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堂开占物华——记惠民师范生物专业班

2021-09-06 22:06:47 通讯员李玉德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再见到恩师时,已经是毕业三十余年后了!

与老师相见的那天,正是桃红梨白的时节。那天,天上飘着绵绵的细雨,细雨将路边的花草渲染得特别鲜嫩和清新。顺路望去,那一树树梨花,恰如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梨园深处,偶见夹杂其间的桃花,一树的鲜红,不胜娇羞,此情此景,便是把春活脱脱地洋溢到了极致。在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师生相会,正好对应了“情深深才会雨蒙蒙”,正好烘托出师生再会的愉悦和欢快。

此次聚会,首先应该感谢的是孙荣文、魏华之等东营同学的盛情邀请,再应该感谢的是滨州学院教授、山东省著名书法家李和同学牵头。此次同学聚会规模虽小却意义重大。使我们分别三十余年的师生再次欢聚一堂,是何等的难得和幸福。

我们八二级生物班毕业于1984年7月14日,在最后一次班会上,老师语重心长地叮嘱同学们说,“同学们,毕业后大家就要步入社会了,不像在学校这样单纯了。所以,希望同学们到了工作岗位上后,尽快适应环境,努力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惠师为老师争光!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请同学们记住,你们永远是惠师人,永远是惠师的学生,当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请告诉老师,老师和同学们必定要和你一起分担!当你们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的时候,请告诉老师,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分享快乐……”

老师的谆谆教导一直指引着我的人生之路;老师的谆谆教导犹在耳畔。想不到,转眼已经三十余年了。三十余年的风雨洗礼,三十余年的沧桑,使同学们都已改变了容颜,那青春年少的脸庞已变得满脸沟壑。值得庆幸的是,相见后,经仔细审视,依稀还能辨出同学们身上那青春年少的身影。此次相见,正如杜甫的一首五言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此次聚会,令人欣喜的是,曾任垦利县农业局局长的孙荣文同学依然活泼开朗;已成为著名企业家的魏华之同学仍沉默寡言;任垦利党校副校长的董合舒同学仍洒脱可爱;任中学校长的高希亭同学仍笑容可掬;任职滨州学院处级干部的蒋维宗同学仍认真心细;同样任职滨州学院处级干部的张相民同学仍有条不紊。而作为这次聚会的组织者,滨州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书法家李和同学更是运筹得当,用宋代黄庭坚夸赞苏东坡的诗句来形容他,更为恰当: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此次聚会,最高兴的是,我们的恩师,惠师生物专业班班主任李洪杰老师虽已双鬓染霜,但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尤其让同学们感动的是,老师见到我们时,竟能一一叫上名字来。听到老师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只是这轻轻一声呼唤,足见老师对同学们的期待之切,关爱之厚,惦记之深。

惠民师范八二级生物专业班,可谓是恩师李洪杰老师一生的杰作和自豪。

曾支撑鲁北教育半壁江山的惠民师范,如同茫茫学海中的舵手,牵引着鲁北教育的航向;如同巍巍书山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齐鲁大地。从建校之初,从关锋任第一任校长,就为惠师奠定了一个高基础、高标准的起点。惠师在近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曾创造了无数辉煌,而八二级生物专业班应该就是辉煌中的辉煌。我们的生物专业班可谓人才济济,用岳麓书院的门联“于斯为盛,唯楚有材”应该一点都不过分。惠民师范生物专业班,拥有八十人的班额,是惠师办学以来最大的班集体。这个班集体可谓人人才俊,为老惠民地区输送的都是可圈可点的优秀人才。说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能有点过,但在整个老惠民地区生物教师资源奇缺的情况下,惠师八二级生物专业班可谓雪中送炭,为各市县输送了人才,担心起了各县区市生物教学的大任。生物专业班的同学们在广大的老惠民地区,在各级初高中学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在平凡中践行着教书育人的担当和责任。所以,在整个鲁北教育战线上一提起惠师生物专业班,都是赞许有加。即使是在生物班毕业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当人们提起生物专业班,无不为深深赞许和敬仰!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李洪杰先生将生物专业班引以为豪,自然应该是理所当然。

惠民师范生物专业班实可为应运而生。教育改革之初,中学教育增设了生物学课程,而教师队伍中普遍缺少生物教师。根据当时教育形势,惠民地区教育局毅然决定迅速培养一批生物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而培养生物教师的重任理所当然地就落在了最有教育实力的惠民师范的肩头。当时的惠民地区包括现在的滨州市、东营市和淄博市的桓台县、高青县。选拔学生的方式是择优录取,即从八二级现有学生中,通过自愿报名,考试录取的方式,挑选出八十名优等生,组建了惠师有史以来最大的班集体。对于这个八十人的班班集体,无论从管理上,教学上,惠民地区教育局,惠民师范领导班子都是相当的重视。为了将这八十名学生培养成有建树的人才,首先是采取大专化的管理和教学,其次是在全惠民地区各类院校中经过层层选拔抽调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个人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经过抽调选拔,惠师生物班的教师队伍中每一位老师都是教育界的佼佼者,都有着大学教授的水平,都是著名的教育家。而在这其中挑大梁的正是我们的班主任李洪杰老师。

