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一封家书见证爷爷的“三不”家训

2018-05-21 08:05:02 徐沛琦 0

我书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封信,密密麻麻的小字写在印有“196  年 月 日”字样的信纸上,共两页,纸又薄又脆,已经发黄且卷边儿,深深的折痕使字迹有些模糊,第二页空白处还有铅笔胡乱涂抹的几道划痕,显然是孩子淘气留下的。从最后面标注的那行字推测,这封信写于1968年5月。

信是爷爷写给穆童心叔叔的。穆叔叔和爸爸是同学,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中学青春时光,后来叔叔当了老师,成了当地著名画家,爸爸则跟随爷爷“闯关东”,在东北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1985年迁回无棣,才得以与穆叔叔相见。爸爸去世后,我和姐姐、妹妹去穆叔叔家时,他把保管了几十年的家书交到我手中,我才看到了爷爷的亲笔信。

爷爷名叫徐廷璧,年轻时当过兵,在冯玉祥部队参加过五原誓师,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涤尘”,当过教师,1960年定居于辽宁省一个小山村,1975年病逝。爷爷去世时,我才六岁,对爷爷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解放初期,爷爷在老家担任过剿匪队长,为此老爷爷遭土匪绑架被割下半只耳朵,爷爷单枪匹马闯麻大湖匪巢救出老爷爷的传奇故事,是我从东北回到无棣听村里老人们说起才知道的。

这封信就像一台时光机,带我穿越漫长的岁月,如此真切地走近爷爷,仿佛看到一个怡然自乐的老教师在娓娓讲述他的乡居生活,分享他的教育成果。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这封写给穆叔叔的信共两页:第一页,向穆叔叔详细地介绍了他远在辽宁的家的情况,包括周边环境的具体方位,他亲手种植的花木生长状况,并且满怀文人雅兴地附上自己写的几首咏物诗;第二页则跟穆叔叔说起一岁半的孙女——我的姐姐沁玮,正好与穆叔叔的儿子同龄,从而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想不到爷爷与爸爸的同学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在谈到孩子教育问题时,爷爷提出的“教育的三不”让我眼前一亮:从小爸爸和妈妈对我们姐弟四个说得最多、要求最严格的就是这“三不”,那真是耳提面命,不厌其烦。现在,终于知道我家的家训源于何处了!

现将家书第二页有关内容整理如下:

……沁玮差不多的大,就动态判断,虽不是十分聪明,也绝非很鲁钝。对于她的教育就得从此开始。我杜撰了教育的“三不”:就是不骂人,不诳人,不偷人。若不让她骂人,就得不骂她。大人若骂孩子,就是教她。为父母的互相骂玩的时候,也别让孩子听着。不诳就是别诳她。例如,孩子哭了,大人无法制止,就说:“你不要哭,我等会给你买糖吃,还给你做件花袄。”这就是叫她也诳。偷人是从爱上产生的。她见到别的孩子有件玩具,她喜爱,自己没有,她就许产生偷心。若遇这样的情况就马上给她解决。她爱自己的就不爱人家的了。再就是不要哧吓她。例如说“快别哭了,来了个猴子吃你”或者“不要玩去,人家打”,这就是培养她恐惧心。这些方法我在大孙女晓翔(我大伯家的——编者注)身上试过,很有效力;现在对沁玮还是那样做的,也有效力。现在她有个很明显的一个毛病,她手里拿着食物或玩物,若有说“你的东西给我吧”,她立刻向背后一藏。我用大力量给她改正。我说是大概,做起来很细微,得处处留心,发现一点毛病急速取缔,别叫她养成习惯。就这些都是我想到的,是否合适还得试试看。

爷爷这封信尽管文字表达不是十分流畅,但并不影响我对爷爷的敬意:在教育孩子方面,爷爷竟会如此用心!传说中他可是个大大咧咧什么家务也不做的人啊!不骂人,不诳人,不偷人,从小听得最多的这“三不”家训,原来出自这里!

爷爷用来教育姐姐,爸爸又用来教育我和妹妹弟弟……在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说脏话骂人是家常便饭,唯独我家大人不说脏话,孩子不会骂人,反倒显得另类。

现在,我们姐弟四个分别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把这种良好的教养和诚实的作风也带到各自的家庭,孩子们也都视不骂人、不诳人、不偷人为理所当然。这样的家风会怎能不代代相传呢?

(作者单位:无棣县文联)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