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冯玉祥的参谋、故乡是齐东县(今邹平县)麻姑堂村的孟昭进看到国民党军队抗战不力,山河破碎,决心回乡组织民众,保卫家乡。他当面向冯玉祥请辞,得到了冯先生的赞赏并赠送四十块大洋。经过徐州、济南,11月底,孟昭进回到家乡麻姑堂村。
(冯玉祥在向部队讲话,来源网络)
回到故乡后,孟昭进马不停蹄,多方奔走呼吁,他不仅拜访了齐东县长,还逐一拜访了齐东县的所有6个区长,联络了当地有影响的士绅和知识分子,得到了家乡父老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本村同学、共产党员王次方的支持和帮助。
1937年12月23日,日军从惠民县城出发,夜间渡过黄河,迅速占领齐东县城,国民党政府望风而逃,社会混乱。以孟昭进、王次方为首的爱国人士冒着严寒,发动群众,搜集枪支弹药,分片召开会议,准备成立抗日队伍。
(孟昭进,来源网络)
1938年3月1日,孟昭进等人在齐东县洛庄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成立“中国民众抗日义勇军”,会议公推孟昭进为司令。义勇军下辖4个支队,即4个团,合计1000余人,另有警卫大队,官兵以孟昭进的本村人为主,是保卫司令部的最有战斗力的队伍。至6月,义勇军陆续收编了周边济阳、章丘、商河、邹平、青城等地的武装,队伍超过万人规模。7月底,孟昭进寻求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决定将义勇军改编为“六十九军先遣第二梯队”,孟昭进任司令、少将军衔,但对外仍称义勇军。
义勇军以打击日军,保卫家乡为己任,屡次出击,最著名的就是“八·一三”济南战役。1938年8月13日,按照预定方案,义勇军向济南日军发起进攻,其中一部400余人攻东关,一部400余人扑南关,一部1400余人奔商埠,一部2000余人负责截击可能由飞机场向济南市区增援的敌人。孟昭进则亲自率领工兵营、警卫一营、警卫二营近千人,进驻千佛山一带,作为预备队,其他各部负责破坏铁路、后勤运输等工作,直接参战兵力超过5000人。
战斗中午打响,当晚占领西门大街、商埠以南地带,第二天,义勇军坚守南关、西关阵地,与日军形成拉锯战,第三天,日军增援,义勇军被迫撤出。此战,义勇军阵亡70余人,伤400余人。
1938年10月,“六十九军先遣第二梯队”改编为第十军团暂编第一师,属于乙等师。1938年11月底,第十军团调往河北,暂编第一师随行,出发的有韩俊夫、韩文斋、张复乾、李德昌、李昆山5个团和辛建涛、王德五、江兆鸣、王乐之4个独立营及师部的八大处等,余部留在家乡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授予的保安番号继续抗战,如韩希程的保安第九旅、翟玉蔚的保安第十旅等。
孟昭进决定带领部队调往河北,直接造成了这支抗日队伍的垮台命运。首先是部分士兵本来就不愿意离开家乡,其次是队伍开到商河时遭到日军袭击,大部分士兵对北上失去信心而逃回家乡。
由上述资料,我们得知,孟昭进部抗日义勇军编成第十军团的一个乙等师时,全军辖2个旅,每旅3个团,另加1个补充团,合计7个团;每团辖3个营,另有5个独立营,合计26个营;每营辖4个连,合计104个连,每连130人,合计13520人,另外有司令部机关以及后勤部门,人员超过1.4万人。孟昭进部开往河北的部队是5个团又4个独立营,合计76个连,9800余人,加上后勤机关,人员超过万人。
扒着门缝看历史,得到上述数据,一个回乡的名流人士,登高一呼,不到半年时间就拉起超过万人的抗战队伍,颇有五味杂陈之感。
第一,民心可用。多么好的民心啊!多么好的百姓啊!只要有人出头,在爱国、保卫家乡的口号下,呼啦啦,万余人的队伍就拉起来了。
第二,百姓素质堪用。从1931年开始,在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支持下,梁漱溟在邹平县推行乡村建设,带动并影响全山东,民众广受教育,参加乡农学校,农闲时节进行武装训练,平时组织民团,联庄自卫,百姓们拿起枪就是战士。
第三,百姓实力能用。孟昭进能拉起队伍,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力,他的家乡麻姑堂村,仅他们孟姓就有一百多条枪。我的天啊,历史原来是这样的。
侯玉杰
2016年12月11日,星期日
虽然是晴天,依旧不见太阳。昨天晚上,在家里写好了稿子,不敢耽搁,一大早就急匆匆往办公室赶,不到八点就打字整理,趁着对手稿的熟悉,抓紧时间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