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文史拾遗④】清末阳信翟王雹泉庙学校的创立

2019-04-08 23:22:28 高智国 0

  阳信县翟王镇雹泉庙村,位于今阳信县城西南,翟王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260户,730人,占地1500亩。明永乐年间,姚姓始祖姚勋由山东省诸城县迁来,立村于南北向的沙河东畔,取名沙河姚家1“万历年间,七世姚大志出任两淮盐运司大使,为百姓受雹灾之苦,捐资修庙塑雹泉神像,春夏祭祀、香火旺盛,命名雹泉庙”2。自此该村改称今名。

  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舆地志·祠庙》对雹泉庙的占地规模、庙宇建筑以及庙会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雹泉庙,一在城西南姚家庄。前列庑廊,后构高阁,禅院僧房为邑境西南大观。今改设高等小学校。每年三月望、六月朔大会,远近士女并集,香火甚盛。一在城东北二十里,与无棣交界处……


  


  雹泉庙旧址位于该村东北角,今翟王镇韩打箔中心幼儿园内。据当地村民回忆,该庙正门前有古槐,庙之正殿(村民俗称“大殿”)地基高于地面三米,大殿面宽七间。“雹泉老爷”(村民对雹泉神的称谓)塑像居中。大殿四梁八柱,前有庑廊,后有高台,中间通过一木桥相接。高台之上建有三间庙宇,其内悬有一口大钟,钟声响彻十里之外。

 

  清末雹泉庙村设立高初两等小学校(“新化公学”)

 

  清后期,雹泉庙僧人渐少,庙宇荒芜,村民素有尊师重教传统,随利用庙产改建“义学”,在附近村中该学校日渐规模。清光绪三十年(1904),成立县立初等小学校,宣统三年(1911年)再成立高等小学校

  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教育志·学校》:“雹泉庙县立高初两等小学校。初等于清光绪三十年成立。高等于宣统三年成立。款项自学务款产处支领。”该志《新政志·行政》记载:“县立高级小学校。县立一处,借永宁寺旧址建修;私立一处,借学宫旧舍开办。新化区之雹泉庙与流坡坞、崇德区之刘家阁与焦王庄、钦明区之朗秋冢各有公立两级小学校一处。至今硕果仅存者,唯有雹泉庙、流坡坞、朗秋冢三处矣。刘家阁,因高级生难招,只存初级。”

 

  雹泉庙县立初等小学校(新化公学)的办学规模

 

  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教育志·学校》之《阳信县全境学校一览表》载:“新化公学,位于新化区雹泉庙,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经费全年二百二十元,由教育公款处支,毕业生数一百二名(疑为一百二十名或一百零二名,笔者注)”。这是《阳信县志》对雹泉庙村设立县立公学的首次记载。从毕业生规模来看, 《阳信县全境学校一览表》 统计民国十五年阳信全境学校131所,毕业生数超百人以上的仅有教员养成讲习所、县立高级小学校、县立乙种农校、私立高级小学校和雹泉庙新化公学,而前四所学校均在县城,唯独雹泉庙新化公学位于乡下。

  新化区是清末阳信县境内的六个行政区之一。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户口志》载,清宣统三年,阳信全县划为六区:城关区、益寿区、新化区、崇德区、钦明区、徒义区。新化区辖美一里、美二里、美三里、美六里、美七里、美八里、美九里、美十里、归一里、归二里、归三里、政八里等12里,226村,9118户,49045人,其境域包括今天翟王镇、流坡坞镇、金阳街道办事处、洋湖乡东部以及惠民县原省屯乡北部诸村。

  新化区是阳信当时的第二大行政区。雹泉庙村为新化区美一里,加之每年三月、六月两次盛大庙会,又有辐射范围较广的学校在此,雹泉庙村自然就成为新化区的文化中心。

 

  雹泉庙县立初等小学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缩影

 

  雹泉庙县立初等小学校创立清光绪三十年,可谓是清末新政下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这一时期的学校建立、学制改革,正是是中国教育体制在清末“新政”时代背景下历史演进的产物

