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2019-12-26 08:37:48 吴树罡 李明月 申琦 滨州日报/滨州网 0

努力营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吴树罡 李明月 申琦

近一年来,新一届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十强产业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上下群情振奋,发展变化成果显著。

但是,当前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有许多问题是陈疾旧疴。比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就是众多掣肘中问题较深又非常紧迫的问题。从暑假开始,我们调研了魏桥铝电、京博等6个大企业和兴福镇、姜楼镇及其他县区的13个中小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

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团队部分成员利用陪教育部职成司领导到天津、深圳、杭州、苏州、太仓、成都、长沙、郑州等地调研和督导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的机会,对这几个地方的技能人才政策进行了调研。这些地方普遍认为,制造业越智能,技能人才越重要,一个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可以用钱整个买来,成千上万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不是短期内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他们都特别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例如,深圳市政府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支持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太仓市颁布了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报指南,培训后为学员颁发证书,帮助就业;成都市出台了引进培育急需技能人才实施办法,包括落户政策、安家补贴、技能培训工程、表彰奖励、鼓励企业育才用才等多个措施。广州市、深圳市、苏州市都在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市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天津市、郑州市、长沙市等地也陆续推出了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长沙工匠”铸造工程等实施细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市内外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建议:

第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遴选认定政策,并拓展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建立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并适应不同技能人才群体特点的多元评价体系。推行“双序列”改革、“去行政+专家化”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使用政策,让各类技能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允许技术技能人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招考招聘考试。支持我市优秀技能人才参加跨区域、全国技能大赛等职业技能大赛。支持行业协会、企业和院校等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举办首席技师评选和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拓展和丰富竞赛工种,提高工种等级。

第二,加大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形成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重点推进在职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人社部门向社会公开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及标准。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推行“线上+线下”“远程+现场”培训模式,强化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联合职业院校与企业技能人才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提升技能人才的“含金量”。根据产业方向和行业特点,遴选一批企业培训中心开展企业内训。对培训对象达到一定技能水平的,按照我市职业培训成本目录标准,给予企业相应的培训补贴。被认定为产教融合企业、公共实训基地的,根据培训人数、吸纳受训人员就业人数,给予培训补贴上浮。积极创建国家和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基地,发挥好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能传帮带中的作用。

第三,加快制定支持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奖励、补偿政策。完善在职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或学历提升补贴资助办法,对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减免报考高级工人员的相关费用。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鼓励企业为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金、期权、股权分配等奖励。对于全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从外地引进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按标准发放安家补贴。

第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加大高技能人才在劳模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中的比例。将高技能领军人才纳入党委联系专家范围。有序推进高技能领军人才兼职工会副主席等。选树和大力宣传一批先进典型。组建高技能人才联盟,定期开展交流、授艺等活动。

第五,发布紧缺人才目录。紧扣产业转型升级,每年开展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定期发布紧缺高技能人才目录,定期发布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的宏观指导。

非常欣喜的是,今年我市已经将技能人才列入《滨州市人才政策申报指南》给予补助,我们期待有诸如社会保障体系、遴选认证体系、培养提升体系、奖励表彰体系、社会地位体系等方面的帮助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更好的环境条件。

(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 本文是市社科联决策咨询类课题“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技能人才成长条件研究”结论之一)

责任编辑:董锋磊
滨州时评

热点时事评论、滨州日报观点、滨州网时评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