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锦秋亭之名源出苏东坡诗词名句

2021-07-16 17:13:31 张基地 0


自古迄宋代以前,县域如同茫茫泽国,博兴宛在水中,典籍中尚无湖名记载。这从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顾祖禹(1631—1692)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五征引博兴乡贤、官至太仆寺卿(从三品)的顾铎(1488—1552)写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修浚小清河记略》文字,可以得知:“顾铎曰:《汉书·卜式传》,吕嘉反,式上书欲率博昌习舟之民以行;又唐末王师范保青州,恃博昌之水不设备(不备于北),为汴将朱友宁所败,则清河(济水)在县境,当时为茫然巨浸。历下以东,临淄以北诸水,大都由此入海。”

(位于博兴县城南的麻大湖景区


宋元以降,博兴境内湖泊星罗棋布,锦秋、麻大、会城诸湖渐以名世,锦秋、依莲、沧洲诸亭阁妆扮碧湖,锦秋亭被誉为博兴第一名胜。锦秋亭历经兵燹水灾、风雨沧桑,见证了博兴的历史。文人名家以湖亭结缘,人文相续,益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齐乘·锦秋亭》书影)


博兴锦秋亭见于典籍记载,始于元代于钦《齐乘》,谓之亭以苏东坡诗而得名。惜自此之后,历代多有误读误记者,误以为苏东坡到过锦秋亭,错将于钦诗误为苏东坡所写,众说歧异。今将典籍中相关记载,条分细缕,勘误辩证,略加考之。

 

锦秋亭摘取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中“锦、秋”二字得名,苏轼并未到过

 

元代方志编纂家于钦(1284—1333),字思容,山东青州人,曾任中书省兵部侍郎,奉命山东,“于是周览原隰,询诸乡老,考之《水经》、地记、历代沿革,门分类别”,编成《齐乘》六卷。《齐乘》是山东幸存的唯一一部明代以前的志书。《齐乘》“卷四·古迹”载:“锦秋亭,博兴东南城上,中统间(1260—1264)邑人所建,取坡(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诗命名。盖齐地淄、时、般、泺众水,潴为马车渎以入海。博兴宛在水中,舟楫交通,鱼稻成巿,昔尝过之,爱其风景绝类江南。赋诗亭上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巿,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其鲈虽小,亦四腮,不减松江。有莼菜。齐人皆不识,目鲈为豸鱼云。”文中所言锦秋亭“取坡诗命名”,乃是取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中“锦、秋”二字名亭。而后,锦秋亭作为山东名胜被载入《明一统志》《清一统志》《山东通志》等志书,主要采用了于钦《齐乘》中文字,但均有错舛,以致贻误后世。

(《明一统志》书影)


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的《明一统志》卷二十四载“锦秋亭:在博兴县东南城上,元邑人建,取宋苏轼诗命名。其诗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市,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清自乾隆八年、四十九年、嘉庆(成书于道光二十二年)三修《清一统志》,均承袭将于钦诗误为苏东坡所作的错误。

元代于钦所记亭名“锦秋”,乃是邑人“取坡诗命名”而已!而明代王象春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七月十三日游湖之后的《北湖游记》,则将锦秋亭记为:“元中统间,邑人所建,盖取坡老诗命名。坡老昔尝过此,爱其风景绝类江南,赋诗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市,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将于钦“昔尝过此”,错为“坡老昔尝过此”!并将于钦的诗,错为苏东坡的诗!

王象春(1578—1633),字季木,号虞求。博兴南部邻县新城(今桓台)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位居榜眼。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中。著有《问山亭集》十二卷。其诗文影响甚远。因王象春《北湖游记》错记,致使乡邦文献对锦秋亭的记载出现了歧异。知县万云督修,儒学训导迟龙宾总纂的清康熙十二年(1672)《博兴县志》,在“方舆志·古迹”中对锦秋亭的记载有了重大改变:“锦秋亭,在迎秀门外,奎山东脊,元中统间建。取苏子瞻诗命名。盖邑有麻大湖,舟楫交通,鱼稻成市。子瞻为高密令,过此,爱其风景绝类江南,赋诗云,诗入《艺文志》。后人取‘锦秋’二字名湖,亭向湖立,因以名焉。皇清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该文一是将于钦误为从未到过博兴的苏子瞻(苏东坡);二是将于钦赋诗亭上的“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巿,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以苏轼之名载入康熙十二年(1672)《博兴县志·艺文志》中,这也才有了苏东坡游过锦秋湖之误说。该文可取之处是点出了湖名来历:“后人取‘锦秋’二字名湖,亭向湖立,因以名焉。”可知是以亭名谓濒临博兴城的湖为锦秋湖。

