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好钢用在刀刃上”。要用得好,起码俩前提:一是备了好钢,不能现用现找;二是手艺得过硬,用对时候、用对地方。
眼下滨化股份启动再融资发行“可转债”,对于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来说,就是“好钢炼成了好刀刃”。
“化工大象”启动转型升级步伐,新材料项目上马
滨化1968年建厂,1970年投产,主要产品为烧碱、环氧丙烷。2010年2月,滨化股份完成首发IPO,募集资金21亿元,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公众上市公司。五十年的建设,使滨化股份成为我国重要的环氧丙烷及烧碱产品生产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剂供应商,是氯碱和环氧丙烷行业的大象。
2011年,国家发布政策禁止新扩建氯醇法环氧丙烷工艺生产装置,滨化继续扩大规模的道路被切断。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极大地增加了氯醇法环氧丙烷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公司面临着发展受限和生存的挑战。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前期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合的基础上,滨化与北京清华工研院合作,确立了以现有主业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为引领,打造核心创新竞争能力,全面向新材料、新能源转型的战略规划。并立项上马128亿元的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实现由基础化工向新材料的转变,该项目被列入山东省《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
项目有了,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经过对各种资金募集方式的反复比较,多方调研,和充分论证,滨化最终选择了——在证券市场发行可转债。
“可转债”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兼具债权和股权的双重属性。这种办法,能较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符合中央金融改革精神。
对投资者来说,它是“有本金保证的股票”,它具有普通股所不具备的固定收益和一般债券不具备的升值潜力。对于滨化项目而言,其好处,简单的说,就是资金到位快、利息低。
好处虽多,可“门槛”也高,它考验的不是简单一张蓝图、一套证明材料,而是优质上市企业多年来炼就的“硬功夫”——多年来规范化的经营、潜力足的利润曲线、厚实的企业信誉。
发行可转债,证明了滨化上市十年来的“硬功夫”、“真本事”,累计为股东分红12.46亿元
且看滨化的“硬功夫”——2010年上市以来,十年聚焦主业不偏离,从不炒概念、玩噱头、吹气泡;每年坚持给股东分红,累计12.46亿元;与清华工研院合作,“化工大象”装上了清华芯;“五连冠”,五次荣膺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
“很多上市企业只注重从市场上融资,不愿给股东分红,但我们坚持每年分红回馈股东,十年共计分红12.46亿元。长远地看,这12.46亿真金白银的分红,是持续为信誉‘存款’,给企业‘增信’,让企业和投资者特别是老股东之间有了极强的黏性,保证了这次可转债最后的发行效果。”滨化股份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兼证券与投资部经理孙晓辉说。
正因此,滨化发行可转债经得住监管部门严苛的审核,接得住投资者尤其是老股东仔细的查问,能够保证稳、准、快的操作完成,保障大规模资金顺利到位。
因为定期报告数据有6个月的有效期,所以可转债的发行节奏非常紧凑。为此,滨化股份制订了非常细致工作流程:2019年6月1日,滨化股份董事会通过了可转债的发行预案;8月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发行预案;8月中旬,发行申报材料被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12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正式批复,审核通过了滨化发行可转债的申请;今年4月7号,滨化召开发行专题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可转债发行方案;4月9日,进行了投资者网上路演;4月10日,可转债正式发行申购,可转债发行顺利完成。
发行这批可转债是拉动北海项目的重要一步,是滨化第三次创业的“资本加油站”
效果咋样?据孙晓辉介绍,老股东参与配售可转债为51.73%,公众投资者申购也非常踊跃,中签率为万分之二。
到了多少钱?4月16日,24亿元到账。
这笔钱的具体意义是啥?“成本低,利息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三年1.0%。如果是正常贷款的话,现在五年期以上贷款的基本利率是4.9%,是可转债的十几倍。如果转成股份,还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提高公司融资能力。”孙晓辉说,有了这24亿元,加上此前5个亿的注册资金,就达到了一期投资额的46%。在如此充足的项目资本金基础上,剩下的部分再向银行贷款,就顺利、便捷的多,可以从容办理了。
可见,滨化的这批可转债,解决的不只是眼下的难题,是整个项目资金链强力运转的重要一步。
“好钢用到刀刃上。滨化聚焦主业,不轻易使用融资手段。只有遇到了重大投资,单靠自身解决不了的项目,才到市场上解决。”在滨化集团党委书记张忠正看来,北海这个项目堪称“滨化的第三次创业”。
话怎么说的这么重?
孙晓辉介绍,不止是项目投资大、占地多,更是在国家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过程中滨化股份的战略部署。在全球供应链重新配置的局势下,企业从一个成本型竞争的企业转向价值型竞争的企业,必须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进军,只有创新这条唯一的道路可走。滨化股份要完成由基础化工行业向面向高增长的氢能源和新材料企业转变,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是基础。这个项目的核心技术由滨化股份与北京清华工研院共同研发完成,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家最新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建成后将在北海经济开发区集聚碳三碳四产业,形成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带动滨州及周边地区石化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因而,这批可转债的意义并非账面上的24亿,而是拉动北海项目的关键融资行动,甚至可以说是滨化第三次创业的“资本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