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在大美青海书写人生华彩篇章 ----援青一周年感悟

2020-09-06 21:25:06 张新华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时间在雪域高原上跋涉的脚步中总是过得飞快,一如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援川归来手术后一周伤口未愈即到岗履职。从2019年7月25日,我胆囊切除手术后未等身体恢复,即怀着敬畏之心、迈着虔诚步伐,踏上青海祁连这片高原沃土,抱着感恩之心,揣着感激之情,与青海祁连结缘,融入青海祁连这块雪域热土,已整整一年有余了。青海是黄河之源,山东是黄河入海的地方,一条母亲河把青海与山东血脉相连。共处黄河边,同饮黄河水,回首这一年的经历,心情总是像黄河浪涛一样澎湃和激动。

5月18--20日,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援青)张新华积极协助青海广播电视台在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采访拍摄“千牛万羊进山东”脱贫攻坚专题片。此次采访拍摄是青海广播电视台推出《远方是故乡》五集系列专题报道之第二集《脱贫攻坚加速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 心

毛泽东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这里头出来的。人这一生,何尝不是靠一种精神一种底气活着?50年前,在这片黄河发源的高原戈壁,在海北州府所在地西海镇,诞生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人称“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地。“两弹一星”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荣耀,是伟大祖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丰碑。这个荣耀和丰碑,蕴含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彰显了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团结创新精神,是我们矢志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回望那段历史,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越发能感受到巍峨精神的丰碑、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在浩荡奔流的黄河下游,我的家乡山东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区和坚实大后方,“沂蒙精神”与“老渤海精神”在这里诞生和传承,至今党民一心、军民一体、无私奉献、水乳交融的精神力量还在我们的心脏里搏动,“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故事成为我们成长的宝贵记忆与精神底色。历史和现实告诉世人和世界这个硬道理——谁把老百姓装在心里,老百姓就把谁捧在手里。援青,就是党和国家关心民生、协同发展的鲜活和扎实的证明。

5月11日,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援青)张新华与县工信局局长赵燕等实地研究县农牧科技示范园与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项目规划方案。目前项目正在紧张布展中。

这里是隋炀帝西征大败伏允建功覆袁川的地方,这里是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护国定边的地方,这里是法显玄奘西天取经留下虔诚足迹的地方,这里是丝绸南路西平道的必经之地,这里是王震将军进军新疆所经之地,而红西路军和解放军二军指战员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更是给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感人的色彩。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意即“天”,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这片明净天空下,除了魏巍雪山高原,还有一片让人昂首仰望的精神的天空。大约1300年前,四顾这样的山,昂首这样的天,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曾发出这样壮阔的长啸:“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有人说,“和平时期的援青干部,就是出征的勇士。”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的重大战略部署确定山东对口支援海北。对口支援祁连县,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滨州市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滨州义不容辞的责任。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亲手描绘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宏伟蓝图,为青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党和国家吹响了齐心援青、协同发展、共同圆梦的号角。手术后未等身体恢复即重返工作岗位,在飞驰的高铁上,我就想,我要为这片土地扎扎实实做点什么。

5月22日,祁连县召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启动会议,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援青)张新华就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祁连县将于2020年底编制完成《祁连县国土空间规划(2000—2035年)》,目前,基础资料蹲点调研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预计6月25日结束。

大多数人事见证或者观察历史,我很庆幸,成为中组部、人社部统一选派的302名全国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中的一员,能够参与到国家战略和共同圆梦的时代洪流中来。援青,在听到这个词的最初,激动、向往、不安充斥着我的心灵。激动是因为能够亲身参与国家的重大战略,向往是因为听到了远方的呼唤,不安是因为对未来的未知。这与12年前我踏上余震不断的汶川大地和5年前任职三河湖镇小王村“第一书记”时的心境何其相似,又不尽相同。灾后重建,规划先行。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5月20日我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整理行装踏上充满未知和危险的援川前线,在地震灾区第一线的日日夜夜里,冒着余震、滑坡等威胁,随同指挥部尖刀组翻雪山行程600公里,到达满目疮痍的大禹故里禹里乡。积极对民族中学和小学规划选址,并果断建议将批准的靠近泄洪沟的中心小学另行选址,并在震后废墟上编制完成《禹里乡中学、小学过渡板房详细规划》。规划现场公示后,稳定了禹里乡的人心。援川的日日夜夜考验了我在艰苦恶劣的逆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我最宝贵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和意志磨炼。

大美青海是战略要地,生态、稳定、资源储备责任特殊,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接续地;大美青海是精神高地,在不同历史时期相继形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已深深融入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血脉;大美青海是创业福地,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青海正在成为新时代创造、创新、创业的热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我一直在叩问自己的内心,在这一批援青的干部中,我的定位是什么,我怎样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定位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扎扎实实为这里的人民做些实事,实事,不一定是大事,而是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自己问心无愧的事情。在这1095天中,我怎样记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想得出办法、经得起磨练?

