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下游的三次人工改道

2021-09-14 09:19:41 总策划:劳景龙 策划:韩宗庆 执行:卢艳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开栏的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滨州黄河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迎来高速发展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滨州市档案馆联合滨城区、沾化区、邹平市、惠民县、博兴县5个县市区档案馆,即日起在《滨州日报》推出《档案里的黄河故事》栏目,以市档案馆和我市沿黄县市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基础,刊发专题文章,讲述“档案里的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助力传承弘扬黄河精神,为黄河滨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翔实史料和有益借鉴。

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黄河下游重要城市,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黄河在滨州境内蜿蜒94公里,流经15个镇街,其下游是地上河,以善淤、善决、善徒而著称,历代大都比较重视治理,而溃决之灾仍然频繁。

160多年前,黄河弃徐淮故道北徙,从山东利津入海,从此以后,在广袤的河口地区,黄河来回游荡。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次人工改道,“三年两决口、十年一改道”的黄河入海探路的脚步才被人类所控制。

第一次改道:1953年小口子处河道人工裁弯

1947年3月花园口堵复后,黄河复归山东入渤海。新中国成立初期,仍为神仙沟、甜水沟和宋春荣沟三股入海的形势。也就是老人们说的“小水三河并行、大水漫流横溢”的黄河入海流路。宋春荣沟是甜水沟分出的一股,当年河口段的淤积是相当快的。1952年前左水文站对两沟分流情况进行施测。两股河在小口子附近靠近,相对形成座弯,人们称其为“葫芦腰”。而北股神仙沟流量日渐增大。当地群众请求开通引河,使大小孤岛连成一片(大、小孤岛以甜水沟为界)。垦利县提出在小口子村附近、甜水沟和神仙沟相向坐弯处挖引河使三河归一的请示,前左水文站根据垦利县政府的要求,于1953年4月3日至4日,由杨俊岑对该处进行了测量,并计算了土方量。4月7日写出了开挖引河的报告,报告称:“自1952年7月以后,我们即进行两沟分流的施测工作……甜水沟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如挑通则大溜将会直趋北股神仙沟,增大流量。南股甜水沟可能因流量减弱淤定,以致淤塞,这样对海口治理和航运上都是有利的。但对岸1200向下的民堰要加强防守,当地群众积极要求挑通,使大小孤岛连成一片,便于开荒种地,县委也极为赞成,群众义务修工。”

1953年4月13日,山东河务局同意垦利县的意见后向黄委写出报告,并指出:甜水沟可能在小水时淤塞,大小孤岛连成一片,此后神仙沟为主通海途径。甜水沟可于洪水漫滩后排水一部分,这样,大水时南岸防守较易,而北岸罗家屋子滩地在中常水位一定坍塌。洪水时期则罗家屋子以下民坝比较吃紧,同时建议在引河处修建工程以固定弯道。

黄委会于5月5日批复同意人工开挖引河。批文称:因目前对于掌握海口河道的变化尚未具备足够条件,故在挖通之后两沟分岔处不必施修工程,以免形成被动。引河位置应适当选择,以依顺溜势减少坐弯程度为宜。对于罗家屋子以下的民堰要增加防守的困难,应作一定估计。

5月25日,由垦利段长、工务段长、水文站测量人员会同垦利县农业局王汝桥在引河现场共同研究开挖事宜。因农忙和准备工作需要时间,决定推迟到6月份施工。这次施工的组织情况由临河区孤岛乡出民工二百二十人、成立联合大队,下设三个中队,分别由垦利县政府、孤岛乡、林场、修防段派员(七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大队的施工。 

6月14日,民工队在小口子附近采用抬筐等原始工具,奋战3天, 共完成开挖土方2570立方米。据滨州市档案馆馆藏《滨州黄河大事记》记载:6月14日,经黄委批准,在垦利小口子附近对黄河河道进行人工裁弯取直,开挖引河长119米,上口宽17米,下口宽10米,原河口流路之甜水沟和宋春荣沟淤塞,由神仙沟独流入海,缩短流程11公里。7月8日,滔滔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引河由神仙沟流入渤海,此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

第二次改道:1964年黄河分凌改道刁口河

1964年,对黄河的第二次人工干预改道是在毫无准备、极不情愿的背景下实施的——黄河入海北走刁口河。此后的多年,人们发现,仓促的分洪改道,让这条流路无法承担黄河入海的重任。这次人工改道是在怎样“极不情愿”的背景下实施的呢?

