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个人,夏商周就可能成了“传说”

2019-03-22 17:01:14 王忠修 0

4月20日,第二届“中国伏生诗会”将在邹平市韩店镇禾和湿地公园举办。“伏生是邹平人”,这让滨州广大市民倍感自豪,同时增强了挖掘传承伏生精神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担当和责任心。

为使读者更方便地学习、了解伏生与《尚书》的相关内容,本报特邀王忠修先生作此文,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伏生与《尚书》的精彩历史故事。本文简要介绍了伏生其人,《尚书》是本什么书,历史上的今古文《尚书》之争,伏生传《尚书》的伟大意义,以及后世发生在伏生祠的一些故事。

 

伏生其人

 

伏生,名胜,西汉济南国梁邹(今山东邹平)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国末至汉文帝时,为孔子弟子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


(伏生画像)


伏生是秦汉经学大师,今文《尚书》的传播者。相传他从十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矣”(段成式《酉阳杂俎》)。

伏胜曾做过秦朝的博士。秦赢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此后,在秦末汉初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一直离乡背井。

秦亡汉兴,时势安定后,伏胜回到家中,从墙中取出了《尚书》。由于水蚀虫蛀,百篇《尚书》只剩下了29篇。他把仅存的《尚书》抄录整理,广招弟子,进行传授。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拜他为师,“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

汉惠帝时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汉文帝时,刘恒想找能治《尚书》的学者,结果朝内外竟无人能传此书。后来听说伏胜能讲《尚书》,便准备召他进朝传授。但这时伏胜已90多岁,行走困难,无法应召。文帝下诏让主管宗庙礼仪、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到济南伏生家中学习《尚书》。

《尚书》是上古文字,古人就说它“诘屈聱牙”,非常难懂,所以除了传授“文本”(原文),还需要讲解。伏胜这时因年事已高,言语喃喃,晁错很难听明白,伏胜便让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由于方言的缘故,传授过程异常艰难。经过数月的努力,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并记录下来。


明代杜堇作伏生授经图


伏胜传授的文本,就是传之后世的今文《尚书》,即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的《尚书》。伏生对《尚书》的讲解辑录成书,称《尚书大传》,即对尚书的解释。

 

今古文《尚书》

 

汉武帝时,鲁恭王重建孔子老宅,从中发现一部《尚书》,是用古文写成的。由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统一了文字,原来分别通行于六国的文字人们都不认识了。

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博学多才,他对照着晁错从伏胜那里记录来的今文《尚书》,一篇篇校对,发现不但文字有出入,篇目也多,总共有四十五篇。伏胜所传的,称今文《尚书》;孔安国所传的,称古文《尚书》。

汉代传授今文《尚书》的称今文学家,传授古文《尚书》的称古文学家,形成《尚书》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今文学派注重阐述微言大义,解说详细,并且严守家法师法;古文学派则注重文字训诂,考订制度、名物。

西汉今文学家大多数政治上有势力,今文《尚书》长期立于学官,今文学派始终处于统治地位。

西汉末年,刘歆提倡古文《尚书》,又经杜林、贾逵、马融等著名学者相继努力,在东汉终于确立了古文《尚书》学在学术界的优势。东汉末年,马融、郑玄兼通今文和古文《尚书》,替古文《尚书》作了注解。他们以渊博的学识,以及当时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实现了今、古文《尚书》学的统一。他们的注解流行以后,其他各家的注解就逐渐消失了。

然而,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11年),宫廷焚书,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zé)向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现今流传的《尚书》,全都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由于梅赜献书时没有说明其来源,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来历蹊跷,后人便怀疑它的真实性,因而他所献之书的“血统”有了问题,所以他所传的本子又叫伪《孔传》。伪《孔传》的作者至今仍是一个谜。

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所献《尚书》产生疑问。清代学者阎若璩(qú)还专门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系统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现存的古文《尚书》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它们是学者们把古籍中引用《尚书》的资料汇集起来,增补而成。


(清华简—筮法


2008年7月,清华大学自香港抢救回一批楚简,内容多为经、史一类典籍,被称为“清华简”。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发布。成果之一就是重现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主持人李学勤教授说,近年来有学者试图为伪古文《尚书》翻案,但此次出土真本,可证明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一定是伪作,其他篇目也可能是伪作。这又一次充分证明了伏生传尚书的贡献是多么巨大。

 

《尚书》是本什么书

 

相传《尚书》是孔子编定的。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据说有3000篇之多。孔子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一部分,用于教授学生,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历史记载,又是道德规范,还是公文经典。



