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格平的名医兄长刘济安

2017-09-02 23:21:33 郑书翰 0

熟悉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人一定对刘格平同志的传奇人生不陌生。刘格平出生于一个回族地主家庭,早年加入直系军阀李纯的部队,在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9月组织成立了天津津南党组织,是我党天津市委的创建者与核心领导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刘格平历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民委党委书记、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山西省副省长等职。


(刘格平,来源网络)


大家知道,这样一位彪炳史册的功勋人物有一位不如他知名,但同样了不起的兄长这位兄长在弟弟参加革命之后一人担起了全家的重担,全力支持弟弟的革命事业这位兄长就是刘济安,曾在惠民地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工作,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知名的中医医生。

 

主动抚养刘格平的子女,全力支持弟弟的革命事业

 

刘济安年长刘格平五岁,于1899年出生于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的一个回族家庭。他自幼聪颖,读了私塾,后又与弟弟刘格平一起考到天津某中学就读。


(刘济安)


来到天津以后,刘格平逐渐受到革命大潮的影响而投身革命作为兄长的刘济安主动抚养刘格平子女,全力支持弟弟的革命事业1934年4月,刘格平在领导庆云县罢河工斗争中被捕,过了长达十年的狱中生活。在弟弟被捕入狱期间,刘济安一面操持家务,一面想方设法营救弟出狱

虽然刘济安与弟弟选择的道路不同,但们救国济民的心情是一样的。他深恶旧中国之黑暗,向往中华民族之光明未来目睹国民灾难,痛心疾首为疗救民众之疾苦,强壮体魄,以救国家,遂立志学医,博览医籍,拜师访友,探求医理。

 

考入天津新医学校献身医学事业,曾任惠民县政协副主席

 

刘格平同志投身革命是为了治疗这个社会的疾病,刘济安献身医学是切实解决人身上的病从这一点讲,兄弟二人的人生境界没有高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志愿没有区别。

刘济安于1929年考入天津新学校,攻读四年,取得优异成绩1932年毕业后,在天津义务行医,时常在病人家彻夜救治,赢得了民众佳许。

1944年移居沦州行医1949年来渤海区,先后在惠民专署实业公司光华药房任医生,在惠民专署实业公司中西药房1951年)、惠民县供销社药材部1954年任医生1956年惠民中心医院中医科任中医师

于业务之外,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被选为惠民县政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医学会会员、科普协会会员。

 

整理编写《熟悉中医伤寒论》《中医验方秘方》,自制“胃药”“蛔厥汤”疗效显著

 

刘济安一生致力于祖国医学事业,谦虚好学,勤奋不倦读书甚广他常常是白天医病,夜晚读书,几十年如一日,研读了大量中医著作。他《伤寒论》研究心得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整理编写了《熟悉中医伤寒论》一书同时还搜集整理了大量中医验方、秘方,著成《中医验方秘方》,可惜这些书“文中散佚。

刘济安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诊治疾病一丝不苟。他在惠民中心医院期间,集数年经验研制出中成药“胃药”,主治胃脘作痛消化不良嘈杂吞酸,或不能食过热过冷食物,或恶心呕吐等症,疗效甚佳,广受群众好评

常说“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他一生致力于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诊治,对肠胃病、妇科病、肺结核、小儿百日咳、眼睛内外障等病,积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如自制的“蛔厥汤”(乌梅一两、苦楝皮八钱、使君子三钱、云花二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香附三钱、枳壳三钱,干姜二钱),患者服一剂症状减轻,服两剂痊愈。

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有一定造诣。1955刘济安先后担任各种中医进修班、培训班以及惠民医士学校的中医教学工作。

刘济安医德深受群众赞扬,他一生遵从“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柔和,无自妄尊,不可矫饰,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的行医原则

他待病人态度和蔼,诊疗用心,效果显著,慕名求者甚多。无论班上班下、过年过节,病人络绎不绝。他亦是有求必医,医必精心,从不厌弃。他说:“人不能因节假日无病,有求者必有病痛我为之解除疾苦乃最大快事。

他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直到去世的那天,仍全日上班,诊病30余人次,当夜溘然长逝。

这样一位对家庭有担当,对人民贡献的人物,不亚于他的弟弟刘格平,也应该一并载入史册,让后来人有所感动有所有所学习。

 

附记:最近这段时间,我所创办的黄河社区中医馆联合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按摩中心一起成立了该中心的黄河社区服务站,志愿办一家能够利用中医特色疗法切实解决社区群众问题的中医外治疗法推广基地。这是我多年的愿望,饱含着我对中医药的感情,也希望能用我的这一点光和热给大家带去一点实在的益处。

诸事初创,杂务较多,实在影响了“杏林史话”专栏的更新速度。请诸位读者原谅,也请诸位读者放心,我一定会坚持把这个专栏写下去,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医药的历史记述贡献我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这也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情怀。撰写过程中,也希望诸位师长前辈能够给予批评教正。

 

学生:郑书翰

2017年9月1日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