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美:7年骑兵生涯历经11匹战马伤亡

2017-01-22 00:00:00 0

从讨饭小子到抗日骑兵,从棺材里藏炸药到卸下鬼子的枪,博兴县陈户镇张官村抗战老兵赵广美回忆当年,有话要说。


C:\fakepath\赵广美 (57)_2345看图王_副本.jpg

赵广美回忆当年


1943年,母亲正在做饭,赵广美撒谎说上厕所,出门就跑向博兴县九区中队临时驻扎地——上不起学的讨饭日子过够了,他要当八路军!当天,他就感受到了抗战的艰辛与危险。因怕暴露行踪,一晚上,他所在的队伍换了3个村睡觉。

“俺们睡觉不敢脱衣服,步枪就夹在腚沟子里。可区中队20来人没一把好枪!都是破条子、破筒子,子弹压不严实,搁在口上常掉下来。我领的三颗子弹里就有一颗臭蛋,更别说军装了”,赵广美回忆,据点里的日伪手里则是三八大盖和小钢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兵虽然“个子小”,但他们多数经历了系统军事训练,枪法准,听指挥,单兵作战素质很高。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赵广美和战友们只得以“骚扰”为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1944年8月,赵广美进入渤海军区所属骑兵连,从地方武装进入正规部队。从此,赵广美从敌后骚扰转向正面进攻,经历了惠民、无棣、商河、禹城等多次激烈战斗。

起初,德国造的枪支弹药、“肚皮贴在地”飞奔的蒙古马让赵广美兴奋不已。可为适应骑兵生活,他不断从马上摔下来,慢慢摔成了一个好骑兵。从士兵到班长、副排长,他在七年的骑兵生涯中,共经历了11匹马的伤亡。

“我们经常挖沟做训练场,让它在沟坡蹦来蹦去。那蒙古马速度是真快啊,比火车都要快。在队伍里,最快的马就叫火车头。我当班长的时候,那马就是火车头!时间长了,马也懂人话。放下鞭子,我抓着它后腿,它就知道卧倒。”赵广美对战马很有感情,而今回忆起来都满是感慨。

“骑兵长处是追击、打援和救护伤员。可攻打城池的时候,我们得下马当步兵,分散到各部队,我们仗着手榴弹冲啊。1945年8月,在攻打惠民县城东门时,我就分到了一筐子手榴弹,边扔边冲。可在打无棣县城的时候,敌人西门的地堡是钢筋水泥的,太结实了,手榴弹也不管用了”赵广美回忆,参战部队想到一个好点子——将十几个炸药包放在棺材里去炸地堡。

“我们去老百姓家里找来棺材,盖上好几层被子。这被褥是用水泡了的,以免路上被炸。在手榴弹掩护下,我们几个人就用小车推着这棺材往前冲。果然,这地堡就被一棺材的炸药给端了!”赵广美说。

紧接着,赵广美所在的渤海军区骑兵连被派往禹城进击拒不投降的日伪,他还在那里俘虏了一名日本兵。

“战火停了,我正和另一战士拉呱,没想到一个鬼子带着枪从胡同里拐进来了,我们就迅速躲进一个朝西的大门。那个战士怕鬼子进来,正要拿木棍子顶门,我就说,‘鬼子狡猾,他一般不用手推门,而是用身子挤,等他要一挤门,咱就开门把他诳倒。’果然,这鬼子就被我们骗到了,俺俩的枪往他脑门上一顶,就把他俘虏了”赵广美收缴的这支三八大盖成为他立功的见证。在解放战争中,赵广美又陆续参与了解放济南、徐州、广德、天津等战事,“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都参加了”。而后,他跟随所在部队进入上海。1953年,他随部队布防青岛1955年,他带着头顶、眼角的轻伤和4次立功的成绩单复员回家。


(本文作者:田军、刘清春、孙国栋、张跟平,首发于滨州日报2015年4月21日二版,赵广美老人时年89岁)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