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台孙家:或由河北枣强迁来,族子曾编修《蒲台县志》

2017-01-08 00:00:00 0

徜徉在蒲湖风景区,微风拂面,碧波荡漾,绿树掩仰,宛如仙境有多少人知道,就在这水库底下,竟然埋藏着一座千年文明古城——蒲台。

我很为蒲台县感到惋惜。这里本是大清河沿岸的富裕之乡,因为自然原因,特别是黄河的变迁,这里成了盐碱涝洼地,在清朝末年是最末等的县;因为人为的原因,这里裁撤分合,屡经变迁,至今,其原辖区已分属于淄博市、东营市和滨州市,其主体在滨州,又分属于高新区、滨城区和博兴县。


相传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来,孙家一门出了四五名贡生


根据蒲台孙家的家谱记载,相传,孙家的先人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居山东的。孙家兄弟三人,一人落户在青州米河桥,一人落户在青州仓上,一人落户在蒲台县城北街。其中,米河桥一支人口众多,人才济济,而青州仓上则相对人口较少,蒲台的一支则成为当地著名的名门大族。


A3ScKPYGiS.jpg

民国二十七年蒲台孙氏族谱


清朝晚期,孙家一度兴旺,在人才并不出众的蒲台县城内,他们一家产生了四五名贡生。在《蒲台县志》中有传记的人物有孙琮、孙洙、孙嘉桐、孙嘉梅。

孙琮,主要生活在乾隆年间。当时,蒲台城北的金星庙内有土地5亩,部分长者商议设立一所义学,苦于资金不足,孙琮慷慨解囊,帮助建立了义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当地发生饥荒,孙琮主动设立粥场,赈济灾民。他又出资雇佣人员,掩埋饥寒而亡的流浪者,使他们入土为安。

孙洙,字岱源贡生孙叔梓的叔父。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出生,道光三十年(1850年)去世。他幼年时,孙琮的儿子未娶而亡,过继给孙琮为孙。孙洙仗义疏财,独自承担了县城文庙的修缮任务。因为生父母比较贫困,孙洙就主动担当起养老送终的责任,连他的两个弟弟也一并照顾。

孙嘉桐,贡生。孙嘉梅,贡生。


孙叔梓主持续修《孙氏家谱》


孙氏落户蒲台后,一直没有修家谱,直到道光年间,家族中的长者才开始奔走联络,可惜没有完成。

咸丰六年(1856年)夏天,因为黄河夺大清河之后,蒲台形势开始变得日渐严峻起来,随时有被大水淹没的危险同时,时局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在太平军北伐的影响下,当地社会治安异常混乱。

族中长者与孙叔梓达成一致意见,认为:“世乱,族牒宜修,盖恐大变猝至,则父子兄弟流离逃散,骨肉秦越。有族牒在,则居者可藏而守,出者可载而行,虽天各一方,而世系可恃以不紊也。”

事过一年,形势更加严峻,孙叔梓在族谱的序言中感叹说:“河水之横溢如故也,而兵燹之逼近,弥迩也。”因此,他果断地挑起续修家谱的重担,后又因杂事繁忙,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外出教书谋生。

同治四年(1865年)底,他到外地教学回家,“乃邀请诸昆弟及众子侄辈,叙其所见所闻,订为一帧,以成吾先人数十年未就之业”由孙叔梓的家谱序言,我们能够感到续修家谱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竟然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孙叔梓参与编修《蒲台县志》


孙叔梓,字豫章贡生。道光三年(1823年)出生,光绪十七年(1891年)去世。

光绪十六年,蒲台县重修县志,应知县的邀请,孙叔梓担任纂修兼著作员并作序。

历史上,蒲台县有两部县志传世,一部是乾隆版,一部就是孙叔梓参与编修的光绪版,是研究蒲台县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该部县志分26个部类,依次是:星野、疆域、城池、坛所、庙宇、宦署、官吏、户口、土田、征赋、仓廒、学校、义地、桥梁、堤防、会期、集期、风俗、坊表、宦迹、科第、仕宦、人物、艺文、异闻、灾异。


Tb8s5fSSDE.jpg

作者(左)到孙氏族人孙建中家里查阅家谱,与主人夫妇合影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侯玉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