  从1901年起,清朝开始实行所谓“新政”,其中改革教育、兴办学堂、实行“新教育”,是新政重要内容。此后,清政府颁发兴学诏书,各地纷纷设立新学堂,为此,清政府陆续推出了“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等新学制,推动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教育革新,这其中也包括当时的阳信县教育革新以及一些学堂的建立,雹泉庙县立高初两等小学校即在此之内。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一系列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在农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公布后在全国施行的学制。该学制从纵的方面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立蒙养院、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立中学堂;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从横的方面来看,与中学堂平行的有初级师范学堂等3

  根据历代《阳信县志》记载,清末的雹泉庙学校,为该学制第一阶段初等教育,设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并设有初级师范学堂。从学制设置来看,该学校在全县是最完备的,从招生人数、辐射范围和办学历史来看,在当时的阳信县绝无仅有。

雹泉庙县立初等小学堂于清光绪三十年成立,施行“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五年,儿童7岁入学(3-7岁的蒙养院学习之后),分完全科和简易科两种,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调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雹泉庙县立高等小学堂立于宣统三年。高等小学堂为四年,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初级师范学堂,以培养初等和高等小学堂教员为宗旨,招收高小毕业生,年龄在18-25岁以下,学制五年。此外,还可以设简易科,学制一年。

  “癸卯学制”颁行后,科举制度并未取消,这不可避免地对学校的发展形成阻碍,学生为了功名而学,每到科举考试之时,学生纷纷前往应考,新学校也成了科举的附庸。1905年,为了保证“癸卯学制”的推行,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周馥、岑春煊等封疆大吏从维护清朝统治的基点出发,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校。他们认为,科举一日不停,学堂绝无大兴之望,而建立、大兴学校则是“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国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的关键。迫于形势,清政府最终于当年八月下令:“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举亦即停止。”4至此,自隋朝起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完全停止,旧的取士制度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中国的教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雹泉庙县立初等小学堂随地处偏壤、已为过往,但在阳信县境之内,它正是这一历史转折的见证者。“癸卯学制”颁行后,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蓬勃发展,根据清政府统计,至1909年,全国有小学堂51678所,中学堂460所。

 

  清末教育新政下的阳信实践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各县撤销学署,成立劝学所管理县境教育事务。各县高等小学堂设立“学监”总管学校事务,教师由学校聘任,业务由劝学所管理。初等小学堂为民立学堂,由办学村庄的校董会管理。武定府各县相继将书院改办高等小学堂,一部分乡村私塾、义学改为初等小学堂5。宣统元年,阳信县已有“阳信官学”等小学堂185处。这些教育机构的成立,无论从教育体制还是教学内容都有别于科举体制下的教育模式。

  清末教育新政阳信实践的主持者,即是当时阳信县令谬润绂。谬润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为官阳信,其人捐资助学,重视教育,颇有政声,其继任者卢树澜、梅汝鼎亦是“萧规曹随”,继续兴办阳信教育,其事迹均在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职官志·循吏》有记载

  雹泉庙村自清光绪三十年官办学校以来,虽历经社会动荡、时代变迁,但办学历史始终未曾中断。1945年阳信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雹泉庙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

  雹泉庙学校,一所极其普通的乡村小学,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演进。今天,于笔者学识粗陋,个人力量单薄,仅就该校在清末初创时期的时代特征简作梳理,尚未触及该校不同时期的教师队伍、办学体制、教学内容、学生输送等方面的调查,尚未对阳信县境域内的其他学校以及教育改革进行研究,谨此以求方家指正,以求同道者深入调查。

雹泉庙村村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本村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笔者建议可以创办“雹泉庙村史馆”或“雹泉庙学校校史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注:

1:《阳信县地名志》,阳信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1983年。

2】:阳信县翟王镇雹泉庙村《纂修姚氏世次续系横谱》序言,姚景祯、姚允诗等,1988年12月30日。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1999年3月第6次印刷。第576页。

4:《光绪朝东华录》卷一六九。

5:《滨州通史》明清卷。张基地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第754页。




copyright
责任编辑:王光磊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