2019年7月,滨州第三批援青团队谨记市委佘春明书记“在艰苦环境中扎实苦干,留下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殷殷嘱托来到青海祁连,我们上的第一次党课就放在了中国原子城纪念馆,学习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又一次举手宣誓;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走长征路;到藏区学习“老西藏精神”,到拉萨孔繁森墓碑前,缅怀榜样、共上主题党课;在玉树、在可可西里、在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二军纪念苑,感受英烈和先辈事迹,激发的斗志与精神。我深感双肩责任重大,作为一代新人,立志要践行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在这片舞台上书写无愧党性无愧时代的华彩篇章。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狠抓落实的践行者。

毕竟,人生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

5月22日,祁连县召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启动会议第二阶段会议,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援青)张新华就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与规划编制中标单位就规划下一步编制工作座谈交流。

践 行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发展要求是做好青海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根本遵循,也是对口支援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高度契合青海的发展实际,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海的十分关爱,对青海发展的殷殷期待。

在8月27日召开的滨州·祁连对口支援联席会议上,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向滨州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提出了希望,认真思考践行我们来做一些什么、能留一点什么、带回去什么这三个问题。我始终牢记派出单位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邱延博局长的嘱托:“尽情挥洒汗水,无私担当奉献,砥砺锤炼自我,在与强热的日光对话中坚定信念,在与凛冽的寒风交错中一往直前。”始终把援青当作最好的磨刀石和试金石,抱定“吃苦就是锻炼、多干就是成长”的思想,努力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处理好在受援单位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分管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分工的宣传委员工作的关系,全身心投入到对口支援工作中去。

5月23日,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援青) 张新华向山东援青管理组党委书记、组长、海北州委常委、副州长赵庆平现场汇报祁连县国土空间规划、牛心山北麓片区棚户区改造规划情况。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青海号称只有两个季节,一个冬季,一个大约在冬季。从平均海拔10米黄河之滨、渤海之州的滨州到平均海拔3500米雪域高原、天境祁连,我笑称从3层楼到每天在1000层楼的海拔高度上工作生活。面对对口支援形势和任务,每一名同志都面临生理的考验,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头痛欲裂,胸闷气短,心悸失眠,身体需要适应;心理的考验,远离妻儿老小,孤独寂寞,思想需要适应。援青干部走进祁连,就要成为祁连干部群体的一部分,全力支援祁连的新使命、祁连各族群众的新期待,扎实践行,边学边思,要始终做到与民族干部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在祁连这片热土上深深留下滨州干部人才的人生印迹,把齐鲁印迹体现在援建项目上,种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支撑大家的就是一种援建干部必有的家国情怀、精神力量!

从我的老家——黄河入海山东滨州的大平原走向古春秋古战场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曾提出“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深邃而务实的智慧。顶层设计就成为区域协同发展蓄力持续发展关键。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组团帮扶、产业援建、智力支持、交流融合等领域,在不断的调研和思索中,我个人融入青海地方的思路日渐明晰和坚定,定位更加明晰和细腻,行动更加有序和笃定。

对口支援,规划先行。援青期间,作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滨州市智库人才专家、滨州市突出贡献专家。我始终紧抓学习和研究,光荣入选了“青海省专家人才联合会个人会员”,助力支撑新青海建设人才高端智库。积极相应市委号召,争做“三专干部”,用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达到“勇担当、业务精、有情怀”的境界能力水平,发挥规划专业技术优势,推进山东自然资源和规划优势与青海自然资源和规划需求之间深度融合,助力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篇布局起好步。在派出单位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党支部和先后受援单位祁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党组的领导下,不等不靠,积极转换角色,深入调研,祁连县委、县政府对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先行先试,全力助推祁连县自然资源局率先在海北州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管理。帮助完善《祁连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务实超前编制《祁连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八项规划,实现控规全覆盖,为项目落地提供规划支持,两次牵头筹备在西宁召开的祁连县牛心山北麓片区招商推介会议。奋力谱写“规划援青”新篇章。

宣传援青,润物无声。在这一年中,除完成受援单位分管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工作外,我在滨州市援青管理组分管的宣传工作唱响援青主旋律, 为对口援建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在市(州)以上媒体发稿113篇,其中今日头条采用41篇。其中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6篇,在大众日报省级媒体发表31篇,在滨州日报等市州级媒体发表76篇。作为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具体责任人,在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组长、祁连县委副书记劳建刚领导下,向山东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民委进行汇报、争取支持,全程助力首部援青院线电影《牛王》在祁连县成功拍摄,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和援青工作10周年献礼。主创设计了“滨州援青”LOGO。并受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跨界”设计了黑河峡谷第一村---郭米村的形象宣传牌。

凸显齐鲁元素,擦亮山东印记,全力推进援青项目建设。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牵头并帮助设计把关县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县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布展方案,全程跟踪两个项目的规划布展技术指导,目前项目均已投入使用;作为项目责任人,协助推进县大果沙棘汁加工厂项目投产达效,将其纳入山东省青海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目前瓶装生产线设备即将投产,易拉罐生产线年内入驻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园基地投用。帮助规划设计中小企业及电商孵化园等项目,完成建筑、大门外观方案及园区环境设计。