自1960年河口由四号桩改道后,老河口逐渐淤塞断流,新河(称汊河)河口扩展缓慢。因河口摆动所引起的溯源冲刷很快被演变成溯源堆积。罗家屋子以下河段河槽淤积抬高,泄流能力大大减小。1963年8月23日至10月21日,淤积发展更快,小沙以下河槽平均淤高0.9米,小沙以上至罗家屋子主槽平均淤高0.59米,比1958年花园口站223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水位高出0.3米。

这是凌洪壅塞的危险征兆。

据《关于黄河河口插凌黄水漫溢和分水情况的报告》记载:1963年12月24日,寒流侵袭。气温骤然下降,最低气温降到摄氏零下13度。25日,全地区河道普遍淌凌。26日2时,四号桩封河,小沙水位急速上涨,水漫防潮堤,淹小沙村,小沙以下全部漫滩。27日,小沙以下全部漫滩,人字坝决口,河水漫溢到防潮坝,水进入小沙村;同日晩,孤岛进水,先后围困五营屋子、北站、济宁大队、林场一分场、青年林场、军区牧场等单位。至30日,水已扩展到清水沟以南两华里,罗家屋子站水位涨至9.01米,村民已攀上屋顶呼喊求救,淹没土地41万亩,围困村庄15个,2675人被水围困,倒塌房屋87间,情况万分危急。

惠民专署立即作了研究,并向省委、省人委汇报,山东省委授权惠民地委全权处置防凌、救灾事宜。30日上午,惠民地委派遣地直有关部、委、局负责人,以郭林专员为首组成的两个工作组,分赴到达黄河南北两岸,组织领导孤岛的迁移抢救和拟定罗家屋子的破堤分水,同时专署调集了船只、皮划子、报话机等送往孤岛支援迁移抢救,组织了30人的爆破队急赴罗家屋子待命破堤。省委派飞机空中视察,并调集了炸药、雷管。31日下午,省委派河务局副局长刘传朋带领工程师赶到罗家屋子。惠民专署和河务局负责同志召集垦利县府、渤海农场、海滨农场、同兴农场、罗镇公社、省农垦局、惠民修防处以及垦利修防段等单位的负责人现场查看、分析研究。并电报地委同意,为舍小救大,顾全大局决定在罗家屋子破堤分水,分水地点本着权衡利弊、因势利导、争取时间的原则,研究决定在头年决口处破堤,同时在决口处向上400米处也作了人工破堤的准备。

1964年1月1日2时,由渤海农场500人,海滨农场100人,分别在临河新堤和套堤上动工破堤,并对分水区的群众进行了组织迁移安置工作,共移出五个村,720人,专署发放了3000元救济款、3000市尺布、400斤棉絮,25条棉裤救济群众。16时,人工破堤和爆破布雷准备工作完成,16时5分,第一组布雷起爆。23分第二、第三组布雷联发起爆。倾刻,三个爆破口过水,汇合渲泄。临背河水流落差3—4米。据滨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关于黄河河口插凌黄水漫溢和分水情况的报告》记载:“一月一日下午四时半破堤完成,洩水量由开始的150秒立米至三日增至400秒立米左右,两三天时间,孤岛漫水即大部收沟。”由于准备充分,分水地点和时机掌握较好,解除了冰水对孤岛的威胁,原河道两岸农场、军马场、新安公社、建林公社及垦利县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彻底解除了本年度的凌洪威胁。据垦利县汇报和工作组视察未有人身伤亡,分水地区也未受损失。

黄河由罗家屋子改道,扇面形漫流,经草桥沟、洼拉沟、由刁口河入海。因受地形、地貌、植被、来水来沙、海岸潮汐、海基准高程等诸因素的影响,半年多的时间,新、老河道(神仙沟与刁口河)河水分流。但分流比例日趋新河道由小变大,老河道由大变小。

至6月11日,新河道过流量2536立方米每秒,占大河来水量的89%。终于在8月底,新河道全部行水,老河道淤闭。人民治黄以来,在尾闾河段实现第二次(小口子裁弯改道为第一次)人工改道。

第三次改道:1976年西河口改道清水沟

清水沟流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多次查勘研究而确定的一条流路。1967年汛期,河口河段出现暂时高水位,造成堤防、险工、护滩不断出险,淹滩地133万亩,1.25万人受灾,惠民地区特别是河口南岸石油区的防凌防汛压力很大。为改善河口防洪不利局面,有关方提出河口地区保南不保北,决定在利津五庄建分洪放淤闸或临时破堤分洪,并在分洪区水深走溜处的村庄修了避水台,水浅背溜处修了围村埝。由惠民地区发起,水电部水科院、黄委会、济南军区、省河务局,省设计院,省水科所等单位都派人参加了具体指导,有关县、场、社也派人参加组成查勘队。