王象春的误记,多年之后,由清朝著名文学家,新城(今桓台)王渔洋(1634—1711)在《池北偶谈》中所载徐夜《锦秋亭辨》得以勘正(摘录):

由东城骑行而南,舍骑过石梁,登架笔山。山叠土为之,三峰起伏,杂植桃柳, 锦秋亭在东峰。此亭元中统(1260—1263)所建,《齐乘》以为在东南城上,而山乃嘉靖甲辰(1544)佥事黄鳌所筑,则亭之移,当在是时也。

因忆徐隐君(夜)旧示予《锦秋亭辨》,具录于此,以备兹亭故实,使来者有所考焉。

北湖名锦秋,新城、博兴二县志,皆以为本于坡诗,其所谓诗,即今志所载: “霜风收绿锦”五言八句者是也。予独疑诗中北阙字,不类宋时事迹;而《东坡全 集》及单刻《胶西集》,都无此首;诗之气格亦不类,然无据以夺之。及阅元兵部侍郎于公钦《齐乘·锦秋亭》一则,乃知此诗即于公作,所谓取坡诗命名者非。此诗乃取《和文与可横湖绝句》而名之也。后来作志者,据钦书采入,不细详文义,牵连读去,以致承袭讹误而不之改。据钦所记,亭为中统间邑人所建,中统乃元初年号,后苏公百数十年,当时岂遂有亭可赋诗耶?然何以知其取诗即《横湖绝句》 也?以其篇中连缀“锦秋”二字而知之也。今钦诗“霜锦云秋”等字,亦仍本此。

外祖季木王公,世目博洽,公《北湖游记》……独记中于此诗偶失简察,尚沿旧志之讹。而外伯祖康宇先生作志亦仍之,安知后来不有据此而编入苏集者,是不可不辨也。谓宜于湖之北岸胜处,祠苏、于二公,额以“盟鸥”,更榜“卷云写练”四大字于其上,庶俾后来知此缘起。特为笔述,俟吾地之大人君子有志乘籍者折衷焉。岁在庚戌(1670)五月九日,湖上老渔徐夜记(康宇先生,即先祖方伯公也)。

徐夜(1611—1683),新城(今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诗人,诸生。晚年举博学鸿词,以老病辞,未赴。徐夜为明末诗人王象春的外孙、诗人王渔洋的外从兄弟。其诗靠王渔洋为之游扬,而为世人所知。康熙九年(1670),徐夜细读《齐乘》,“独闢其误”,考证出:“知此诗即于公作,所谓取坡诗命名者非。此诗乃取《和文与可横湖绝句》而名之也。后来作志者,据钦书采入,不细详文义,牵连读去,以致承袭讹误而不之改。”

王渔洋(1634—1711)《池北偶谈》自序时日“康熙辛未(1691)秋”,据该书部分内容来看,《王渔洋事迹征略》(增订本)作者蒋寅先生考证,《池北偶谈》编定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康熙三十九年五月,汀州知府王廷抡(1657—1708)刻《池北偶谈》于汀州郡署。该书455页载:“据王廷抡跋,《池北偶谈》编成后,海内竞为传抄。廷抡偶于三山书肆见抄本,读而爱之,遂请命于渔洋,详加校订而付梓。”自此,徐夜《锦秋亭辨》才得以广泛传播,后人多采徐夜之说。

误为苏轼的诗,也得以勘正。于钦此诗为清康熙《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乾隆《山东通志》等书收载,诗题为《博兴风景》,有的文献载该诗题目为《题锦秋亭》或《锦秋亭》。诗人大笔淋漓,挥写博兴美丽如画、“风景绝类江南”的秋天景色,诗题以《博兴风景》为佳。然仍有“承袭讹误而不之改”的。


