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滨职】孙本普:滨州地区农科所 累累硕果写在农民鼓起的钱包上

2021-04-22 09:48:23 记者 郭文璐 赵鑫 报道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滨州地区农科所,是一所怎样的机构?

2001年,“四校一所”合并后,农科所便不复存在。19年,不是一个短的时间,农科所遗留给人们的记忆,正在慢慢抽离。但对原滨州地区农科所副所长孙本普来说,那些爬满青苔的老树与建筑,示范基地搞试验的身影,手把手教农户实操的音容样貌,至今仍分外清晰。他说,农业科技员就是有农业知识的农民,田间地头就是搞试验的办公室,与老百姓打交道就是社会交往。

滨州地区农科所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农业科研机构,于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时称惠民专署农业科学研究所,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改称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1年7月25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卫生学校、滨州经济学校和滨州地区农科所“四校一所”合并,成立滨州职业学院。

从1958年至2001年,这所其貌不扬的农科所,从最初的18人科研团队壮大到108人农科“智囊团”,从惠民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到国家科学大会奖,从增产不显著到先后培育出具有省内领先地位的棉花新品种、国内领先地位的杂交高粱....43年里,滨州地区农科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早已写在了农民鼓起的钱包上。

农科所设多种作物育种栽培研究室,研究解决粮棉、土肥、植保等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1982年,对于孙本普来说,记忆深刻,那一年他被调到农科所任农技师。对农科研究,孙本普喜爱得紧,从1972年,分配至邹平长山公社农技站帮助生产队干部做试验田推广的近10年时光里,孙本普一直跟农田打着交道。在进入农科所前,还有一段小波折,因为最初,孙本普收到的调令,是一份“坐办公室”的差事。“我们这些搞农科研究的,当不了官,也坐不了办公室,站在地里,心里才踏实,”孙本普的这番话,是他的心声,也是农科所数十名科研人员心之所向。

孙本普说,1982年的农科所,研发条件基本不错了,有作物(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谷子、蔬菜)育种栽培研究室、棉花育种(常规、抗病)栽培研究室、土壤肥料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科技情报资料室和试验农场,人员配备108人,其中,专搞农科研究的科技员40余人。这帮人的具体任务就是帮助各级干部种好试验田,总结群众丰产经验和创造发明,研究解决粮棉、土肥、植保等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指导县社的农业试验工作。

孙本普回忆说,农科所最重要的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为生产服务”。1978年以来,该所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研方向,根据本区土地旱、涝、碱、薄,作物产量低的特点,确定开展以开发研究为主,兼有地区特色的应用研究,促进本区农业生产发展。1980年,经全省地、市农科所会议调整科研任务,确定该所研究重点为高梁、棉花、大豆育种栽培,后因高粱种植面积的日益减少,其育种栽培课题逐渐撤下,以棉花、小麦、大豆育种栽培为主。

“田里的学问很多,气候、时间、种植方式、施肥、农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只要一个方面出了问题试验就会失败,”孙本普说,产量如何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钱袋子和菜篮子,所以,通过农田“蹲守”试验育种产量、稳定性均高的新品种的担子就得由农科研究员撑起。“那时候,地里田间就是办公室,通常在总结试验资料、写课题报告时才会回来,”孙本普说。

农科所培养出吴有南、黄滋康等突出贡献人才,由他们主持选育的《优质高梁杂交种“渤杂1号、3号”》《渤棉1号》分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做农研,苦不苦?肯定苦。但在与孙本普的交流中,记者听到的不是诉苦,更多的是对那段与农田打交道时期的眷恋。“那时候,解决‘肚子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有什么苦吃不得?”说到这里时,孙本普有些激动,也似乎有些想说却未说出口的话。转而,他又跟记者聊道,不善社交是农科人员的“通病”,但是只要和农民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村里的人普遍缺少基础技术,用肥用药意识差,种类和配比也有很多不懂,所里的科研员就帮他们把关,”孙本普说,像他们这些搞农科研究的人,深知老百姓是在用汗水换收成,那时大家都盼望着,能研发出一颗种子,种下去可以让农民少操点心,多结点果。

从所里到村里,从村里到田里,滨州地区农科所工作人员的足迹遍布每一块示范基地,汗水洒在了广袤的田野。那颗能让农民少操点心,多结点果的种子终于孕育而出,而且不止一颗——

1978年3月,吴有南主持选育的《优质高梁杂交种“渤杂1号、3号”》获国家科学大会奖,这两个品种,高产、优质、白粒,在国内首先解决了杂交高梁不好吃的难题。且产量比当时在全国大面积种植的原杂10号、晋杂5号高梁平均增产分别为5.9%、7.5%,最高亩产达到1276斤,1172斤。据1979年不完全统计,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面积达70余万亩,在河北、辽宁、陕西和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

1982年12月,黄滋康主持选育的《渤棉1号》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该品种1978—1979年参加山东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比对照岱字棉15号显著增产;1979—1980年参加全国棉花新品种黄河流域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鲁棉1号略有增产,但纤维品质则优于鲁棉1号,丰产性好、品质较优的棉花新品种就此诞生;

1985年至2001年,该所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该所参加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9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7项;

......

1958年至1978年间,农科所在全区11个县50个大队建立了51个业务基点,在示范推广新技术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氨水在全区大面积的使用,是1964年在桓台县大庞大队示范推广的;小麦窄行密植,是1965年在桓台县于家磨大队示范普及的。此外,该所选育出《优质高产杂交种“渤单1号、3号”》等5个粮棉品种,并开创了高粱、玉米两种作物育种,恢复了小麦育种,加强了棉花育种。

2001年7月25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卫生学校、滨州经济学校和滨州地区农科所“四校一所”合并,成立滨州职业学院。此后,滨州地区农科所不复存在,但对于孙本普来说,他与农业的缘分并没因此解开:“虽然退休了,但我现在还经常与那时在邹平长山公社高王村驻村搞试验时结识的农户沟通,提醒他们何时播种、下种量以及如何施肥等事项。”孙本普告诉记者,直到2001年离岗,他的田间试验档案已有52斤重。

同时,孙本普也与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他正在编写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简史,从1958年到2001年间,该所经历的领导人更迭、基本建设、所获科技奖和学术奖、相关论文及主要贡献都将在这本简史中呈现。不久后,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将以新的形式,重新鲜活于众人面前。

copyright
责任编辑:孙洁
滨州教育

主要发布教育相关信息,以滨州本地教育信息发布为主,并整合发布可供滨州教育参考的教...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