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行政区划溯源,与全国一样,大致应当萌芽于夏代,时当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礼记》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征……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即是反映这时的情况。
这里的“立田里”,包含分区划界的意思,带有行政区划萌芽的性质。在氏族部落基础上联成的一些“方国”,孕育着行政区的胚胎。夏商时期今博兴地域内有季荝、逄伯陵、薄姑等著名方国,因而,博兴历史沿革应自夏商始。
如果说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开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先河,那么,在春秋中叶以后直至战国,楚、秦等国在新开拓的疆土上,打破血缘关系,由君主派遣官员进行直接治理而设立的“县”,则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政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今博兴地域内始建有博昌、乐安、千乘等县;在923~926年间博昌县改为博兴县,如此算来,今天的博兴古县历史延续已整整有2230余年。
先秦:东夷方国,薄姑都城
博兴境内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即有人类聚居,在利城、村高、曹家等村庄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存证明:远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是父系氏族社会,是比较稠密的人烟聚居区。今博兴区域属古九州之一青州地境。
夏朝建立后,在各地有很多部落,境内传为少昊时是爽鸠氏居地,著名的有季荝、逄伯陵等方国。殷商时代,在商的周围存有许多与商有联系的方国和部落,著名的部落薄姑国即是其中之一,是由东夷族的氏族部落发展而来。薄姑氏所居世称薄姑城,在今博兴城东南7公里柳桥,即今寨卞遗址位置,东南距临淄城址25公里。薄姑存灭时间约为公元前1430~前1040年。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后,实行了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将得来的广大土地和俘虏分给他的兄弟亲戚和有功的扈从们,让他们到各地去作诸侯,进行分区管理、辅翼王室。黄河中下游地区原是殷商的中心,为了对付殷商的残余势力,周在分封东方的诸侯时,一方面树立周王室在东方的支柱,另一方面也对殷民实行分而治之。当时,分封在山东地区的诸侯国大小数十个。封主要功臣姜尚于薄姑,为齐国地,都营丘,治理原在薄姑,今博兴、临淄一带的殷民。
自远古至商代,该地区一直呈现连续发展之势,为周初太公立国建都奠定了基础,齐国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至穆陵,北达无棣。《竹书纪年·统笺卷八》云:“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胡公自营丘徙都薄姑。”齐胡公于公元前883年迁都于薄姑,齐献公在公元前860年斩杀齐胡公后,又迁都于临淄。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国都先后推行郡县制,楚、秦等国在新开拓的疆土上,打破血缘关系,由君主派遣官员进行直接治理而设立的“县”,则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政区。根据现有史料考证,今山东地区的齐、鲁等国却并未实行这种“县”制。因而此时博兴境内尚无郡县之建置。境内有贝邱、千乘、博昌、乐安等城邑。贝邱,一作沛邱,《左传·庄公八年》:“齐侯田于贝邱”,杜注:“博昌县南有地名贝邱”;千乘,城址在今高青县高城镇东北;博昌,城址在今博兴湖滨镇寨郝村南,乐安,城址在今博兴锦秋街道老博城,上皆为齐国邑。当时“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司马光《资治通鉴·赧王中三十一年(前284)》)。
秦汉:千乘博昌,始设郡县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最后灭齐,结束了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设齐郡(王国维《秦郡考》云:临淄郡,实齐郡之本名),治临淄县(今淄博临淄),博昌、乐安、千乘等县属之。楚汉相争之际,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将齐国故地分封为齐、胶东、济北三国。齐将田都立为齐王,都临淄,博昌属之。
西汉初年,由于恢复分封制度,除中央直接统治郡县外,在部分地区设诸侯王国,从而形成郡县与封建并存的局面。西汉增设郡县,其数目大大超过秦代。汉高祖刘邦置千乘郡,治千乘县,今高青县高城镇东北,博兴境内置有博昌县、乐安县、千乘县、高昌县、利县、延乡侯国、湿沃县。利县属齐郡,湿沃县属北海郡,其余都属千乘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境内各县属青州。王莽时期,千乘郡改称建信郡。
东汉初期,将王莽改的郡、国、县名恢复原名。自建武十一年(35)起,州刺史有了固定治所。东汉永平三年(60)改千乘郡为千乘国,翌年复为郡。建初四年(79)又改为国。永元七年(95)改千乘郡为乐安国,徙治临济城,今高青县花沟。境内博昌县、乐安县、千乘县、利县属之。质帝元年(146)改国为郡,隶属青州,博昌县、乐安县、利县、千乘县属之。中平五年(188)改刺史为州牧,州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建置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青州刺史部治临淄。辖乐安国等6个郡国。乐安国,东汉末除国为郡,治临济,今章丘西北临济村。千乘县、乐安县、博昌县、利县属之。
魏晋南北朝:乐安博昌,治所曾徙
三国时期,山东地区属曹魏政权辖地。青州治齐国临淄县。辖乐安郡等三郡三国。乐安郡治高苑,千乘县、博昌县、利县、乐安县属之。
西晋,青州治临淄,省乐安县入博昌县,博昌县、利县属之。西晋末年,青州、齐郡、临淄县同治广固城。辖乐安国等三郡四国。乐安国治高苑县(今邹平苑城)。博昌县、利县属之。
东晋十六国,山东地区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政权占据。在地方行政建置方面基本上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行政区域归属变化无常。
南朝,青州治广固城,在今青州益都镇西北4公里、尧王山南1.5公里。初在江南侨立南青州,治广陵县。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晋军刘裕击灭南燕,广固城被夷为平地。晋青州刺史羊穆之复于今青州市境之南阳河北、北阳河东筑城,名曰东阳城,为北青州治,在今青州益都镇北部。后废南青州,北青州复称青州。刘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移治于历城县。孝武帝大明八年(464)还治东阳城。辖乐安等9郡。乐安郡治千乘,在今广饶县城,因战乱徙博昌县离境侨立于寿光县地,博昌县属之。博昌故地侨置乐陵县,(侨)乐陵郡治乐陵县,今博兴县城东街道故奄城,辖乐陵、阳信、湿沃、新乐、厌次5县。北齐复将侨乐陵县改名乐安县。
