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老北镇街上的“脚行村”

2017-01-24 00:00:00 0


义和居委会隶属于滨城区北镇街道,村址东邻王庄居委会,西邻和平居委会,南靠黄河旧堤及第一水库,北邻胜利、北三村、和平新村。义和原名义和巷,解放后,与西邻的和平村合称北镇“南村”。1984年建居委会,属北镇街道办事处。

近年来,居委会以颐和花园为主,在王庄以东,李庄以南、以北处新建三处居民点。2012年,义和村旧村剩余住户全部搬迁,居民陆续入住玉龙湖畔安居小区。


清末河堰上有滨县第二衙门,民国简师爷见证北镇商会浮沉往事


在滨城东南的城市根部,紧挨着黄河旧堤,是市民熟悉的“老北镇”。其中,有一个“义和村”,原名义和巷,是标准的老北镇街道之一。1000余人,25个姓氏,这表征着义和的与众不同。

15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大清河边上的水旱码头,见证着清末黄河改道的历史。1952年,地委行署搬迁至北镇,其中省河务局北镇段机关就曾入义和,该单位的电话、电视、篮球一度为村民所艳羡。2008年,颐和花园建成,第一批义和居民离开小院搬进楼房。2012年,义和与和平、王庄三个居委会完成了最后拆迁。从黄河改道到北镇大集,从地委搬迁到老北镇改造,“消失”的义和村见证着滨州的城市蝶变。


C:\fakepath\2012年春,老义和拆迁在即,这是从黄河旧堤最后一次俯瞰.jpg

2012年春,老义和拆迁在即,这是从黄河旧堤俯瞰


“富人扯布做衣裳,穷人家则在集上买旧鞋旧帽子。因为这大集,买家卖家得提前住店,所以这几条街上的客店也多。”2012年,93岁的义和居民高家锡(已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北镇大街南端河堰上设有滨县的第二衙门——“二衙”,它是本地最早的政府机构,每晚都放两声炮。“咱常说蒲城县北镇,是因为北镇跟蒲台县城就是一河之隔,商铺老板在信封上写‘蒲台北镇’就收信快,‘滨县北镇’收信就慢。实际上,北镇长期属于滨县


C:\fakepath\简师爷的儿子简玉堂在颐和花园讲述义和前尘往事.jpg

简师爷的儿子简玉堂在颐和花园讲述义和前尘往事


现任支书简春利的祖父简子祥是北镇街的名人,在1940年代曾任北镇商会师爷。结合简家的回忆,记者查找到1995年《滨州文史资料》第四辑中田荣华的文章《北镇的商会和工商联》。其中记载:北镇商会成立于1915年。1930年代初,北镇商会会长是王士堂,他曾任乞丐将军高在田(高三升)的军需官。其时会址设在北镇财神庙,现今滨州黄河大桥以北堰坡下。1939年后,原商会师爷刁绍先(梁才乡石李村人)任会长,简子祥接任师爷。

1952年12月,惠民专署驻地迁到北镇,众多科级单位在盐店街落地生根。如1953年设立的北镇邮电局,其职员就住在和平村民家中。公安局、6141部队、粮所也在盐店街扎根,而省河务局北镇段旧址是在义和村的义和巷。

“河务局里有摇把子的电话机、电报机、小汽车,有乒乓球、篮球,大人孩子都觉着新鲜。审判‘四人帮’就是在河务局的电视里看的。”义和原支书薛承群说的“河务局”正是位于义和巷的省河务局北镇段。

它为附近村民带来的不光是时尚,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局里有自己的医生,俺们村里人要有了急症候,半夜叫门人家马上到,看了病还送药。王茂钧医生前些年还回来过,跟村里都是一家人啊。”

河务局北镇段为义和巷修了石子路,用马车给村里人拉庄稼。从处长张汝淮到医生王茂钧,义和村家家都拿他们当亲人。“河务局的人素质是高啊,一半是知识分子,一半是部队转业干部,对老百姓谦让又厚道,说军民鱼水情可真不是虚的。‘文革’时有人被错误批斗,村里人都护着他们。”想起那些岁月,薛承群很激动。