《尚书》原来就称“书”,后代才称“尚书”。《尚书》的“尚”义同“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其基本内容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是中国最早的公文汇编。后来《尚书》成了经书,又称《书经》。

按其体例,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1.典,主要记载古代典章制度。《尧典》《舜典》《禹典》《洪范》《吕刑》《周官》等都属于这一类。

2.训诰,主要是训诫诰令,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祈神的祷告。这一类篇目较多,是《尚书》的主体部分。《虞书》的《皋陶(gāoyáo)谟》、《商书》的《盘庚》《高宗肜(róng)日》《西伯戡黎》、《周书》的《金縢》《大诰》《多士》《召诰》《君奭(shì)》《顾命》等篇都是“训诰”体。

3.誓,主要是君王诸侯的誓众词。《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诸篇都属这一类。

4.命,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者赏赐诸侯的册命。《君陈》《毕命》《君牙》《冏命》《文侯之命》等篇都是这一类。

《尚书》记录了距今四千年至二千六百多年间虞、夏、商、周的典、训、诰、誓、命,涉及政治、思想、宗教、哲学、法律、地理、历法、军事等领域,范围很广,为《左传》《史记》等史书的写作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可缺少的历史文献。

《尚书》被儒家奉为五经之首,自汉代立为学官以来,备受尊崇,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教科书。《尚书》的核心思想是“敬天”“明德”“慎罚”“保民”,帝王将相以《书》安邦定国,工商士民以《书》修身待物。我们要了解和研究封建社会,也应该阅读《尚书》,利用《尚书》丰富的史料及其道德资源。

《尚书》不仅是文告、会议记录等应用文体的滥觞,还开辟了古代散文创作的先河。《尚书》记言叙事,摹声绘色,生动形象,不少篇章已出现很成熟的辞格。譬如《梓材》连用种地、建房、作器三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理作比喻,说明创业和守成的关系,自然贴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周书》各篇大多讲究章法结构,例如《无逸》《顾命》,条理非常清晰,历代散文家十分重视。《尚书》为后世散文创作奠定了基础。

《尚书》还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资料,特别是今文中那些经过考定的真实文献,反映了殷周时代的语言特点。例如《尚书》中的词语古奥,多用雅言,很少运用表示语法关系和语势语气的句末语助词,等等。这些独特的语言现象,对于研究汉语史很有帮助。

《尚书》对于金文学、甲骨学、古器物学和考古学的作用,也很重要。可以说,不凭借《尚书》,有些金文和甲骨文就无法解释,有些考古发现和古器物就无法论定确切的年代。

总之,《尚书》是我国最重要的古典文献之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尚书》的重要作用,文史工作者应当认真阅读《尚书》。

 

功垂千秋

 

伏生传《尚书》的意义在于,他为我们留下了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如果《尚书》失传,则上古史全无文字佐证,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虞、夏、商、周就全成了“传说”,我们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真实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挑战。所以后人评伏生传《尚书》之功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因而伏生又被人称作“尚书再造”。

唐代颜师古《汉书注》评论:“经非伏生作,似与邹平无涉。然当汉文之世传尚书者,惟伏生一人耳。且古文尚书出自孔壁,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倘无伏生书,则孔壁古文虽出,安国将不能读,此经亦永绝矣”。

清代诗人张实居有一组诗叫《山中述事》,其中的第一首就是咏伏生的,歌颂伏生传《尚书》的历史功绩:“能使唐虞三代存,重从舌上辟乾坤。泮宫俎豆今千古,翻幸秦火虐焰燔。”

伏生的影响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汉武帝时,朝廷设了一种职务,叫“五经博士”。五经博士负责把诗、书、易、礼、春秋当作经典来教授给别人。当时在朝廷里,每经只设一个博士。到西汉末年,有所增加,但数量也不是很多,因此说五经博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职。唐代,儒家传统又进一步得到恢复。唐太宗贞观21年(公元647年),把伏生配享孔庙。当时唐太宗下诏:“以伏生配享孔子庙庭”。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封伏生为“乘氏伯”,伏生的历史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宋元时期,在邹平,也就是伏生的故里,给伏生建造了祠和墓。建祠之后,就要求州、县官员,到地方上任的时候,都要到伏生祠去拜祭。由此,伏生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过去邹平对伏生有一个称呼,叫“伏圣人”,就是因为伏生跟着(孔)圣人一起供大家参拜祭祀,所以也就把他称作“圣人”了。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为了更好地供奉伏生,更好地保护伏生祠,朝廷设了奉祀生。当时选了伏生的六十一世孙伏永芳作为“奉祀生”,并由官府置奉祀田80亩。奉祀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庙中奔走执事及先贤先儒祠墓的祭祀。奉祀生是挑选圣贤后裔俊秀的子孙充补的。其程序是从圣贤后人里边择其杰出者,由礼部命题,让省、县来主持考试,最后经过礼部审查注册,直接任命,规格是很高的。