北朝,刘宋政权在南方侨立许多北方流徙而来的州郡县。侨立青州,治郁州(今江苏连云港),侨立南兖州,治广陵(今江苏扬州),侨博昌县属之。北魏、东魏州郡滥置,数量激增,州郡管辖范围缩小。青州治东阳城(今潍坊青州)。辖乐安等7个郡,乐安郡治千乘县(今东营广饶),徙置寿光的博昌县属之。
隋唐五代:博昌易名,建置稳定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亡了南朝陈,结束了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当时政区既多且滥,“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置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鉴于这种情况,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建议,于开皇三年(583)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北海郡治益都(今青州益都镇)。隋开皇十四年(594)废府,复为青州,大业初改为北海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复将乐安县改名为博昌县,自646年徙置寿光的博昌名实复归原博昌境内,博昌徙移寿光境时间为464~596年期间,初属青州,后改为北海郡。开皇十八年(598)由博昌县析置新河县,大业初年又省入博昌县。
唐武德元年(618)改郡为州,武德二年(619)复置乐安县,新置安平县,与博昌县同属青州;同年复置新河县,属乘州。武德六年 (623)新河县省入千乘县。武德八年(625)又省乐安县、安平县入博昌县,属青州。总章二年(669)移博昌县治于原乐安县治,今锦秋街道老博城,县城至20世纪70年代未再迁徙。至天宝元年(724)又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州,故《新唐书·地理志》中州与郡名同时并列。贞观元年(627)于州之上设置“道”,作为监察区域。开元十一年(733)将道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于是形成道、州(郡)、县三级政区。河南道青州(北海郡)治益都,今青州益都镇,天宝元年(742)改青州为北海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青州,博昌县属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地处北方的博昌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统治,其行政区划沿袭唐代设道、州、县的制度。仍设河南道青州,博昌县属之。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于同光二年(924)改博昌为博兴。
宋金元明清:邑名博兴,相沿至今
宋代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京东东路治青州益都县,今青州。青州治益都县,博兴县属之。金将宋在山东建置的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改称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历史第一次把“山东”这个古老的地域名称作为政区名称,并在以后八百多年里,一直沿用至今。山东东路治益都,益都府治益都县。博兴县属之。
今山东地区早自13世纪二、三十年代即渐次处于蒙古国统治之下。益都路治益都县。元初升博兴县为博兴州,属益都路。
明洪武元年(1368)四月置山东行中书省,到洪武九年(1376)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将省会由青州移至济南。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朱元璋吴元年(1367)改元益都路为青州府,治益都县。明洪武二年(1369)降博兴州为县,属青州府。
清代山东省地方行政建置为封建社会时期较为稳定时期。青州府治益都(今青州益都镇益都城),博兴县属之。清代在省与府、直隶州之间设 “道”的准行政建制,延续到民国前期和日伪统治时期,青州所辖博兴属登莱青胶道。
现代:战争年代,归属屡易
北洋政府时期,登莱青胶道辖青州府,辖博兴县。民国二年(1913)博兴县属岱北道,次年改称济南道。民国三年,济南道治历城县,辖博兴县。民国十四年淄青道辖博兴县。
南京政府时期,192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正式成立,行政区划乃实行省、县两级制。1936年设七个行政督察区。其余,未设行政督察区,各县仍直隶于省,博兴直隶于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区辖博兴县,1941年2月,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寿光,辖博兴县。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7月建立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清河区行署。1941年10月,属清河区清中专署。1944年3月,属渤海行政区第五专区。1945年8月,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改为博兴县政府,1945年10月,渤海第五专区与第三专区合并,仍称第三专区,博兴县属之。1949年7月,渤海第三专区改称清河专区,隶属不变。其间,日伪统治时,1938年,省以下行政区划实行道、县制。鲁南道辖博兴县,道公署驻益都;1940年,青州道辖博兴县,道公署驻益都。
日本投降后,县境大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控制区;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继续组建县政府,截至1946年底共组建33个县政府,其中有博兴。1947年10月10日,国民党军队弃城南逃,博兴全境解放。自1949年10月博兴县政府改为博兴县人民政府。
当代:惠民滨州,所辖博兴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改属惠民专区。1956年3月撤销蒲台县,并入博兴县。1958年12月撤销桓台、齐东2县,除齐东的九户、青城、黑里寨、花沟、魏桥、码头等6公社划归邹平县外,桓台和齐东的其余区域并入博兴县(1961年6月复划出)。同时惠民专区撤销,改属淄博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驻张店。1961年6月恢复惠民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回滨县北镇,博兴仍属之。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滨州地区,隶属关系均不变。2001年1月正式撤地设市,滨州地区改为滨州市,博兴属之。
(本文作者:张基地,原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出版《博兴文化通览》)
责任编辑:王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