清雍正七年(1729)岳濬重修《山東通志》卷九始对锦秋亭名有了全面正确的描述:“锦秋亭,初在博兴县东南城上,元中统间建,取苏东坡《横湖绝句》:‘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捲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摘‘锦秋’二字名亭。于钦赋诗亭上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后移亭于奎山东脊,寻废。今建于故址东百馀步水中小洲上。”

 

麻大湖与锦秋湖实为两湖,乡贤文人多以“锦秋”二字入诗文,主要是“锦秋”较“麻大”二字文雅,还深怀着对苏东坡的尊崇和纪念

 

锦秋亭元中统(1260—1263)年间初建于博兴城东南角上,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佥事黄鳌在城墙南筑土为奎山(亦名笔架山,今博兴广播站旧址),建锦秋亭于奎山东脊。历经沧桑的锦秋亭,见证了博兴的风雨苦难。

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1855—1939),所编的清诗总集《清诗汇》(原名《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六中存有徐乾学《古风·博兴》一首,记录了清初博兴城破败苍凉、锦秋亭因兵燹毁废及博兴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我行适青齐,秣马博兴城。城门昼常闭,亭午无人行。土室筑道周,云是锦秋亭。昔时游赏地,零落存两楹……”

徐乾学(1631—1694),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第三名,曾任《明史》总裁官、内阁学士、刑部尚书,曾主持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等。他常来往于京城至苏州家乡,此次经过博兴所见,应是“皇清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锦秋亭之前,其《古风·博兴》诗是真实可信的,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康熙五十五年至六十一年任博兴知县的李元伟,“谋之荐绅士夫与二三耆旧,远稽往牒,博採方言,原本旧志而补亡订误”,纂修了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其“方舆志·古迹”云:“锦秋亭,元中统间,邑人建于东南城上。取苏公《横湖绝句》:‘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摘‘锦秋’二字名亭。于侍郎尝过之,赋诗亭上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后人讹传为苏诗,《河渠志》辨之已详。因“亭后移至奎山东脊,岁久倾圮”,康熙五十七年,李元伟相度地势,于旧亭东百馀步,得水中小洲,筑使高阔,建亭数楹于上。有曲栏廻砌,水色侵阶,花香入户,渔艇往来于绿荷白蘋中,不啻赤县神州之在瑶岛,博邑名胜遂为第一。”上文不仅纠正了康熙十二年(1672)《博兴县志》关于锦秋亭之误,还记载在“旧亭东百馀步”重建锦秋亭,盛誉锦秋亭为“不啻赤县神州之在瑶岛,博邑名胜遂为第一”。

(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博兴县治图中“锦秋亭”位置图)


王渔洋谓“北湖名锦秋”,其实,麻大湖与濒临东南城墙的锦秋湖为两湖。锦秋湖大于麻大湖,面积约60平方千米。其范围在湾头、疃子村以东至龙河洼,地区原种场可为东界,南、东南面直逼姜韩村和蒲姑城旧址,与麻大湖、会城湖相通。元代,锦秋亭尚建于博兴东南城上,城外一片汪洋水面,因而无以“名”湖!所以,《齐乘》诸卷中尚无麻大湖的有关记载。

较早而又系统谈及麻大湖的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青州府志》“山川篇·高苑志”:“麻大泊在高苑、博兴、新城三县之间,俗名官湖,又名锦秋浦,即鱼龙湾。周回五六十里,蒲苇丛生,芙蓉如锦,亦一大观也。”新城界内谓之“南湖”,金刚堰之北博兴界内谓之“北湖”。麻大湖之名当在于钦《齐乘》之后。由此以降,凡有关麻大湖的典籍考证或解说,多取材于嘉靖《青州府志》。

(康熙六十年《青州府志》博兴县境图


二百多年后的明嘉靖年间的麻大湖,不仅有了麻大湖之名,且曾一湖多名。至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山东省博兴县地名志》所载:“麻大湖,原名麻大泊,曾名马踏湖、锦秋湖,俗称官湖。……北魏郦道元(469?—527)所著《水经注》有‘麻大泊一名鱼龙湾’和‘济水又东北流,汇为渊渚谓之平州’的记载……据此,麻大湖之名字最晚始见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此处引证有误!《水经注》原文是“济水又东北,迤为渊渚,谓之平州”!“麻大泊一名鱼龙湾”,并非《水经注》文字!最早乃是《水经》“济水又东北,迤为渊渚,谓之平州”,之下,郦道元注曰“湿沃侧有平安县故城”。

