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联:乡邮路上的“老黄牛”

2016-12-12 00:00:00 0

赵德联,邹平县邮政局青阳支局的一名普通邮递员,参加工作以来,像老黄牛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曾获得“中国好人”提名,2015年被省文明办评为“山东好人”。

2015年完成报刊流转数额11万元,超额完成2万元,其中小批量期刊5万元,稳居全县第一。

他每天身着简单的邮政标志服装,挎上绿色邮包,骑行在乡邮路上,日复一日地奔忙着……


自制投递路线图,准确及时传递牵挂与思念


2005年,44岁的赵德联进入青阳邮政支局工作之前有着较为丰富的人生经历。

回忆当兵之初的情景,赵德联说,初入青岛警卫区正值寒冬腊月,那时由于连个单杠都拉上不去,总觉得低人一等。自小没吃过大苦头的他每天晚上都比别人晚睡,偷偷跑出来下苦功夫练习,手被冻裂也不说一个疼字。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德联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道德模范”。

赵德联还做过老师,而且一干就是13年。这期间他多次被评为“青阳镇优秀教师”和“邹平县先进工作者”。

2005年,44岁的赵德联迈进了青阳邮政支局的大门。


pWa7K8M8QR.jpg

这些年,经过赵德联手的信件、特快专递每月都有1000余封,报纸20000余份


刚开始投递的路线是在山区,每天往返30多里地,村庄又多,给投递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为尽快进入角色,他一方面虚心向老邮递员请教,另一方面为尽快熟悉邮路,白天投递时格外留心,晚上回来后反复琢磨,最终绘制出了一幅完整的投递路线图。图上有村庄、街道,以及所有投递户的住址等。

这张图在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他及后来的投递员准确及时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投递任务。如今,它还静静地躺在他的抽屉里,只是因为使用的次数多了已经变得皱皱巴巴。他知道每一封信、每一封快件对一个家庭都很重要,这里面有牵挂也有思念。


为投出一封信,4000多户人家,百十里路,自南向北挨家挨户地问


2008年的冬天,有一场雪下得特别大,山区的道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有一封疑难挂号信让他犯了愁,在村里已经转了一个多小时了还是没能找到地方,身上、车上沾满了泥巴和雪块。全村有五个同名的,门牌号又不存在,天色越来越黑,他想到了放弃,但是一想到身上的那份责任,提醒自己赶紧振作起来。

4000多户人家,百十里路,他自南向北挨家挨户地问。后来,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位从外地嫁来的媳妇。她接到来信后,一个劲地说谢谢。赵德联只是会心一笑,“把信交给你就好,不然今晚我该睡不着了!”

在回去的路上,由于天黑路滑,他一不小心连人带车跌进了路边的壕沟里,挣扎了半天,幸亏一个过路的司机发现了他,才将他拉了上来,等到了局里,两条棉裤腿冻成了“盔甲”。

每一年的母亲节,正值天热的时候,很多学子都要给自己的母亲写信遥寄感恩与思念。深知孩子们的这份心意,赵德联不顾天气炎热,口干舌燥,也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硬是在一天内将这些饱含深情的感谢信送到每个母亲的手中。有些母亲收到信后感动得都哭了,但是她们却不知道在这些信的背后有赵德联多少辛勤的付出。

这些年,经过他手的信件、特快专递每月都有1000余封,报纸20000余份,他都准确无误地送到了每个客户手中。


总是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


西董村的赵桂芝大娘丈夫去世了,在外工作的子女经常给她邮点生活费,还有小物品什么的,但是来邮局取又不方便,赵德联每次都帮她取出来,送到她手里;2015年9月大阅兵结束后,他自费给青阳镇的老八路、老模范送去了《中国大阅兵》纪念册,里面有从1949年到2015年阅兵的画册,还有一本阅兵纪念的邮票……

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赵德联坚持了好多年,他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没有一句怨言。去年10月,他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有身份证、大量的现金,他不为所动,主动归还失主,赢得了好评。

近年来,邮政企业不断进行改革转型,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总是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协助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赵德联说,下一步的工作中,他要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争当全国投递员的排头兵!作者张学东 董明轩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