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老乡范仲淹一句话,鼓舞中医学界近千年

2017-03-29 16:03:19 郑书翰 0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时期,祖籍苏州,两岁时随母亲改嫁至山东长山(今邹平县长山镇),历史上著名的“划粥断齑”的故事讲的就是范仲淹童年时在邹平读书时的情景。

范仲淹在邹平醴泉寺读书的时候,生活异常艰苦,他就熬上一锅稀粥,经过一夜的凝固,第二天将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食用(此为“划粥”),再挖地里的野菜,伴点油盐就粥而下(此为“断齑”)。“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范文正公就是在这样坚韧不拔地努力下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今天,当我们提起赫赫有名的范文正公,很多人都能说出他不少的名言词句,比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比方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等等。

这样一位富有家国情怀的人臣典范,有一句不经意间说过的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却鼓舞了中医学界近千年,直到今天仍有许多莘莘学子在这句话的鼓舞下矢志岐黄,探深致远。



根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里的记载,范仲淹在还未显达之时曾有一次去庙里向神灵求签祈祷求签谓“我将来能当丞相吗?”然后抽签,签名表明不。然后又次求签祈祷,说:“不行的话,那我就当个良医也行。”再次求签,签名表明还是不可以。于是他长叹:“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善于用人的人在他眼中没有可以遗弃的;善于用物的人,在他眼中没有可以遗弃的物件’。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深渊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范文正公的一句“不为良相,为良医”鼓舞了此后近千年的中医学界。如果留心阅读宋朝及以后的中医典籍,经常会看到范仲淹的这句话。

这句话不仅是医生立志普济苍生的精神鼓舞,也是许多知识分子经历仕途挫折的灵魂慰藉,许多科举失败、官场失意的知识分子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转攻医学,其中很多人因此而成为一代医学大家。

当然,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在中医历史上就有“既为良相,又为良医”的人物,比如医圣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坐在公堂上为百姓看病,“坐堂医”的称谓即由此而来。


(作者:郑书翰,单位:滨州中医妇科医院


责任编辑:王光磊


copyright
责任编辑:
滨州历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