此文字后为沈炳巽(约1722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撰《水经注集释订讹》卷八中后的注释文字:“《禹贡锥指》注:今青州府高苑县东南十里有麻大泊,一名鱼龙湾,周五六十里,盖即古济所汇之平州也。俗谓之会城非也。”

杨守敬(1839-1915)、熊会贞(1859—1936)所著《水经注疏》采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水经注》此段的疏文参考《水经注集释订讹》并有所新的研究:守敬按:“《禹贡锥指》:今高苑县东南十里有麻大泊,一名鱼龙湾,周五六十里,盖即古济水所汇之平州也。又《左传·宣元年》,公会齐侯于平州。杜《注》,平州,齐地,在泰山牟县西,则又一平州,非此也。”《水经注集释订讹》与《水经注疏》的疏文主要征引于成书康熙八年(1669)的《禹贡锥指》,作者胡渭(1633—1714)。综上,所谓“据此,麻大湖之名字最晚始见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的结论,则大谬!

(苏轼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博兴县志》载素有“湖中居士”之称的邑人傅振寰(1881—1943)《麻大湖考》,辩证麻大湖是“一湖也而二三其名,一名也而二三其地”。麻大湖亦混谓锦秋湖,新城、博兴乡贤文人多以“锦秋”二字入诗文,主要是“锦秋”较“麻大”二字文雅,还深怀着对苏东坡的尊崇和纪念。

 

锦秋湖上曾建有三贤祠,祀鲁仲连、诸葛亮、苏轼,后二人未到过锦秋湖,祀之因古贤人君子“懿德之好,正以验人心之同然也”

 

编纂开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印制完成于雍正六年(1728)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職方典”卷一百九十九载新城县:“三贤祠,祀鲁仲连,诸葛孔明,苏东坡。在锦秋湖上。”《清一统志》是清朝官修地理总志,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清代编修《一统志》前后凡三次,康熙年间命廷臣修《一统志》;雍正年间重加编辑,乾隆四十九年(1784)乃成;第三修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一统志》卷五十八载:“三贤祠,在新城县东北锦秋湖侧,祀鲁仲连、诸葛亮、苏轼,以三人皆尝游此,故建祠祀之。”


由以上诸文献看,三贤祠祀苏东坡,他似曾到过锦秋湖!其实非然。有民国《重修新城县志》“卷二十三·金石志二”载新城人毕梦泽所撰《三贤祠记碑》为证:

锦秋湖内有地曰青邱,考之传记,齐景公田于青邱、颜斶隐于青邱,皆此地也。 有明之季,邑缙绅建鲁连“遗清亭”于此,倾圯已久。乾隆丙子(1756),里人改祠颜斶,予榜之曰“贵士”,旋废。癸巳(1773)春正月,忽起异气,失青邱所在,烟雾中作作有声。须臾现三峰,皎若玉山,即之则冰也。洞壑玲珑,上有丛祠基址,中设香案如经始者然,人咸异之,谓之“神工”。此三贤祠所为作也。三贤者,一曰鲁仲连,一曰诸葛武侯,一曰苏文忠公。鲁连明君臣大义,脱屣千金,海岱清士也,祠之无可议者。而胡为乎祠武侯?而胡为乎祠文忠?尝诵武侯《梁父吟》,有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后人遂以“锦秋”为“荡阴”。不知荡阴乃三士墓地名也。今三士墓在临淄城南,而锦秋在临淄西北。忽南忽北,何地之不胫而走百里耶?至于文忠,则以“霜风收绿锦”一诗,而考文征献,乃元少司马于思容所作,东痴、渔洋两先生辨之详矣。然则胡为乎祠武侯?又胡为乎祠文忠?虽然,未可厚非也。自古贤人君子,居处流寓之地,后世往往争之,非不知其赝也。懿德之好,正以验人心之同然也。然则,青邱之可祠者,独三贤也欤哉!