乾隆十一年(1746年),伏生的六十二世孙伏中兴任奉祀生。嘉庆元年(1796年),山东巡抚兼山东学政,通过查访伏氏后裔,想把伏中兴立为五经博士,但这时伏中兴已经老迈,没有立成。后来他就举荐了六十五世孙伏继祖,于嘉庆十年(1806年)被恩准为五经博士。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五经博士。因为这个时候,五经博士这个职务,在整个朝廷都没有了,只有伏生的后裔担任了最后的几届五经博士。

民国三年,奉祀生改称“奉祀官”。最后一位奉祀官是伏生的第六十九世孙伏嘉祥(字伯言)。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寇进攻邹平、长山,廖容标、马耀南等举行黑铁山起义,组建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伏伯言带上自己的手枪和油印机参军,一时被誉为“圣人参军”。伏生祠的官方奉祀也就从此结束了。解放后,伏伯言曾任浙江省粮食局局长、交通厅副厅长等职。1992年6月病逝。

 

伏生祠故事

 

伏生祠墓,位于韩店镇苏家村西首。祀汉博士伏生。伏生祠建于宋代,后因祠建墓,为衣冠冢。历代多次重修,规模渐大。元至正十五年,县尹陈野仙在此建伏生书院,为当地培养了不少人才。

据道光《邹平县志》记载,伏生祠前立有石碑数通,其中有晁错亲书小篆汉碑一块。最后一次大修是清嘉庆年间,占地5亩有余,增修大门、祭厅、东西厢房和大殿共计30余间。


韩店镇苏家村伏生祠大殿遗址。王忠修摄影


新修的伏生祠殿堂高耸,内外碑石林立。李文耕题写的“伏生祠”横匾,悬挂于大殿正中。厅房上方挂有“经学渊源”四个大字,大殿内前后顶梁柱上,分挂有两副对联:“白头秦博士,青史汉儒林。”“道备六经宏圣统,天遗一老作功臣。”大殿正中,立有三米多高的伏生像,其东侧为伏姑(羲娥)塑像。晁错像原立于伏姑像侧,后恐人误解晁错与羲娥为夫妻,遂把晁错像移出,在大殿西前侧,加盖了“晁太常祠”。

伏生祠鼎盛时期,朝廷封地40余亩,免除一切皇粮国税,作为伏姓后代祭祀费用的来源。伏生后人做“奉祀生”,民国后称“奉祀官”。

每年二、八月十五,当地官员、士绅及伏氏后人都要来到伏生祠,按尊卑长幼列队,三跪九叩进行祭拜,声势庄严浩大。平时百姓官员、文人雅士也常常来祭拜。

伏生祠的存在,也带给这个村落别样的风俗。据传六月六是伏姑(羲娥)的生日,伏氏家族的女性后代,每人要为伏姑做一双鞋,拿到祭堂里烧掉。旧时村民办红白喜事摆宴席,杯盘盏碟不够用,经常要到伏生祠借“窑货”(碗碟),因此还产生了一句民谚:“伏生祠里的窑货——借不完”。伏生祠人气之兴旺可见一斑。


伏生墓遗址前的赑屃


伏生祠墓至新中国成立时尚保存完整,“文化大革命”时期祠堂被毁,但遗迹留存尚完整,现存大殿基石、柱基、西偏房的残墙及西厢房两间、石狮两尊。

王渔洋《伏生祠》诗:“祖龙枉以吏为师,牵犬东门笑相斯。转盼阿房化焦土,千秋人拜伏生祠。”

据说伏生祠的恢复已在计划中,我们期待着。

 

作者简介:

王忠修,1955年11月生。山东邹平人,地方文化学者。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常务理事,邹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邹平诗词协会名誉主席。多年来致力于语言教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有多种论著出版或发表。主要论著:《普通话语音训练》《邹平方言志》《普通话简明教程》《邹平人怎样学习普通话》《萧亭诗选》《秋岩诗集校注》《邹平师范学校暨鲁中职业学院校史》《陈仲子研究资料集》《邹平历史人物》《山东长白山志》《邹平山水名胜诗选》《邹平风景名胜》《邹平地名故事》等。


copyright
责任编辑:王光磊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