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湾上测凌人

2021-05-16 21:17:10 王勇 赵然然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新年伊始,高强度寒潮降温如约而至,随着西伯利亚寒风的不断加持,黄河下游迎来了千里漂凌的壮美景象。昔日波澜壮阔的母亲河,缺少了些许奔放豪迈之感,却增添了几分“顿失滔滔”的空灵之美。而关于黄河人新一年的守河故事,一起都要从“凌”开始讲起。

“廉颇”未老,年近6旬的前辈作表率

“守勇哥,吃了饭再出去吧,外面天太冷了。”清晨时分,惠民黄河河务局白龙湾管理段炊事员喊道。

“不了,你们先吃吧,今天气温降到零下20度了,河里的冰凌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我先出去巡查一圈,上报完冰凌观测表再吃吧。”说完,曹守勇一边穿上厚厚的棉衣,一边径直往大门外走去。

曹守勇是这个管理段最年长的老同志,有着多年的防凌经验,每每出现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他都要去河边转一转,为大河亲自“把脉问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与母亲河朝夕相伴多年,早已深知其‘脾气’与‘性格’,只有亲自去看看才能心安。”

伴随着熹微的晨光,抵御着凛冽的寒风,在这个滴水成冰、万物肃杀的时节,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沉重,却又异常坚定。从险工坝头,到险点险段,每至一处他都驻足查看,将相应的冰凌密度、冰厚、面积等详细数据记录在册。随行途中,低温导致笔者呼出的水气在眼镜片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冰衣,但这位年近6旬的老将对待工作的劲头却从未懈怠。3公里的徒步跋涉,近40分钟的低温坚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黄河人的坚毅与担当。

回到段上,顾不及吃饭,他率先来到了值班室,同值班人员交代好冰凌情况后,才前往食堂就餐,此时时间已是7点3刻。

寒冷的气温丝毫没有削弱黄河人的激情与担当,他们用始终如一的坚守和多一度的热爱,温暖着天寒地冻中的幸福时光。

逆风而行,后浪担当启征程

“由于近期强冷空气的影响,我们段决定成立冰凌观测小组,组员主要由段上几位年轻人员组成。这样安排,一方面因为年轻同志体力好、腿脚利索,观测时在人身安全方面有保障;另一方面,年轻人需要在实战中去历练自己,不断增长本领和才干。如遇困惑可以及时请教年长同志,确保万无一失。在观测时除了每日的定点观测,还要对险点、险段进行不定时观测,通过增加频次来提高准确度。”段长王连民说到。

一经接到指令,几位年轻同志便行动起来,准备好防护用具,开始迎接小组成立后的第一次冰凌观测任务。

8点30分,朔风遒劲,寒气逼人,年轻同志本着“找准位子,俯下身子,走出院子,挑起担子”的原则,开始了冰凌观测之旅。他们三人一组,深入险工、控导的险点、险段,对冰凌情况进行了近距离观测。每到一处,他们根据事先分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查勘、计算、记录……。眉子石、根石台、林间道……处处留下了他们矫健的身影。虽说此时朝阳已然升起,但毫无遮挡的险工坝头,仍然叫人寒颤连连,体感温度丝毫不逊色于凌晨。随行的笔者仅在短短的拍照时分,双手竟然就已冻得麻木疼痛。

回到段上,观测小组的成员们将数据与之前的进行比对,就存在的问题向老职工请教,在核对无误后,最终把相关信息报送县局,这样的工作他们每天要重复2至3次。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取数据,以最可靠的途径积累经验,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以最扎实的作风贯彻执行,或许这是让年轻人成长最有效的方式吧。

“万顷茫然间,千里冰封时”,这些在游人眼中唯美如画的天公之作,对于黄河人而言却代表着千钧重担与崇高使命。大河担当彰显的是守河为民的底色,检验的是能打硬仗的成色,亮明的是迎难而上的本色,新的一年,让我们从“凌”开始!

copyright
责任编辑:
黄河流域景区发展论坛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