乡荐。初授直隶东安令,革陋例,薙宿蠹,清尘案,慎平反,保举才能。调任兰州徽县,精明强干,事治而民不扰。有奸民谋杀其弟,移尸贺姓门外,闾阎莫知。廉访得实,冤立白,邑有神君之目。以内艰去,服阕,补署唐山,值岁饥,赈贫贷粟,民赖以生,活者不下数十万户。署任县,值蝗蝻起,禾方秀发,恐捕逐践踏,蝗尽而禾与俱尽,致祭虔祀,蝗蝻立去,皆谓积诚所感。题授怀柔,条议积弊数事,上宪悉嘉纳之。又以外艰去,服阕,题补庆都,地为九省通衢,牛车供役素派民间。声闻捐俸雇募除累索,有召父杜母之颂,卒于官。”
石孔谟
邹平石氏家谱收录有博山县人、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工部主事张新曾撰写的石孔谟传,题目是“晋赠朝议大夫典臣石公传”。该文叙述了石孔谟少时家庭贫困,被迫给人做养子,尝尽人间冷暖,但他刻苦自励,终成一地名流的事迹。作者倾注情感,读之不觉荡气回肠。全文如下:
“石公讳孔谟,字典臣,武庠生希峸公之子也,系出姜家庄,自幼寄养于大七里庄,遂占籍焉。盖希峸公四子,公乃其季也。希峸公中年落魄,既得公,食指日繁,赡养弗给。时公六岁,遂畀七里庄尚姓为养子。尚为人颇忠厚,抚公后,又娶继室氏,连举二子一女,尚遇公恩义稍渐疏。此际之况味,公悉隐忍受之而不言。迨公已壮岁,与公田二亩,令析居。是时,公已子女满膝下,一家数口朝不谋夕,而养父母尤责令掺作,动加呵斥,乡人莫不叹息,而公自若也。公既稔,尝寄养之苦,而痛念本生父母不能孝养辄自饮泣,尝进诸子而训之曰,我石氏自迁居以来,世有令德,书香接武,及我身家遭迍邅,不能自给,出为人后,毛裹不属,谁知痛疗我生所力之苦,命分宜然。但以父母所生之躯,无端而谓他人父母,致令本生之享祀遽缺石氏之鬼,不其馁而,此我生大憾事也。我生已矣,尔辈其识之勿忘,他日偿得寸进,厚酬抚养之恩,其即归我石门,勿令徂徕血嗣自我绝也。公抱归宗之心,屡诫诸子,而当其时,迫于势,不果行焉。”
“夫公为人朴诚自矢,无他材能,而持己以勤,治家以俭,接人以忠,诒谋以厚,诚笃素孚于乡里。尝欠邻人债数缗,而身率子为傭以偿之。又邻有菽叶数亩,遗公取为薪,恐他人与之争,而推食以与之,曰,若乃为我扫除也。噫嘻!非公诚信素孚于人,乌能若是哉。且当公乏困时,尝欲适关东觅食,为家人所觉,诸子女哭泣挽留,乃止。公之遇,可谓苦矣。其后,诸子长成,家道渐裕,旁观者以为,壮岁艰难,暮年可以稍纾,而公之勤苦自若也。迨至家业益丰,诸子孙日侍左右,争进甘旨,而公之俭约仍自若也,曰,我自少寄养于人,坎坷已极,淡泊素甘,丰腴所不愿也。再强之则又曰,我父母生我劬劳,未得受一日之养,自奉何忍独厚哉。我之不御旨甘,所以自罚,抑欲留其有余为汝辈惜福也。因泣下,诸子不敢强谏,且并曰,我一生与汝大父母皆勤苦节俭,未敢溢分,汝辈切勿过费,为父母羞,有踰此言,以不孝论,并嘱刊诸家乘,垂为家法,俾后世子孙永遵勿替夫,当公时志在归宗,而事多掣肘,竟而赍志以殁。厥后,诸孙相继入泮,家门日盛,乃经邑侯刘,判令归宗,诸尚不敢复阻。而公已前殁数年,不及见矣。公殁时,年登上寿,家道昌炽。子孙蕃衍,寿七十八岁而终。先是,公以长子贵,敕封承德郎、布政司理问衔,并以二子、太学生、布政司经历,三子、太学生、候选州同、乡饮大宾贵,及是,又以孙熙祚、彝祚贵。累赠朝议大夫、法部主事。配李氏,前公数年殁,先以长子贵,敕封太宜人,后以孙熙祚、彝祚贵,晋赠太老恭人。”
“张新曾曰,贫易滥,富易侈,固人情乎。石公少年孤苦,寄人篱下,至欲求安饱而不得,独能傭工偿负,一介不苟,至其由困而享席丰履厚,又能自甘淡泊,不忘寒素,为子孙法,可不谓贤与。余与公为乡里,后辈未获亲识其面,然在京与公之二孙为同寅友,二君翩翩年少,类能以谨敕自守,不踰绳墨,固知其家法有素矣。二君乃为余述其先德,因得详其家世。余曰,是可传矣。石氏之兴,正未有艾也。遂次其一二行事,而为之传。”
石孔谟本是大姜庄人,排行第四,父亲还是武秀才,因家道中落,生计艰难,六岁时,将他送给长山城东的大七里庄尚姓人家为养子,改为尚姓。经历过人生磨难的石孔谟,刻苦自励,和他的三个儿子,即石廷绪、石廷升、石廷级备尝艰辛,创业成功。石孔谟念念不忘认祖归宗,虽然至死也没有改回石姓,但他留下遗嘱,到他的儿子们时,家族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经过数次拉锯,再加上县政府的判决,终于实现了认祖归宗的夙愿。
石孔谟的后代以周村为基地,开办商号,辐射青岛、济南等地,计有鸿昌源、鸿昌泰、鸿昌福、鸿昌兴、鸿昌义、鸿昌久、鸿昌涌、鸿昌栈等八家,俗称“八大鸿”,经营布匹、粮油等贸易,也经营钱庄,他们还在大七村开设丝织厂,成为长山县知名的富商家族。富裕了的石家在本村大兴土木,建设了庄园。至抗日战争时,石家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