“盐河”边上的水旱码头,闽粤商人曾扬帆而来,老义和见证着黄河改道的历史


解放前的老北镇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村。其中,南村人口最多,分为一街和二街,这就是后来的和平、义和村;东村是三街,是后来的红旗、胜利村;北村分为四街和五街,是后来的五四大队;西村最小,就是后来的六街。

相传,这里原名义和巷,早年间巷内姓氏众多,为避免争端,邻里协商从事,互谅互让,和睦相处,故得名义和巷。从村名就可以看出,老北镇诸村村名就是近代史演进的文化缩影,“义和”是儒家道德追求,而“红旗”“胜利”反映的则是共和国初年的革命理念。

说起义和,就不能不提黄河改道。在1855年之前,义和村南临的大河还是运盐的大清河。晚清山东巡抚张曜曾在奏书中称:“今山东黄河原系盐河。两岸城廓、村墟鳞次栉比。”

其时,黄河三角洲地区所产食盐通过大清河,可运往淄博、济南等地,通过运河可转运全国各地。据乾隆二十八年《蒲台县志》记载:“大清河……向年海舶自闽广来,商贾辐辏,号称殷富。数十年来,河渐沙淤,海舶不至,惟盐艘经由,及关东粮、石、木板、海鱼诸物装载抵蒲,在北镇交易。”可见,清朝时,老北镇就聚集了大批广东、福建商人在此贸易。

“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前,大清河最重要的使命是运输官盐,称之为‘盐河’也不为过。”《北镇志》主编李振西介绍,滨州自西周初期就开始“煮海为盐”。而在清末,大清河口的盐场就有宁海、永埠、丰国、永利、利国、丰民、王家岗等8处。

百余年前,大清河东入大海,西通泺口,甚至曾迎来福建、广东的船舶。在这条盐河之滨,老北镇孕育成长,其市镇文化也正是在“一颗汗珠摔八瓣”的艰辛中成长的。

“当年,大清河码头就紧挨着盐店街,而后道旭渡口也长期繁荣,因而北镇街‘扛脚行’的格外多。搞装卸,赶马车这都是遭罪要命的活儿。”如义和村老人简玉堂所言,卸石料的穷苦人在腰上扎紧一块木板,一咬牙背上二百斤的石头下船上坡,一趟趟地来回挪。


脚行苦力尝尽辛酸,集体经济助推“农转非”,“义和面”飘香滨州大街小巷


清末、民国,在老北镇繁华的盐店街和荷花巷,义和的老铺子占了很大一部分。简玉堂坦言:“很多义和百姓是奔着北镇大集落户这里的,解放前不断有往北镇迁居的商家。因为人多地少,耕地很难买,很多人家的坟墓往哪里安放都是个问题。比如我们家族来北镇有上百年了,可直到和本地人结成了亲家,才有了一小块坟地。”

咸丰五年的黄河河道曾一度游移不定,在沿岸留下了很多盐碱、洼地,直至解放前,大多数义和村民无地或少地,土质很差。多数青壮年从事运输装卸等重体力劳动,少数人也从事家庭、小副业劳动。

简玉堂认为解放前义和村民多以脚行为生,也就是在码头上扛麻袋,用餐多是吃糠咽菜,更有甚者,上街乞讨,出卖儿女,终日过着牛马不如的凄惨生活。比如,义和紧邻的高家胡同就走出了一个“乞丐将军”高三升。

“小时候俺家三口人,地有二亩半,水肥不行,盐碱断垄厉害。小麦收不了三口袋两口袋,过年才能吃一顿白面。地主家也只有老太爷才能吃麦子,平常老百姓就得啃窝头就腌菜。”薛承群回忆。

解放后,义和的集体经济一度兴旺,为周边村庄所艳羡。1976年后,义和村先后开办了缝纫机零件厂、翻砂厂,当时有工人100人左右。1990年,义和村投资15万元兴建了滨州市义和电镀厂,能生产各种不同规格的钢材、钢管及角铁等产品。1992年,义和村投资60万元建立了滨州市天丽羊毛衫厂,有从业人员120人,固定资产45万元,产品甚至销往天津、俄罗斯、韩国。

