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台子镇北苏村:一村五烈士 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1-09-09 18:22:36 记者 李淑霞 通讯员 刘倩倩 王立文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邹平市台子镇北苏村,距镇驻地不到2公里,紧靠黄河南大堤,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普通村落。但置身这个只有100余户400多口人的小村,却处处感受到村风之文明、民风之淳朴。

“别看我们村子不大,但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涌现出5位烈士,村里口口相传的关于他们的革命故事也传了一代又一代。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已经化为村魂,持续激发着全村正能量。”站在北苏村西侧建成不久的革命教育主题广场,村支书王春秋颇为感慨。

为掩护部队突围身中6枪的苏立敬烈士,青山何处埋忠骨?

在北苏村村“两委”办公室,苏立敬烈士的儿子,今年87岁的苏乃东老人向记者回忆了其听说、了解到的关于父亲的故事。

“父亲出生于1916年,1937年左右到济南读书、任教,期间接受进步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苏乃东告诉记者,他们家在过去因为老一辈做生意,日子算是比较殷实,家中有30多亩地,雇着个长工。但父亲去济南后不久,就坚决不让家里雇工,认为这属于剥削。

在苏乃东的记忆里,自打他记事起,家里就成天给父亲埋书。

“应该都是些父亲读过的革命进步书籍,家里人觉得这里不保险就扒出来埋到那里,藏来藏去不停换地方,后来爷爷去世家里人也不知道这些书最后都埋到了哪里。”苏乃东说,因为父亲的缘故,从他小时候一直到现在,他们家从来不烧香磕头。

1939年,苏立敬离开济南参加革命,任胶东军区独立营副营长,1940年,在掩护胶东军区司令部突围时牺牲。

“父亲离开家去济南时,我不过两三岁,没有什么记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家里收到烈士证才得知父亲牺牲。”忆及往事,苏乃东不胜唏嘘。

父亲到底怎么牺牲的,牺牲后安葬在哪里?这一直是苏乃东与其家人的心结,并多年奔走在“寻亲”路上。

“在‘寻找父亲’过程中,我们听说,父亲所在部队被日军紧追不舍围剿了三天三夜。在一个大雪天,没吃没喝、极度疲乏的部队感觉离敌军远点了,就在一处坡地里稍作休整,不意想,敌人悄悄追了上来。在掩护部队突围时,父亲身中6枪壮烈牺牲,年仅24岁。”苏乃东介绍,听其父亲的战友说,当时苏立敬所在的独立营300多人最终突围出去的只有6个,战斗非常惨烈。

了解到发生战斗的地方在胶东招远一带,苏乃东与家人曾到招远市革命烈士陵园寻找。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证明苏立敬在招远一带牺牲的材料,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找到父亲的埋葬地。

苏立敬离家乃至牺牲后,家中没有劳力,地里逐渐荒弃,妻子带着一双儿女,日子之难捱可想而知。“记得有一年过年,也不知道母亲从谁家借了点玉米面,放点葱和盐巴,烀了个饼子就当年夜饭。”苏乃东说,1947年国民党军队将主要兵力集中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为了避开敌人对烈军属等的迫害,家里人不得不东躲西藏。当时已是齐东三区西北联防儿童团团长的苏乃东,无奈逃到了在江苏省徐州市工作的大伯家,并在那里读书上学。

新中国成立后,苏乃东回到老家,先后在原齐东县、高青县等工作,并在退休后回北苏村居住。年轻时,苏乃东也曾多次想和父亲一样参军入伍,报效国家,但组织上考虑到其作为家族中唯一男子且是烈士遗子,最终未予批准。这也成为他人生一大憾事。

九三学社滨州市委原秘书长,老家北苏村的王大生告诉记者,从记事起,让他难以忘怀的就是苏立敬烈士家中墙上挂着的那张身着军装、挎着匣子枪的照片,英姿飒爽,好不威风,令人肃然起敬。

“起初我只是感到好奇,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张照片竟成了我对烈士精神的寄托。”王大生说,令他非常敬佩和感动的是,1960年苏乃东在高青县黑里寨区赵纪明公社任党委书记时,在其工作驻地发现一个刘姓孤儿,无依无靠,就把他照料起来。苏乃东上班,他就玩或上学,苏乃东下班他就去吃饭。苏乃东还给这个孤儿起了个名字——刘跟党,并在其长大成人后送到了军队“大熔炉”。后来,刘跟党复原但生活很是艰难,苏乃东又帮他安居、娶妻立业……

据了解,苏乃东在徐州一家银行工作的伯父苏立孝也颇具进步思想。苏立敬烈士与其表弟台子镇宋坊村的宋望平去济南之后双双参加革命,就得益于苏立孝的支持,甚至一度其也被怀疑是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后,苏立孝去往北海银行工作。而宋望平于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辗转各地参加革命工作,据说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相当于副省级的职务,并于1983年离休。

抗美援朝战争中,不足百户的小村子12人参军赴战场

红色沃土广育有志之士。据《台子乡志》记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北苏村参加抗日战争2人,牺牲2人;参加解放战争4人,牺牲1人;参加抗美援朝12人,牺牲2人。

然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牺牲的烈士中目前子女健在的只有苏立敬烈士,苏立英烈士虽有一子但已故去,其他三位烈士王自成、苏建坤、田希安牺牲时尚无结婚,关于他们的故事,很多细节已无从知晓。

王自成,1921年3月生,1938年参加东北抗日游击队,曾任抗日游击队通讯员,于同年牺牲;苏建坤,1923年2月生,1947年6月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在济南战役战场上;田希安,1924年8月生,1951年2月参加革命,于同年牺牲在朝鲜战场;苏立英,1926年7月生,1951年2月参加革命,于同年牺牲在朝鲜战场……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这些热血男儿离别双亲、妻儿,勇敢地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牺牲时年龄小的仅有十七八岁,大的也不过二十六七岁,其中三位是家中独子。

北苏村76岁的原村支书苏立银告诉记者,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这个村参军的都非常多,爱国热情已渗透进每个北苏人的血液。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全村一共不到100户270口人,报名参军并赴朝参战者就有12个人。而且北苏村一直以来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比较好,属于模范村、先进村,先后被授予滨州市森林村居、邹平“五星标准化党支部”、信访工作“三无”村等。

北苏村历来也有着拥军优属传统,在苏立银老人的记忆中,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年春节前夕村里都会组织学生、青壮年排着整齐的队伍,抬上“大食盒”,拎着猪肉、大葱,敲锣打鼓去烈军属家慰问,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而据今年85岁的苏立敬烈士之女苏桂兰回忆,在抗美援朝志愿军赴朝参战之后,每逢春节村里年轻人就组织起来和战士父母等亲人一起过年。

“多年来,村里坚持每年春节前为烈军属送上一封慰问信,并帮助贴春联、打扫卫生。去年底我们买了大鼓,今后村里的春节烈军属慰问也准备敲锣打鼓,保持这种仪式感,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拥军热情。”王春秋介绍,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英雄们的事迹,也为完成健在老人的心愿,去年底村里建设了革命教育主题广场,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广场四周,北苏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以及老战士、英雄们的事迹介绍与其身着戎装的肖像映入眼帘,走进人们心田,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永远跟党走……

copyright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