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滨州答卷 民生篇(4)】滨州:公园融入城市 市民乐享惬意生活

2022-09-29 09:45:10 晚报记者 张宝凯 鲁北晚报 0

滨州日报/滨州网综合讯  凌晨,伴着收音机里的新闻播报声,早起晨练的人们已经让分布于城区各处的公园热闹了起来。公园里跑步是永恒的健身主题,太极拳、红歌会是老年人的专利,广场舞已经融入了年轻人……

300米见绿,500米入园。

走在城区的道路上,随时会与公园不期而遇——既有在街角口袋公园游乐设施上玩得不亦乐乎的孩童,也有在主题公园忙着读书学习的学生族,更有那三五成群、“楚汉”相争的“兵卒”爱好者……

城在园中,园在绿中,人在“闹”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宜居的居住环境的探索和追求日益凸显。

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滨州市持续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精细管理,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城市环境保障。

2013年9月,滨州市通过国家住建部专家组验收,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进入快车道:持续推进增绿攻坚行动,增添“园林城市”魅力;探索形成了“‘早’字当头,提前谋划”、“‘领’字为率”,“科学布局”、“‘新’字助力,激发活力”、“‘严’字把关,确保质量”、“‘精’字管控,提升品质”的园林绿化建设“滨州模式”。

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城市公园、口袋公园242处,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6199.46公顷,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2152.2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40.93%、绿化覆盖率达45.84%,分别高出最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0.93、4.84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1.48平方米,大幅度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12平方米的要求,实现了国家园林城市各项指标从“量的规模”向“质的飞跃”。

公园数量增多了,城市绿量提升了,位置分布更加合理,综合功能愈发完善,城市环境越发宜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这是多头龙柏,那边是蒙古栎,孩子们发现这两种树有哪些区别吗?”家长范女士正带着孩子在植物园里一边游览一边学习知识。“随着政府不断投资建设,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优雅美好,植物园如同天然氧吧,各种绿植健硕成长充满生机。周末带着孩子和老人游览植物园,是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好机会。”

目前,植物园可满足市民游览、休憩、开展公益服务、环保生态活动等需求,待植物园三期工程和科普中心建设完工后,将进一步丰富园内植物品种和满足植物学科普等方面需求。

驾车行驶在黄河九路上,北新开河湿地公园映入眼帘,风景如画的公园环境让附近居民乐在其中,家住公园南侧小区的市民刘先生对居住环境很满意,“人在家中坐,窗外景满园”。

该公园主要是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打造水岸活动空间,建设湿地公园,连通城市水系。结合现状实际情况,注重水体安全性、亲水性、易保持、易养护性。并通过色彩组团、树阵片林,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自然效果。同时,实施桥下通行工程,配建木栈道、亲水平台、廊架、环保公厕,岸边增加水生植物,提升景观效果,丰富功能。

简单的观赏游玩,并不是对环境优美的最佳诠释,饭后散步,也仅仅是人们无聊打趣的时光消遣,而在游玩中学习、在观赏中领悟,则是公园建设的另一种高度和境界。

新立河中医药绿地,紧邻滨州市中医医院新院区,景观设计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景观、广场、假山、雕塑、草药种植园、新建园路绿道等项目。景观结构上以生态绿道联系板块区域,融入中药文化,以文化内涵串联各个节点,打造成一处以中医文化体验为重点,集文化展示、休闲观光、科普体验、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中医药主题文化休闲绿地。

黄河大道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道路以南的黄河蜿蜒绵长奔流不息,道路以北是绿色宜居如画如诗的滨州城区,明月园口袋公园夹在两者之间,既是视觉上的缓冲,更有生态上的质感。公园以突出黄河文化主题,在公园中设置展现九曲回环黄河长卷的主题雕塑,构建起展现黄河元素且功能完善的小型绿色生态空间。这里不但有种类繁多的绿植花卉,还有便民公厕、生态停车位等配套设施。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已然成为滨州城市品质提升的绿色“催化剂”,以生态和谐为底色绘就环境美,让城更绿、地更净、天更蓝。

瞩望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滨州将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办好“百姓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出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丁春晓
滨州政务

主要发布滨州本地政务相关的新闻资讯。包括领导活动、人事任免、政策法规、公告公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