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历史上曾遭遇10次严重风暴潮灾

2021-07-26 09:12:42 潘钧国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这次河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发生后,人们在关注河南灾情,积极施以救援的同时,也不免有人担心,我们滨州与河南相隔不远,有没有可能遭遇类似的暴雨洪水灾害呢?

客观地说,我们滨州所处的黄河三角洲一带,历史上多见水、旱、虫灾交替发生。但由于当地的地理和地形特点,成灾最严重的往往是水灾,尤以沿海风暴潮灾为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我们加强水利建设,在内河河道治理和防洪抗灾、引水灌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旱灾和虫灾对这一地区形成长久和致命威胁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弱。

但在防止沿海风暴潮方面,尽管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修筑了防潮堤坝,却由于大的自然地理环境所限制,远远没有做到有切实的把握从根本上消除成大灾的威胁。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渤海湾西南岸,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带,沿海潮差较大且入海河口众多,海动力作用强,海岸线因长期受海潮侵蚀切割,呈异常曲折蜿蜒状。加之渤海本身平均水深不过18米,可谓底平水浅,每当海上发生强风暴,最容易推动海水涌上陆地,给地形低平的黄河三角洲沿海造成潮灾。因此,历史上黄河三角洲一带遭遇风暴潮灾害的几率,一直是山东沿海乃至整个渤海湾沿岸最高的。

据地方史志记载,自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580多年中渤海沿岸山东段沿海共有52次潮灾记载,其中涉及如今以滨州、东营两市辖境为主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区域的至少有28次,平均仅20 多年一遇。

仅以滨州为例,在这一时期成灾可谓严重的风暴潮就至少有以下10次:

1.明嘉靖三十六年农历七月初八(公元1557年8月2日)暴风引发的潮灾;

2.清康熙六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公元1667年4月22日)被记载为“海啸”的潮灾;

3.清康熙七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公元1668年5月9日)暴风引起的潮灾;

4.清康熙十六年农历二月(公元1677年3月)暴风引起的潮灾;

5.清康熙五十三年农历二月(公元1714年3月)的潮灾;

6.清乾隆四十七年农历八月初五(公元1782年9月11日)暴风引起的潮灾;

7.清嘉庆二十三年农历四月初九(公元1818年5月6日)暴风引起的潮灾;

8.清道光二十五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845年4月6日)记载为“海啸”的潮灾;

9.清咸丰二年农历六月(公元1852年7月)暴风引起的潮灾;

10.民国二十七年农历七月十七日(公元1938年8月12日)暴风引起的潮灾。

以上10次潮灾,潮水都涌上海岸达数十公里,潮位最低达4米以上,最高达到6.5米。不仅导致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大片农田、房屋被冲毁淹没,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而且10次严重潮灾中,有5次不仅殃及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还波及到几个相邻的内陆县区。其中列举的第2次,即清康熙六年农历三月被记载为“海啸”的潮灾,海潮曾波及如今滨城区的东北境,可估算潮位6米左右。第5、7、8、9次潮灾,海潮都曾抵达今阳信县境内,可估算潮位约在5.5米以上。尤其是第8次,即清道光二十五年农历二月被记载为“海啸”的潮灾,潮水不仅淹及今黄河以北的无棣、沾化、阳信,还溯小清河而上,漫溢至博兴县店子镇北营一带,可估算潮位6.5米左右,其成灾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三角洲沿海也曾多次遭受风暴潮袭击,由于加强了防潮堤坝建设和对潮水的观测预防,尚没有形成过历史上那样重大的灾害。但以笔者拙见,由于黄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基本地形和形成大规模潮灾的周边自然环境未变,加之近年来地球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因此,尽管我们已经修筑了防潮堤坝,强化了沿海以及部分河口的防潮工程措施,但这些措施还远远没有达到从根本上消除风暴潮灾害的要求。黄河三角洲地区今后遭遇特大风暴潮侵袭甚至造成严重危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正视这种威胁。

笔者上世纪80年代做地方史志工作时,曾与一位资深气象专家探讨过滨州沿海风暴潮的成因:1、渤海上持续刮起强劲的(7级以上)东北风;2、恰逢天文大潮;3、有台风沿我国东部沿海北上,把大洋里的海水赶入渤海湾,在导致海平面升高的同时,风向转为东北,且风力保持在7级以上;4、受台风影响,造成滨州西、北内陆地区持续暴雨,大量客水汇入从黄河三角洲入海的各条河流向河口倾泄,在河口段遭遇强劲的海潮顶托……这些因素每叠加一项,都会加重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强度和危害难。

我们在统筹谋划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及黄河三角洲开发宏伟蓝图的同时,应借鉴河南这次特大暴雨洪水的教训,进一步科学地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注重作好相应的规划,夯实这一地区的抗灾减灾基础。

(作者为本报原高级编辑)

copyright
责任编辑:邱芹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