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大多数有志向的人,小时候努力攻读儒学经典,指望日后能在科举场中金榜题名,博得身前身后之名。今天要介绍的清代黄河三角洲名医孟凡第小时候就是这样,努力钻研四书五经,以求十年寒窗苦换来金榜题名。但他也和当时许多由儒转医的人一样,因为身体饱受疾病困扰,不得不放弃科场前程,然后抱持为己为人的情怀专攻岐黄。
俗语有云:“秀才学医,笼里捉鸡。”因为中医中药理论就是建构在中国传统哲学思辨基础之上的,这些理论基础就是学子们既往攻读的诸子百家对天人万物的认识理论,所以许多由儒转医的学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孟凡第就是这样的成功医生。
虽说秀才学医容易入门,但是想有所建树,确实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史料记载孟凡第中年以后学医,“卜昼卜夜,至忘寝食”,可见学医之难。
接下来,容我讲述孟凡第先生学医与行医的几则逸事,跟大家一起领略旧时的学人风骨。
孟凡第,字广居,1838年出生于海丰县水湾西仝村(今无棣县水湾镇),幼年攻读举子业,中年因身患疾病而转攻医学。他在学医之初,曾拜当地名医王三义先生为师,跟随老师学得了岐黄道术,既可以解除自身的病痛,又有了安身立命的手艺。
对于王三义先生的教诲之恩,孟凡第在成名之后并没有忘记。在他每次外出应诊途中,只要途径老师所在的村庄,相距数里即下车骥,徒步经过,曰“尊土如尊师”;临证之中,每遇疑难大病,总会邀请老师会诊,尊师为长者;王三义先生晚年双目失明,生活困顿,他就将王先生接到家中亲自奉养,以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这种师生情谊,在今天是很难见到的,读孟先生的尊师逸事,不禁有许多感慨。
既然选择做一名医生,孟凡第就恪守着一个医生应该有的本分之心,不攀附高贵,不轻视贫媸,皆以祛病救人为首要任务,有时他听说某家某户得了病只有自己能够诊治,不待病家邀请即前往就诊,千方百计地早除病家之忧苦烦恼。
有一次,孟凡第给当地县令家的妇人治好了痼疾,县令派公差拿了厚礼特来表示感谢,孟凡第见礼物后怒曰:“这些东西都是民脂民膏,我给你们县令家里的妇人看好了病,怎么能用你这位公差来感谢?快把东西抬回去!”公差无可奈何地回去,并将孟大夫的话说给县令听,县令听后立即亲自登门道谢。
还有一次,海丰一位显贵家的少爷病了,请了许多医生都没能治好,只好派了车夫持信请孟凡第前去诊治。这位车夫到孟家时,孟凡第正在园圃里劳作。车夫告诉他是接他出诊的,孟凡第回应说:“你们富贵人家的病,还是麻烦去请名气大些的医生去诊治,我这样的土郎中怎么有资格登门呢?”车夫无奈,又把介绍少爷病情的信拿给孟先生看,孟凡第阅后连鞋子都没顾上穿就登车前往。
到了这位显贵家中,孟凡第发现堂上坐了好多衣冠楚楚的医生,这些医生对赤足而来的孟凡第很是轻视,甚至不礼。既然是个医生,看病总是第一要务,孟凡第诊治后写了处方,也不与众人多谈,立即催车返家。
药进一剂,病情大减,病家再次派车聘之,孟凡第直截了当地说:“贵医成群,小民土气,不愿意再受卑薄。”车夫无奈回府如实禀告,主家亲临拜请,孟先生觉得情不可却,随主翁一同前往。到府后,孟凡第诊后开方三剂,并说:“三剂保愈”。当日那些轻视他的医生皆笑脸相迎,询问原委,争相请教,孟凡第却含首而退。
孟凡第精研岐黄,学验俱丰,诊余之时著述有十数万言的《佛点头》,内含中医各科,并列有脉决32种。这本书言简意赅,治法上多化裁古人之方,所列脉决多能有发古人未发之意,可谓实在临床集锦,当今医界仍有沿用孟氏医术者。
在孟凡第的家乡,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位不畏权贵、广济苍生的医生,为他绘制了画像,并撰文记述孟氏的医德医风。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也是在中年弃文从医的岳美中教授曾经写过的《道情歌》里的一句话:“莫讥我巫医小道,且羞他做吏当官”。我觉得这句话总结孟老前辈的故事颇有几分韵味,就拿来做了题目。
(“莫讥我巫医小道,且羞他做吏当官”,一句话两幅字,各自揣摩一同体悟)
附记:孟凡第老先生的这几则逸事,让我备受教育与启发,更让我切实领略了那个时代学人的气质与风采。我找遍了手头上所有的资料,未能找到一张孟老先生的图片资料,殊为遗憾。
为此,我特意拜托我的好朋友李文忠先生题写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即岳美中老先生的那句“莫讥我巫医小道,且羞他做吏当官”,我觉得这句话总结孟凡第老先生的几则逸事颇有几分韵味。
李文忠先生是我的好友,也是滨州市很有特点的一位书法家,我经常向他请教书法道理。李先生主张书法的创作应由心而来,而不是被形所困,我觉得这种书法境界与孟凡第老先生学医、行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特意拜托他为我搦管题字。
李文忠先生很是细心,为我写了不同风格的两幅作品,我觉得两幅作品中的韵味区别也是一种境界,所以将两幅作品放在一起,让大家顺便也一起分享一下书法的趣味与风采。
(作者:郑书翰,单位:滨州中医妇科医院)
责任编辑:王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