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景晓村与《渤海文化》 ——纪念景晓村同志逝世25周年

2019-03-01 12:30:31 刘晓焕 李强 0

近日偶翻《历城报》刊载长篇连载郭永顺《历城人民的优秀儿子——景晓村》一文,颇有一些感慨。想起前些年曾于书市淘得一册距今72年前的渤海老解放区《渤海文化》杂志(创刊号),2019年又恰逢景晓村逝世25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渤海文化》创刊号封面)


《渤海文化》1947年元旦创刊,月刊,铅印,16开本,42个页码,渤海文化社出版,渤海新华书店发行,定价每册30元(当为渤海币——笔者)。封面“渤海文化·创刊号”七字,字体硕大,十分醒目;中间主图案为9只手臂,各持一喷壶,在浇灌一朵小花,其寓意恰为下面一条口号所示——“在人民大众的爱护之下,渤海文化的幼芽,将要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得要为这封面插图的设计者、当年活跃在渤海区文化出版战线上的战士王幹称颂不已:在那样艰苦的年代,设计出如此传神入画、大气磅礴的图案!封底刊有“恭贺新禧”四字,四字之下则为如下字样:“迎接1947年,我们要艰苦奋斗,紧张工作,(为)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收复一切失地而努力!渤海新华书店同人敬祝”。

创刊号主要篇目有:《代发刊词》(陈放),《再接再厉继续为和平民主而斗争》(景晓村),《关于土地改革》(王卓如),《各国共产党发展介绍》(里昂),《尹大娘的回忆》(燕汉民),诗歌《守住和平的城市村庄》(吴化学),漫画《这是为什么》《蒋介石夫妇在西安》(澄之),《济南杂闻》(杨云)及《我在大后方的生活》(邓毅)等。另外,尚有单独一页,则刊载时任渤海区参议会议长的李植庭题词手迹:“渤海文化创刊,象征着渤海区的文化,将由生长而发展而壮大,使全区人民在文化上翻身解放创造个新局面。”

时任渤海区党委宣传部长的陈放在《代发刊词》中开门见山地指出:“经过近半年的磋商、活动、筹备,渤海文化终于在今天和大家见面了。新年新事,在我区来说,该是一件可喜的事。许久以来,大家都感到有出刊一个综合性刊物的必要,感到我区太缺乏由自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食粮,感到很需要在报纸之外,能有这么一个反映全区斗争而为群众服务的刊物出现……自反攻以来似乎更明显些了,地区大了,情况复杂了,各战略区联系通开了,因而本区的同志问、过路的干部问、知识青年问、文化人士问、各邻区的同志也问(要交换)……”


(景晓村在创刊号上发表《再接再厉继续为和平民主而斗争》一文)


时任渤海区党委书记的景晓村《再接再厉继续为和平民主而斗争》一文约2000字,更是从全国解放战争发展的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大局,概述了全区所面临的主要工作:“1946年随着大时代的巨流过去了。1947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人类的眼前,我们乘此回顾一下1946年的工作和展望,1947年的斗争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当渤海文化于此时创刊,因而就算庆祝全区同志新年健康、及渤海文化创刊的一件小小的礼物吧!1946年虽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年,而这一年仍是斗争极为尖锐和复杂的,全国的局势由战争转入和平,又由和平转入战争;我区1945年12月31日消灭禹城车站拒降之敌,即成为停战令前最后的一次战斗……1947年必须用大力贯彻以下几项工作:继续完成土地改革……建设强大的武装,积极准备反攻……加强作战,主力部队主动的向敌人开展攻势,坚决打击敌人的进犯……开展生产节约运动,保证充分的财力、物力支援战争”。

景晓村(1917—1994),原名景慕达,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南宅科村人。其父景有忠为老教育工作者,1943年受党组织派遣,在章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先后担任县教育科长、县参议长等。景晓村兄弟三人(慕达、慕逵、慕逞),均幼承父教,有较好的天赋和文化素质。1933年暑假,景晓村以优异成绩高小毕业,旋考入山东济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接受了先进思想,与同学编辑《求生》《齐鲁先锋》等进步刊物,揭露统治者腐败无能,以致丧权辱国。

1935年10月,由赵健民介绍,景晓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即任济南乡师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七七事变”后,景晓村即专门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在济南、泰安等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参与组织全省抗日武装的建立。

1938年1月,在泰安参加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由他担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后又担任第一团政委、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兼青年部长等职。1938年8月,景晓村任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此间,他与司令员刘涌等同志,率二支队指战员,多次重创顽军“刘黑七”(刘桂棠),争取了当地部分武装,开辟了滨海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景晓村任清河特委书记、地委书记、清河军分区政委;1940年10月,任中共清河区党委书记,清河军区政委。其间,他先后与马耀南、杨国夫等同志,领导清河区的广大军民,积极开展抗日斗争,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进攻,巩固、扩大了清河抗日根据地。

1944年1月,根据形势需要,上级决定: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成立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渤海区渤海军区,下辖6个地委6个军分区。景晓村被任命为中共渤海区党委书记、渤海军区政委。——这时他仅27岁。在整个山东老解放区中,当年他是屈指可数、能够独当一面、年轻有为的干部之一。