5月23日,山东援青州直党支部到祁连县开展支部共建暨产业援青调研活动。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援青) 张新华现场汇报卓尔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及龙鳞杨公园规划情况。

回首

民族英雄林文忠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语犹在耳畔,今年疫情期间在高铁上靠着椅背休息的终南山先生,他古稀高龄,又在非典十七年后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奔赴抗疫前线。三年援青与妻儿老小天各一方,爱人独自扛起家庭和照顾老人的重担,援青结束时,儿子三年的潍坊高中求学同期结束。民心安处,我心安处,就是我们的故乡。这一年来,我已经真正融入了我的第二故乡祁连。每天的钉钉打卡吹响冲锋的号角,深夜缺氧难眠时重拾起床头的《青海通史》《海北州志》和《祁连县志》,作为滨州援青管理组宣传委员,写稿、改稿往往都是下班后在宿舍忙到夜深人静时。战友们笑称我为雪域高原上名副其实的“无胆英雄”,援青六省市首部院线电影《牛王》导演李墨言先生也笑称以我的肤色足以在剧中本色饰演藏族汉子……。一年多来,经受住了恶劣环境的严峻考验,在雪域高原站稳了脚跟。这里海拔高、气压低、氧气稀,但是我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做到了海拔高,斗志更高;风沙硬,作风更硬;气压低,标准不低。这期间,无论高原反应多么严重,没有一个人退缩;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没有一个人畏惧,没有一个人懈怠。实践证明,我们所有援青干部人才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强大的精神,就像一粒粒飘来的种子,经受住了生存环境转换的严峻考验,在祁连这片神奇热土上扎下了根、站稳了脚。

2019年9月20日, 山东滨州援青干部管理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祁连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体验式情景教学活动。

一年多来,我把祁连当故乡,克服高原缺氧、语言不通、生活不便等各种困难,逐步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清真饮食,读懂了和我们并肩战斗当地干部古铜的脸上淳朴的笑容,与他们在雪山戈壁间的颠簸跋涉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学了若干句青海话,听懂了扎西德勒的由衷祝福,如果有朝一日我回到家乡,我一定会在梦里梦到他们洁白的哈达和动人心魄的长河落日,因为在黄河的那头,我的心,会和您们一同跳动。我不会忘记那一张张的脸上纯净的笑容和期盼的眼神。我会惦记我调研过的老乡,我会挂念我曾经全力跟进的援建项目,以及那些事,那些人。

一年多来,我们用脚步丈量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援青思路日渐清晰。身入祁连、心入祁连、融入祁连,重走长征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上山下乡,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援青工作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民族干部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在祁连这片热土上深深留下滨州干部人才的人生印迹,把山东印迹体现在援建项目上,种在人民群众的心里。   

一年多来,我们成为祁连干部群体的一部分,全力支援祁连的新使命、祁连各族群众的新期待,主动融入到祁连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把感情融入到农牧民群众中,把过硬作风融入到脚踏实地的办实事中,把滨州的经验、理念融进援建祁连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赢得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称赞和信赖。全体援青干部人才贡献聪明才智,奉献青春热血,凭工作赢得单位尊重,靠交往融入干部群众,借交流密切鲁青联系。

一年多来,我们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汇集力量打造海北精神高地,实施“沂蒙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红色交响”行动,两地互办展览和开展宣讲活动,携手创作多部反映郭永怀事迹的文艺作品,有效促进了鲁青两省文化深入交流。

有时夕阳西下,我站在苍茫高原上,天高且蓝,雪山被映的如燃烧般橙红,就想,在时光和天地之中,人是那么渺小,而每一个人的努力胸怀又可能如此伟大。一年多来,我们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营养,守初心、担使命,积极作为、严于律己,在挑战高原、挑战自我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初心使命,磨砺意志,锤炼党性,提升境界,增长才干,将小我活成大我,将高原的艰苦化为人生的快乐,援青经历将成为我未来继续干好工作的不竭动力。三年,1095天,好像很长,实际很短,要做的事情很多。《祁连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全覆盖的细化和执行、助力决策高质量编制“十四五”援建规划、农牧民培训中心、高原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一个个项目让我们不敢懈怠,唯有砥砺前行,才是对脚下这片大地的守望和报答!

一次援川行,一生不了情。一次援青行,一生高原情。援川和援青的个人经历,使我深深体悟到,要珍惜组织的信任,珍惜干事的平台,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宝贵的时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事业上的贡献者,做形象上的维护者。援青路远,关山万重。一年多的深情投入和朝夕相伴,艰苦的条件锤炼意志,复杂的环境提高本领,全新领域的开阔视野,崇高的精神净化心灵,我已经深深融入海北祁连这片土地。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身为援青干部,我将跑好持续对口支援的“接力棒”,走好人生宝贵的“历练路”,在助力“美丽祁连、幸福祁连”中贡献滨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为山东增光、为人生添彩。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援青干部、祁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徐明月
滨州文化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