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海外掌门人陈中华讲述他与太极拳的故事

2018-06-26 18:24:20 记者 张婧雨 见习记者 郭文璐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625日—26日,滨州子沐太极馆特邀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海外掌门人、陈氏混元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中华为滨州太极拳爱好者传授太极拳的习练方法。活动间隙,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对陈中华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听他讲述他与太极拳的故事。

陈中华接受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采访

18岁与太极结缘,一练就是近40年

当年18岁的陈中华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血气方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有位老先生练太极拳,出于锻炼身体的目的和对太极拳的好奇,他便去试练了一下。小时候他身体不好,起初跟着大人学过一些拳脚来强身健体;当看到眼前的老先生,陈中华心想,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难道会比划不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吗?随即,他向老先生发起了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正是这样,让他对太极拳产生了兴趣。“像外家拳,力量很大,我当时的身体状况做不了。但那次接触太极拳让我觉得这个运动应该适合我。”陈中华就这样与太极拳结缘了。

回忆起最初的练拳,陈中华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初学太极拳就是要自己实打实地去练习,百分之百去练,不练就是零。而随着练拳的不断深入,则要从理解和身体上去感悟,练拳不仅是练拳法,练得更是一种习惯、原则和标准。他说,在练拳过程中,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会慢慢融入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了,就不需要再专门去练了。尽管这样,他每天还是要找出一些时间,或四五分钟,或更久一些来练习一下太极拳的套路。“练套路是保证套路不忘,增强身体各个关节的协调和配合,增加肌肉的感受。”陈中华说。就这样,在习练太极拳的道路上,他一坚持就是近40年。

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在太极中感悟生活

“太极是阴阳、刚柔的结合,遇到事情不去硬碰硬,柔并不是失败、软弱的意思。”陈中华说到。近40年的习拳、练拳生涯,太极拳之于他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强身健体项目了,太极拳渗透的道家思想等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他,无论是待人处事还是在与自己的相处中,都令他有了很大的改变。

年轻时候的陈中华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经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生气,练拳不顺利的时候总想着找棵树对着拳打脚踢。而随着对太极拳、对太极文化的不断了解,他认识到,遇事不要去硬碰硬,很多时候只是转化一种方式罢了,就能更容易、更平和地解决问题,要学会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陈中华告诉记者,学习太极拳是一个积累和成长的过程,练太极拳是一件效率很高的事情。一开始这种“效率”并不明显,但当在生活、工作以及你做任何事情它都在指导着你、帮助着你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其实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亦是如此。

太极文化归根到底是中国文化,应受到重视并传承下去

随着对太极拳的不断深入,陈中华不再满足于自己练习太极拳,而是积极投身太极拳文化的传播中。现在的他已经是“国际陈中华太极学院”的院长了,学院在全球共有几十个教学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亚洲、欧美等一些国家。而陈中华的讲授,也不仅仅局限在太极拳上,用他的话来说,“太极文化归根到底是中国文化”。

学习太极,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不懂中国文化,不懂太极中的阴阳文化,是学不好太极拳的。生活在国内的弟子还好说,尤其是对于外国弟子,陈中华首先让他们做的便是学习中文、中医、中草药等知识,并从试着用筷子吃饭等小事上入手让他们接触中国方式、了解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蕴含哲学思想的传统太极拳。而这门课程在国外也特别受欢迎,从年轻的孩子到80岁高龄的老人,这其中有工人,有律师,有保安,都对太极拳这门中国文化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谈到国内太极拳的现状,陈中华则表示目前大多数人对太极拳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习太极拳的人群还是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子沐太极馆作为一个专门为太极而开设的专业场所,开设课程教授太极拳,传播太极文化,无论从强身健体还是文化传承上来说,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太极拳的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加入,这样受益的人才能更多。”陈中华说。

copyright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人物

热门评论
13082720636
👍👍👍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