读以上毕梦泽所撰碑文,得知三贤祠之由来,毕梦泽认为鲁仲连入祠无可议,而两次发出“胡为乎祠武侯?胡为乎祠文忠”的疑问。诸葛亮、苏东坡皆因“锦秋”二字入祠,既非邑人也没有到过锦秋湖!为何入祠享祭?!“虽然,未可厚非也。自古贤人君子,居处流寓之地,后世往往争之,非不知其赝也。懿德之好,正以验人心之同然也。”

行文至此,笔者倒是注意到了徐夜《锦秋亭辨》中的一段文字:“谓宜于湖之北岸胜处,祠苏、于二公,额以“盟鸥”,更榜“卷云写练”四大字于其上,庶俾后来知此缘起。”徐夜建议在“湖之北岸胜处”,建“盟鸥祠”,并榜书“卷云写练”匾于“盟鸥祠”匾之上,“庶俾后来知此缘起”。可惜徐夜此绝佳的文化建议和设想,在博兴没有得到重视和实现,他的“庶俾后来知此缘起”的愿望,也就无从谈起,以致众说纷纭,也就不足为怪了!苏东坡虽然没有到过博兴,其《横湖绝句》却因了锦秋亭、锦秋湖而流传久远。

 

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写于密州官衙,是友朋间唱和之作而非写锦秋湖

 

后人多误以为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是写锦秋湖,其实非也!文同(1018—1079),字与可,今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

(文同像)


文同与苏辙是儿女亲家,与苏东坡是从表兄弟,以学名世,尤受其从表弟苏东坡敬重。北宋熙宁九年至元丰元年(1076—1078),文同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在任期间,文同除写诗作画外,还种植花木,修建亭园,营构了古洋州园池三十景,即湖桥、横湖……等三十景,并逐一为其作了题咏,写成《守居园池杂题三十首》。文同将此三十首诗,分别寄送好友苏东坡、苏辙和鲜于侁,三人均应和了三十首诗回寄文同,《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即是其中第二首。

(苏东坡《和文与可横湖绝句》宋刻诗帖)


清学者王文诰(1764—?)著《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体系庞大,其中《编年总案》四十五卷,是一部完备、详赡的苏东坡年谱,详细考论了苏东坡一生的出处行藏,同时还首次对苏东坡作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编年,实际上是一部扩大了的苏东坡年谱,但是和纯粹史学意义上的年谱不同的是,它主要是注重考订苏东坡诗文的创作年月,把它们进行编年,以利于研究。

熙宁六年(1075)秋末,文同任洋州知州。熙宁七年九月,苏东坡离杭州到密州任知府。熙宁九年年底,苏东坡离任归朝。是年,文与可作《守居园池三十首》寄苏东坡之后,据《编年总案》卷十四载:“(三月)四日,东武西斋和文同洋州池园。诰案‘石刻后有熙宁九年三月四日东武西斋’十二字,计各诗皆成于西斋也。”由上文可进一步考证得知,苏东坡既没有到过博兴游锦秋湖,《横湖绝句》写于熙宁九年三月四日密州官衙,亦非为锦秋湖所写!

后人还将苏东坡亲笔书写给文同的《寄题与可学士洋州园池三十首》诗作刻石。近经考证后发现,一杭州人在苏东坡过世以后,为了纪念他,将苏东坡寄和文同的诗作,在石上镌刻后立于西湖旁边。明弘治至正德年(1502—1509),四川巴州籍人士杨孟瑛,在杭州知州任上因得罪了权贵而罢官回乡,在返回巴州时,将杭州西湖边的苏东坡诗刻石私自运回了蜀地。后有苏东坡《寄题与可学士洋州园池三十首》诗帖传世。王文诰所谓:“‘石刻后有熙宁九年三月四日东武西斋’十二字”,即是见之于此石刻后,可谓铁证。此佳话不可不为尊崇苏东坡、关心锦秋亭的世人所知。

 

附识:限于篇幅,若欲知锦秋亭、锦秋湖的前世今生,可参阅《麻大湖名谓考》(《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研究》,黄河出版社2008年版)、《北国江南麻大湖》(《博兴文化通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寻访锦秋亭》(《博兴文史集粹》,黄河出版社2013年版)诸文。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责任编辑:王光磊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