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赐“黄马褂”的清代御医姜笠村

2017-07-19 21:07:50 0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省首次修志撰写的《山东中医药志》中,祖籍滨州、清朝光绪年间的御医姜笠村算得上是一个重磅人物。据不完全统计,在黄河三角洲医学史中,有确切记载的为当朝皇帝诊治过疾病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宋太宗时期的赵自化(祖籍惠民),一位就是姜笠村。

姜笠村生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字依圃(一说仪圃),海丰乡程家庄(今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镇程家庄)人,同治年间庠生。

姜笠村小时即聪慧过人,但是不幸少年失怙,与兄长一起学习,共同侍奉母亲。生活的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弱冠后,他慨然立志学医,济世活人,后赴京都执诊于太医院。

很多人的印象中,太医院是皇家的私人诊所,里面的也都是皇家的私人医生,并没有别的职能。事实上,这样理解不准确。在明清时期,太医院不仅是为皇家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更是负责当时医事管理、医学教育的机构,可以说太医院是当时国家公立最高医学学府,能到这里来学医可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清代太医院教科书《医宗金鉴》)


根据《中国医学史》教材中的讲述,在明清两朝太医院内学习的学生需要经过地方挑选或医官报送才能进京就读。清朝乾隆年间太医院院使吴谦编著了一套包含中医内外妇儿诸科的教科书——《医宗金鉴》,此后该书成为太医院学生的科班教材。在太医院需学习三年经考核通过后才能成为医士,若不合格则黜为庶民。由此可见入太医院学习之难,就不要说在太医院工作并为皇家看病了,姜笠村能选入太医院供职,可见他当时的社会威望与临床水平。

姜笠村的临床功夫究竟有多高?据《惠民地区卫生志》记载,姜笠村为光绪帝医病而愈,受赐予黄马褂一件”。这可是黄三角医学史上一件很光荣的事件。


(“黄马褂”)


如果说姜笠村的医生生涯到这里就达到高峰的话,那么就太委屈这位直至暮年仍为乡里乡亲看病的“人民好医生”了。1895年,67岁的姜笠村从北京返回家乡惠民县。

回家后,他不是与兄长畅谈世间诸事,就是闭门著书。3年后,70岁的姜笠村被聘至武定府署教读,理诗文事。教读之余,姜笠村拾起老本行,予众诊疾。

他擅长眼科,对疑难目疾多应手而效。惠民街民程敦庄患目疾,目乌黑无光,如青盲,久治不愈,后求治于姜笠村。姜笠村先以“通窍活血汤”,继以“血府逐瘀汤”治之,一年而愈。“又堂侄允曾,目病数年,岁辄一发,睛赤肿,痛不能食息。姜笠村诊之,处以“血府逐瘀汤”,一剂病减,四剂而愈,名盛一方。


(“血府逐瘀汤”)


这两个病例是在志书上有明确记载的例子,外行也许并不晓得这方子里面的门道。这几张方子,是清代名医王清任著述的《医林改错》中创制的“逐瘀汤”系列方剂。这本书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是无可争议的传统经典著作了,在一百多年前的姜笠村看来可就是畅销书了。这可以从侧面说明当时姜笠村老先生兼收并蓄的治学精神。

1900年,72岁的姜笠村因年迈回到故里,但武定府署一带及乡里就诊者仍摩肩而至,可见他的影响之广,医名之远。

年老返乡的姜笠村诊暇熟读领悟《伤寒》《金匮》,前人沿误者正之,不足者补之,并增篇、增方以羽翼之,于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辑成《会悟集》,由子姜允函和门生李安西同校成书,但未能出版。书中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参照《内经》《难经》《千金》《外台》《医林改错》等,以己之体会逐条逐句予以注解,文意简明精当;所增篇章和方剂,有助于原文声色,读之爱不释手,用之灵活多变,确有开拓后学境界和临床使用价值。

1907年,姜笠村因兄辞世伤心,月余而殁,带给他荣耀的帝赐“黄马褂”随葬。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