1967年10月,《黄河河口地区查勘情况和近期河口治理意见的报告》中提出:对现行河道尽量分而不改,在窄河段北岸分洪,南岸展宽,河口接长东大堤的总规划。同年底,山东省革委生产指挥部和惠民地区河口治理指挥部分别提出了《关于黄河河口泥沙堆积威胁石油基地和下游安全迫切要求治理的报告》和《黄河河口清水沟改道工程扩大初步设计》,要求1968年实施改道清水沟。

经水电部同意,并报请国家计委批准,着手改道清水沟的准备工程,即引河开挖。

1968年4月,由黄委主持,30多个单位参加,组成了250人的河口规划工作队,在1967年查勘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查勘分析了河口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治理方案。此时石油部门在小孤岛发现优质自喷井,山东省革委综合考虑了黄河和石油两个方面的情况后,提出了1969年汛期改道清水沟,3~5年后根据河道淤高和油田资源勘探情况及开发需要,再改回刁口河。在此之前,要求石油部门在1969年汛前集中力量将清水沟地区的油田勘探清楚。此时截流改道已做了工程料物准备,后因推迟截流而中途停工。

1969年7月,胜利油田提出:由于孤岛油田(即东方红油田)需于1971年完成全面的生产建设规模,如改道清水沟将影响和推迟油田的建设和开发。又考虑到刁口河流路通过1968年的勘查分析认证认为仍然很好,经多方研究决定将改道清水沟的时间推迟到1973年以后。因而又提出保护东方红油田的河口东大堤加修22公里,原计划培修的北大堤和10公里的防潮堤仍按需要完成,惠民地革委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为此,1970年汛前,钱正英副部长等对河口进行了查勘和研究,听取了汇报,与山东省革委共同确定:继续使用刁口河流路,于河口地区修建南展宽、北分洪和东大堤工程,确保西河口水位10米不改道,尽量稳定流路,相机改道清水沟。

1972年,山东省组织有关方面对黄河河口治理、油田开发以及发展农业生产问题又进行了规划,1974年5月清水沟改道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根据滨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关于控制黄河河口断流改道清水沟的报告》记载:“1975年12月,水电部在郑州召开防洪会议,确定在1976年汛前实施改道清水沟,并确定采取断流堵截改道。”这样有计划有控制的人工改道,是治黄史上第一次,是一项严重而艰巨的任务。为确保改道成功,又在1976年春完成修复北堤、加培南防洪堤、西河口和东大堤过水门破除及附属工程。至此,黄河由刁口河流路改道清水沟流路前期准备至实施历经9年时间,于1976年5月改道清水沟流路入海。

1976年5月25日10时,三门峡开始控制下泄流量。河南、山东两省利用涵闸引水使大河流量变小,逐渐断流。根据省河务局批转的《关于控制黄河河口断流改道清水沟的报告》要求:各地应本着团结治水、局部服从整体的方针、按计划运用涵闸引水,以确保河口断流。惠民地区生产指挥部据此向垦利、利津县革委发出通知,做好断流堵截的同时,必须做好小流量强堵的准备,并及时按省要求将分水任务落实到各引黄涵闸。为争取截流主动,地区截流指挥部做了断流堵截和10个流量强堵的两个方案。强堵所需材料由黄河部门调配;石料由垦利、利津负责在西河口扒、运;截流的技术力量以利津、垦利两修防段为主,省河务局予以协助;组织领导由利津截流指挥部负责;有关地区各涵闸引水、复堤、破堤以及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由地区黄河复堤指挥部和改道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正式截流从4月20日开始,利津出动4500人,由两岸向河中进土。到5月9日由于黄河中游降雨,三门峡水库水位上涨,为此,水电部决定出库流量仍按700秒立米控制下泄,5月14日,正值截流的紧张阶段,三门峡再一次控制减少下泄流量,并要求5月25日前截流完成。三门库区为这次改道截流做出了牺牲。自4月29日至5月17日,各地区也以最大限度引水,每日引水达386~648秒立米。至5月15日,土方已完成3万立方米,口门已由417米缩至140米。这时两岸同时进土,西坝调小胶轮车2000辆,东坝调推土机6台,小胶轮车800辆,昼夜抢堵。17日口门宽74米,19日上午断浪,口门宽47米,罗家屋子水位5.72米,此时,利津民工增加至5000人以上,经两天两夜的奋战,于20日下午5时合拢, 21日,黄河在罗家屋子成功截流,5月27日,滚滚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愿从清水沟注入渤海。黄河入海口任意摆动的历史得以改写,黄河河口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资料整理:卢艳

责任编辑:孙洁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