刚刚组建的生物专业班虽不可说是一穷二白,但是在初创中一无办学经验,二无可用教材可用,三无教学仪器和标本。在面临种种困难的情况下,李洪杰老师协同生物教学的专家李光尚老师,为了教学设备的添置,教材的选择,去省内省外的大中院校求经访道,求贤助教。有时候,哪怕是为了一件仪器,为了一样标本,两位恩师都不辞辛苦,哪怕是千里奔波,也要搞到!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在李洪杰老师的主导下,李光尚老师协同其他老师,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教学模型和教学标本,并且,制作的模型和标本不但在省里获奖,而且为惠师今后的生物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生物专业班的学生们树立了榜样,使同学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也模仿老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学模型和标本,极大丰富和促进了老惠民地区生物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恩师李洪杰老师不仅业务精湛,而且为人坦荡,做事周到,处理问题果断。尤其是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和理论。对学生严宽有度,关爱有加,在严肃的外表中有一颗炽热的心。对学生的教育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更重要的是恩师有着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眼光。而且恩师虚怀若谷,从不居功自傲。当说起生物专业班的教师队伍时,老师总是把成绩归于其他老师。即使是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当同学们再次说起当年的任课教师时,老师所有的任课老师还是一一称赞,褒奖有加。

说到我们生物班的任课老师们,李洪杰老师眼里流露中欣喜的目光。老师诚恳而准确地评价说:李光尚老师是标准的学者型教育家,不但为人朴实,而且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为生物专业班的初创和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李松俊老师是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弟子,不但为人豁达,而且教学方法超脱,对生物教学有独到见解。还有年轻有为的朱晓燕老师、王秀芳老师……老师对这个教育集体进行了一一赞许。其实,对生物班贡献最大的正是李洪杰老师自己,而他每每说起,却唯独忽略了自己。

恩师李洪杰老师对生物专业班任课老师的一一评介,感动着同学们,也感动着我。让我仿佛一下子把我又进入了惠师生物班的课堂。主教生物课,获得曾宪梓优秀教师一等奖李光尚老师上课总是那么认真,即使冬季授课,都能看到老师额头浸出微微的细汗来。生物科学家童第周的得意弟子李松俊老师将生物化学课讲的总是那么幽默风趣,记得他在第一堂课风趣地讲到,“这个语文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数学是最乏味的学科;化学刨根问底的学科;物理是绕来绕去的学科;政治是辩来辩去的学科”。讲到这里一顿,将声音提高了八度说:“我们的生物是最有趣味的学科!”听到这里,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山东大学教授葛老师讲的遗传和变异生动自然,浅显易懂,起初听起来平淡无奇,当时同学们议论大学教授讲课不过如此,可当葛老师讲完了一章之后,同学们才领会到了,葛老师从平淡的语言里传授了最深刻的知识。朱晓燕老师和张秀芳老师是山东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她们主讲的生理卫生课的活泼形象,妙趣横生。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侯老师在讲授苗木嫁接一课时,让李和同学到讲台上用斧头劈开砧木时,没等侯老师的手撒开砧木,就一斧头劈了下去……吓得侯老师一下跳下了讲台,又惊讶又幽默地问道:“你是劈砧木呀还是劈人呀!”惹得同学们一时哄堂大笑!记得担任美术课教学的是著名艺术家石雨田先生的弟子——宋新民老师。宋老师的白描课,易学易懂,记得第一堂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幅竹子,寥寥数笔,竟然有“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之感。潇洒俊逸的李敬书老师音乐的音乐课最为沁人心脾,什么强弱强弱次强弱了,什么五线谱了都生动有趣。“喜鹊哪个喳喳落井台,远方书信乘风来”的歌曲仍让人记忆犹新。严肃认真的张顺贞老师的体育课最能锻炼人的体质,老师的每一堂体育课都如同军训,严肃认真。而让同学们最难忘的尤其是李洪杰老师的化学课,堂堂都是自然生趣,举一反三,见微知著。老师的授课常常令学生在听课中进入了化学微妙的世界里,其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已深入了学生的灵魂,甚至影响着同学们的三观。李洪杰老师的授课深刻印证了一碗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老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为我们学生做出了榜样!