薛承群认为,义和村的现代化早就开始了。“解放后,地委机关的入驻加速了老北镇的城市化。1950年代,自来水公司建工农水库就占了义和村的一大片地。”1970年代末兴起的副业,翻砂、建筑、缝纫机零件加工等行当让村民开始富裕起来。1988年,义和村变身“义和居委会”,全体村民“农转非”,义和村的新时代开始了。

简春利坦言,到1996年,义和的耕地面积还有150亩,其中林业面积为50亩,但现在已经所剩无几。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在逐渐淘汰产量小、污染大的乡镇企业,同时滨州黄河大桥的独特交通优势也被逐渐消蚀。目前,义和主要经济来源是两块:石料市场和公墓的租售。在城中村改造这个历史任务完成后,简春利等人正在积极谋划村居经济发展新空间。

另外,很多滨州市民是通过“义和面”才了解义和村。透明、吃着筋道的义和面是滨州为数不多的本地面。义和面馆前身为北镇老字号王家面馆,于1948年开办。据六街老店店主高家和介绍,在1996年左右,曾有滨州人养大的日本遗孤在这里学做义和面,将义和面传入日本。今天,伴着几代人成长的老字号义和面,已有连锁店二十余家,店主纷纷改造店面,尝试标准化经营,加入滨州特色的米饭、丸子、大骨头,让这一百年老字号在现代生活中依旧香飘大街小巷。


相传苏联专家认为北镇地暄不能盖高楼,如今最后一批居民告别土坯房搬进了高层住宅


2012年夏,义和老村拆迁现场,已经83岁的简玉堂和老伴李秀梅来告别老宅。那里已是一片瓦砾,可老人还是一眼就找到了。

“这个房子是1974年翻盖的,那年下大雨,把瓦屋房子后檐给整塌了,我就把原来的三间瓦屋改建成四间坯屋。”简玉堂告诉记者,他的家就在义和巷的北头,后面就是老的修防处(河务局前身)。当时的房子是简玉堂和他的兄弟们一起盖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记得还很清楚。“俺们的檩条用的都是松木,少数家境好的用柏木,俺们管柏木叫‘使不起’。”

虽然对老房子仍有感情,但是说起新建的居住小区,简玉堂还是充满向往。“看了规划图了,没想到这么好,十七八层,了不得啊。一直认为那些高楼都是大城市才有的,没想到俺活了这么大岁数也能住上高楼了。”简玉堂说,1950年的时候,当时的惠民地区想要建一个造纸厂,苏联专家说北镇地暄,不能盖高楼,也不能拖拉重型机器,所以项目就没有建。

“从地里解放出来,招工、开店、做买卖的越来越多,村里日子这才越来越好。”薛承群介绍,2008年第一批村民搬进了崭新的颐和花园。有车库有广场的小区干净整洁,一早一晚,大人小孩都围着健身器材晃胳膊腿。

“这次拆迁,有几十户在胜利、红旗等小区租房子住,希望新小区在这两年赶紧建起来,让所有人都住上楼,一个村里的人还在一块住,多好啊。”跟村民马秀金期盼的一样,新小区建成后,老邻居还能门对门,老街坊还能一块遛早,老感情还会一辈辈地往下传。


C:\fakepath\义和巷的房子拆了,门牌留在手上,老家记在心里.jpg

义和巷的房子拆了,门牌留在手上,老家记在心里


义和最后一批搬迁的居民入住玉龙湖小区。时任北镇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蔡新涛介绍:“我们将以玉龙湖风景区为依托,建设高档生态居住社区,并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卫生服务站、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档次最高、配套设施最完善、环境最优美的现代化宜居社区。”

简春利说:“义和居民从1980年代开始外迁,2008年第一批60户住进颐和花园。以前是一家一户的农家小院,现在是漂亮的小区大院。刚搬进颐和,居民在楼下堆着柴禾、散着垃圾、点着炉子。现在我们画好了车位,将花草集中摆放,村干部也在学上网、学图片处理。从农民到市民,老百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我们希望村居硬件提升的同时培养居民素质。”


村庄人物


简子祥,1940年代任北镇商会师爷,人称“简师爷”,是义和居委会现任支书简春利的祖父。简氏家族原籍云南祖上是专管盐运的官员。(本文首发于2013年12月13日滨州日报五版




策划:韩俊亮

执行:刘清春 张猛猛/文 李振平/片 通讯员 李荣新 王海波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