(景晓村与部分渤海区党委负责同志合影)


新成立的渤海区,西靠津浦铁路,东临渤海,北与天津接壤,南接胶济铁路西段,包括40余个县、市,900多万人口(1944年统计),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是我党开展建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了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的成功范例,在解放战争中一度成为整个华东的后方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5月,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通知,中共渤海区党委、渤海行政公署相继撤销。

景晓村担任渤海区党委书记、渤海军区政委以后,与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等同志相互配合,指挥部队进行了夏季攻势,成功策反了寿光“灭共建国军”1600人,继攻克利津县城后,又攻克乐陵、临邑、南皮3座县城,巩固和扩大了解放区,加强了渤海区与胶东区、鲁中区的联系。他是渤海老解放区最初的创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景晓村受命任山东人民抗日反攻第四前线指挥部政委,与杨国夫、袁也烈等同志指挥部队,先后解放了渤海区内的30余座县城。解放战争时期,他还参与组建了华野十纵队并担任政委,领导渤海区军民开展剿匪、减租、支前、土改、大生产运动,使渤海区成为支援解放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先后有5000多名干部随我解放大军南下,18万子弟参军、参战,82万民工支前,补充华东野战军7600多人。他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所贡献众目昭彰。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是年10月8日,中共渤海区党委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精神,也在阳信县曹集区李家桥召开了渤海区土改整党会议,中共华东局副书记邓子恢出席。从10月20日开始,大会主席团突然改组,渤海区党委书记景晓村等人竟被排除在主席团之外,随后被撤销渤海区党委、渤海军区的一切职务,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受到不公正待遇达30年之久。——直到1984年3月,中共中央同意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景晓村、李人凤、王卓如、李震等人申诉案件的复议报告》,认为当年对景晓村等人的批判和处理是完全错误的,应予以纠正。

1958年,景晓村始被任命为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后又改任国家一机部四局局长等职。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景晓村奉命筹建四川重型机械厂。由于他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敢讲真话作风,结果被戴上右倾帽子。“文革”中,景晓村又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打成“走资派”“山东渤海兵团”的后台,关进“牛棚”,后进“五七干校”劳动三年。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压在景晓村头上的3次历史冤案才得以彻底平反。1979年后,景晓村曾担任国家农机部第一副部长等职,于1983年退居二线。同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此后,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协助中共山东省委组织编写了原鲁东南、清河地委、渤海区党委、渤海军区、八路军二、三支队等党史、军史。

1994年8月9日,景晓村在北京逝世。他夫人王梦林和子女遵其遗嘱,将其多年积蓄的5万元捐赠给济南历城区彩石宅科小学,作为奖学金,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同年9月1日,《人民日报》对他的逝世及捐赠事迹做了专门报道。

《渤海文化》作为当年渤海老解放区惟一一份综合性杂志,创刊时曾经轰轰烈烈,各方人士期待多多,但它究竟出版了多少期,目前来看扑朔迷离。经查阅《山东省志·出版志》(199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一版一印)的记载,只看到如下简略介绍:“《渤海文化》月刊,主编张明,1947年1月在渤海创刊,停刊时间不详。”即使在早期刊行的《山东出版志资料》(第二辑·1985年出版)一书中,所刊《渤海新华书店出版的部分图书目录》一文,也仅提到“《渤海文化》每期印量2000册”。创刊时曾经轰轰烈烈,风光无限,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相当重视,缘何终刊时却悄无声息?现在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当年正值战争年代,局势千变万化,各方面转换节奏非常之快,非今天的人们所能想象得出来的;二是恐怕也与渤海区主要领导人如景晓村等人的被撤换有关系。比较幸运的是,笔者曾看到过该刊的第二期。那是在2002年,在济南诚通文化市场,笔者曾看到有人拿着该刊创刊号及第二期在兜售,惟要价太高,有心无力。——但毕竟还是见到了该刊的第二期,亦算饱过眼福了。

能够得到这珍贵的《渤海文化》(创刊号)还真有点故事。1998年,笔者逛完济南中山公园书市后,又直奔英雄山文化市场淘书。在英雄山文化市场,遇到了在泰安开旧书店专程来济南为某书友送“书”的张某,彼此相熟。看到他手中的《渤海文化》杂志(创刊号)后,笔者即怦然心动,必欲置之囊中而后快。但张某称,此刊是答应书友才拿来的,恐遭人“失信”诟言。笔者曰:你约他,他未到,是他爽约,责任并不在你。这样吧,我按你说好的价格购买,也不再讨价还价了,好吧?幸亏那年月我们都没有手机,终经这一番软缠硬磨,该刊转至笔者手中。因该刊极其稀有,弥足珍贵,故从不轻易拿来示人。因为毕竟这是72年前渤海老解放区的第一份综合性刊物,毕竟它承载着全区党政军民、包括景晓村同志在内的殷殷深情。此为淘书轶事,权题外话而已。


copyright
责任编辑:王光磊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