当提到生物班的同学们时,老师的眼里的自豪、欣慰溢于言表!老师说,我们生物班的同学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使惠师发展走向了辉煌的顶点。老师如数家珍,激动地说:“我们的生物班人才济济,这都是有目共睹的!比如,王玉贵同学,曾担任阳信二中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任职期间曾使阳信二中高考成绩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因为个人成绩突出,曾被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党代表,并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董风华同学,因为个人成绩优异,曾被当选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份荣誉既是他们个人的光荣,也是生物班的光荣,更是惠师的光荣。而这样的光荣,是惠师建校以来的第一次,而这份崇高的荣誉正是生物班为惠师赢得的,它必将会载入史册。我作为生物班的班主任,为有这么优秀的学生引以终生最大的自豪!”说到这里,恩师又无比自豪地说:“我们生物专业班虽然是中师学历,但是,在老惠民地区,当然包括现在的滨州市,东营市,还有淄博市的桓台县,高青县,各县市的高中学校中,我们班的同学们都担当起了高中生物课教学的重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生物专业班虽然拿的是中师学历,可是我们却有了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这在山东省的教育史上也必定会留下重重的一笔!”说到这里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待掌声平息,老师环视了一下我们又接着说:我们班不仅出了一届中共中央党代表,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而且还有更多的同学颇有建树!比如李和同学,过去是惠师的学生,现在是滨州学院的教授,不但和老师成了同事,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和同学的书法在滨州乃至山东都是首屈一指,即使在全国书法家行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还有我们生物班的班长,徐怡祥同学不但个人成就斐然,而且为滨州教育事业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有办事一丝不苟的团支书,现在仍工作在政法战线上的王沛和同学,擅长后勤工作的胡皎民同学,在滨州学院做出一定成绩的蒋维宗同学、张相民同学等等,还有活跃在周边县市的同学们,他们都为教育,为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都是值得骄傲的。老师还特意提到了活跃在建筑行业上,颇有建树,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刘维成同学。

八十人的班集体,短时间内老师对同学们自然不能一一细数,但从老师那坚定的眼神里不难看出老师对走向社会的同学们时刻都挂记在心。在毕业三十余年后,又一次聆听老师的教诲,我们又是何等的荣幸。

生物班的伟大成就首先应该得益于对生物班最大的奉献者、担当者、引领者,我们的恩师李洪杰老师。尽管李老师常常自谦,而生物班成就最大的功劳归于李老师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次,生物班的成就得益于生物班聚集了一批最为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老师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育。再者,有一个以团支部,班委为核心的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正是这些因素,才成就了生物班,成就了辉煌,成就了同学们!

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音,让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余年前,又回到了惠师。那清晨嘹亮的军号声,那操场上橐橐的出操声,那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无不跳跃着记忆的音符。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日子里,我们何等的意气风发,我们是何等的充满向往,我们是何等的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何其有幸,考入了惠师;我们何其有幸,步入了生物班,成了恩师李洪杰先生的学生。都说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应缘而生,师生情自然也是一种缘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人生难免有诸多遗憾,而惠师人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惠师的消亡。惠师的消亡成了惠师人心中最刻骨铭心的永远的痛。当同学们在闲话中提到惠师的消亡,校址易主时,同学们神情渐呈黯然,霎时无语。老师虽神情亦有所动,但很快老师的神情从中走了出来,老师充满信心地说,“惠师没亡,在历史的大潮中,惠师顺应时代潮流,已溶入了滨州学院这个大集体;惠师精神长存,惠师精神已在滨州学院不但发扬光大而且得到了升华!”老师永远都是老师,站得高,看得远!老师高屋建瓴的思想感染了同学们,人们的心情在老师的开导下也自然开朗了起来!

李白有诗曰: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天上仍然飘着绵绵细雨,一天在不知不觉中退去。虽然师生们不忍就此离去,但在黄昏的逼迫下,我们只好在恋恋不舍中踏上了归程。而分别的心情恰如李白的诗句,虽言语中没有离愁别绪,但语句的背后却深藏着师生们相聚恨短的留恋。

聚会后,李和同学几次建议我写写此次聚会,写写惠师生物班,写写老师恩,同学情!其实,我的内心里也想去写一写老师恩,同学情,可当我拿起笔来开始想写的时候,却感觉到了笔的沉重。我写若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情绪那应该是太渺小了。如何把深厚的同学情,老师恩准确的写出来,如何把真实的惠师生物班全貌写出来,对这项任务确确实实地感到力不从心了。它让我确确实实感觉到用笔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许写作和书法本身就是相通的,直到有一次见到李和同学一丝不苟的隶书书法时,仿佛见到了榜样,激发出了我的创作灵感。让我认识到,写作如同书法,既有其白描,亦有其浪漫;既有其认真,亦有其洒脱。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性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一致的。

千言万语,也道不尽老师恩、同学情。有句话说得好,“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有一种感情,虽没有天空的辽阔,却足以让思绪在其中翱翔;有一种恩情,虽没有大海的深沉,却足以让人念念不忘!

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种美好的事物,点缀着我们的人生。而惠师中的老师恩、同学情便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白居易诗云:“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一句桃李满天下,道尽殷殷师生情!

作者简介:李玉德,山东省散文家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协会员,阳信县作协名誉主席。

责任编辑:孙洁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