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籍科学家张存浩谈他的家风传承

2016-12-10 00:00:00 0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里是山东卫视《天下父母》之《中华家风》,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的这位嘉宾,祖籍是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车王镇人,名门望族出身。说他家世显赫,不是因为家里人当了多大的官,而是这个家族特别盛产科学家,且是享誉中外的民族骄傲。”2014年4月12日下午2时,张存浩院士在秘书和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上山东卫视演播舞台。他用朴实的语言向父老乡亲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mpZYznrrim.jpg

(张存浩与“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一同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张存浩祖父张鸣歧是清朝两广总督;叔父张鎛是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者,建筑大师;姑姑张锦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留美化学女博士;姑父傅鹰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的父辈兄妹四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家。

CGRAwfz7Q8.jpg

(张存浩的叔父、建筑大师张鎛)


而他是中科院院士,更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20141月10日,86岁的张存浩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母亲的“民族大义”,使“我心里一直想着我们多难的祖国”


张存浩祖籍无棣车王镇段家人。他的母亲出生于云南一个哈尼族的封建家庭。母亲年少时读书不多,但很重视家风气节。作为家中长子,张存浩两三岁时,母亲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记不住就要打屁股。

从张存浩两岁起,母亲就常常给他讲许多正面的历史故事。在20世纪30年代,强敌压境,母亲反复讲“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故事给他听……就在“七七事变”后的一个星期左右,母亲拉着父亲和张存浩开了一个气氛空前严肃的“家庭会议”,正式提出把张存浩交给姑父母带到大后方去上学。

对于母亲的决定,张存浩尽管内心有些迟疑,但他已经能够理解母亲的“民族大义”,在一分钟之内,张存浩便做出了正面的回答。

“我的母亲性格倔强,对日本人很不在乎,从北京到天津,她带了很多抗日书籍,还有一些民族激进的书。她大摇大摆地进火车站,尽管日本人搜查很厉害,但在日本人面前她却毫不在乎。”张存浩说,“我觉得母亲特别了不起,从母亲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民族大义的东西,她这倔强的劲儿我也学会了!”

1937年,9岁的张存浩告别父母,来到了姑父姑母身边。张存浩的姑父傅鹰,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姑母张锦,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留美女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在抗战时期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张存浩跟随姑父姑母辗转于重庆和福建,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NrrZQY6Cbf.jpg

(张存浩的姑姑张锦,有机化学家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在看英文,姑父就说我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在中国的文字上,然后他就情不自禁地就讲开了,说中国的文字多么博大精深,要把中文放在第一位。”张存浩被姑父的一片赤子之心深深感动,“那时,我没有读博士就回国了。姑母还一直拿自己勉励我,说我一个女人都能拿博士,你也必须拿到博士。但是很遗憾,我没有听她的话,因为我心里一直想着我们多难的祖国。”


“我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的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


有人问过张存浩:“你回国后,做了这么多任务性科研,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科学兴趣,后悔吗?”张存浩说:“不后悔,我回国,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回首自己60多年的科研经历,张存浩说,青年时代也曾有过自己的科研理想,然而也是从那时开始,“我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的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强烈的爱国心促使张存浩放弃了攻读博士的机会。1950年8月,张存浩毅然回到祖国,开启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科研生涯。

当时,随着大庆油田等大型油田的陆续发现,我国原油短缺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效缓解,张存浩的水煤气研究也告一段落。根据国家需要,张存浩把研究方向转到了火箭推进剂这一全新领域。

“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是很危险的。一次,我跟一位复转军人一起搞研究。当时我们两人都站在悬空的操作台上,他站一个,我站一个,上面是一个大阀门。当我们俩人打开阀门时,哗的一下子,一堆火从阀门里出来,把我们两个人完全遮盖住了,他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他。再往下就是一个梯子,无处可逃,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这位同志很勇敢,他当时就立刻反向把阀门关上了。我是个研究员,但在极度危险的时候,他做得比我好。”张存浩回忆道。

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危险,但是张存浩团队的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1964年,上述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在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一位美国人惊讶地说“没想到中国在20年前就有这么好的理论!”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我们的科研队伍了不起。因此国外能做的,我们通过努力一样能做到。每当看到一起工作的同事,我就充满信心。”张存浩说。


zZ3EAp5BxJ.jpg

(张存浩院士(左二)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3年7月摄,新华社发)


1986~1990年张存浩出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开始了“科研管理一肩挑”的学术生涯。尽管他身为领导又是项目负责人,在整体研究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而在发表学术文章甚至上报科技奖励时,他从来都是把站在研究第一线的同事们的名字放在自己前面,他说“我的贡献不如年轻人大”。

张存浩于1991~1999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其间,在他的倡议下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这项基金的设立,一直受到科学界的交口称誉,谈起这个举措,张存浩再次把贡献归于他人:“我不过是把几个人的想法综合了一下,正式提交上去。”

张存浩说:“回顾几十年的学术生涯,我常常想起那些共同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得到的荣誉少、待遇低,但没有他们协助,也就无法取得科研的成功,一想起他们,我就觉得特别感激,我忘不了他们。”


“我的家风,就是非常认真地重视学习,另外就是重视传承”


回忆起自己的家族史,张存浩坦言,其受祖母的影响比较大。“祖母在持家和教育子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伯父、父亲、叔父、姑姑他们都有留洋背景,这些决定更多的是由祖母筹划和安排的。因为曾祖母和祖母都是河间纪家,纪晓岚的后代,所以祖母继承了这些东西——高度重视后代的教育。”

张存浩介绍,张氏家族从事科技工作的共有几十人。“我觉得家族之所以有这么蓬勃的发展,不是遗传基因,而是家风传承。”

“我的家风,就是非常认真地重视学习,另外就是重视传承。下一辈可以学上一辈,一代一代地把这个东西传下去。这两条我觉得差不多。”谈起家风,张存浩不无幽默地说。

而对于家风,儿子张捷、张融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长子张捷说:“敬业我觉得是我们家的家风。从我爷爷那儿,小炼油厂他都要弄得非常好。我父亲也是,你要想做这件事情就要做得认真。”

次子张融说:“家风也是与时俱进,每个时代都不一样,像我太爷爷那个时候,有一技之长就是家风;我父亲这一代,科学救国这个思想对他来讲是非常深刻的;到了我这一代又不一样了,而是个人的发展要考虑怎么跟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

对于孙辈的教育,张存浩亦非常严格。“我有5个孙辈,身边一个都没有,都在国外。我对他们的期待还是比较严的,要为祖国多贡献。

“我会用中文和英文跟小孙子进行交流,所以叫'Bilingual',双语的意思。”提起最小的孙辈张心适,怜爱之情已然溢于言表。

“你的根是在中国。”张存浩经常这样教育后代。或许这句简单朴素的话,就是对张氏家风的最好凝练与表达。(作者:刘连坤)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
13011798622
你的根是在中国
08-04
蛋挞学长
ggg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