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着力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3-05-06 08:57:39 解忠信 冯莹莹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顺应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放眼全球,我国目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日趋均衡。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心协力应对各种困难,才能实现共享正义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

回应人民对于国家安全的新期待。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上,同样表现在对于国家安全的期待上。人民希望国家更加强大,更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希望我们党和政府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从本质上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安全的新期待。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要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近代以来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失去国家安全保障,中华民族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目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临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只有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新趋势,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内涵

核心内容。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国家安全领域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金融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海外利益安全、数据安全等具体领域。

科学内涵。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推动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建设,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要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国家安全工作全过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安全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生命线,在国家安全中居于统领地位。维护政治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负责制,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全面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危机管控机制等制度机制。完善法治、战略、政策、风险监测预警和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决维护政治安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斗争,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信息化源头管控、精准化监测预警、动态化风险评估等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动城乡公共安全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一体化,把好基层公共安全第一道关口。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矛盾风险源头防范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深入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渠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本文系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解忠信单位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冯莹莹单位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copyright
责任编辑:刘雪纯
滨州时评

热点时事评论、滨州日报观点、滨州网时评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