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居委会位于滨城区北镇街道办事处东南部,南依黄河旧堤。老村原址北接胜利居委会,东邻义和,西靠红旗。新居民区在老居民区的东北方向,东依渤海三路,西与蒲城北三村接壤。与义和、五四等村相似,和平也是姓氏繁杂,有高、薛、侯、王、刘、冯、苏、孙、曹、李、张、郭、崔、曲、谢、吕等16个姓氏。
1958年后北镇南村分为和平大队、义和大队,1982年滨州市(县级)建市后,随着土地陆续被征用,全体村民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于1985年建立和平居委会。2012年,和平旧村剩余住户全部搬迁,这些居民搬迁进玉龙湖畔安居小区。
盐店街因官营食盐而得名,堪称老北镇的王府井,“八大局”浓缩着城市草创史
据1998年7月版《滨州市小康村志》记载:明洪武年间,自河北枣强迁来高、薛、侯、王四姓在此地聚居成村,是“和平”的雏型。
1945年和平为蒲台城镇区,1950年属滨县二区,与今天的五四、胜利、红旗、义和、六街统称北镇街,1956年后又合称曙光社,在行政上分为东、西、南、北四街(后称四村),和平与义和都属南街(后称南村)。
在北镇诸街上,居民最为稠密的地方就属南街,也就是和平和义和。说和平,就不得不提“盐店街”和“高家胡同”。因为百年前,盐店街曾经矗立着官营盐店和老号商铺;五十年前,盐店街密布着地委行署的七八个科、局机关。
(曾经商贾云集的盐店街)
“紧邻黄河旧堤,盐店街南头原是古代官府售盐的地方,每个月都有盐巡来视察。那时候民穷盐贵,都是用毛巾包裹着一把盐往家里捧啊。”义和居民薛承群解释,盐店街的得名就是因为官营盐店。“盐店街连着地主院子高家胡同,挨着旧时商业一条街荷花巷,三八北镇大集以这里为中心。这条街加上北镇大街和西小街,简直是北镇的淮海路和王府井啊!”当过滨城区三小校长的薛承群说起话来地道敞亮。
1945年6月,滨县和蒲台县相继解放,老北镇成为渤海军区支援华东和山东解放区前线的后方重镇。1947年,迟浩田将军就曾在这条街上的鸿济医院养伤。1945年7月1日,惠、阳、滨工商管理支局迁到北镇,在盐店街南段建立了地区第一家国营商业企业——永聚商店。1948年,永聚商店升为北镇贸易分公司,主要任务是通过购销平抑物价、活跃解放区贸易。
1952年12月,惠民专署驻地迁到北镇,众多科级单位入驻盐店街。如1953年设立的北镇邮电局,其职员就住在和平村民家中。公安局、6141部队、粮所也在盐店街扎根生长。
惠民专署驻地迁到北镇后,邮电局、公安局、贸易分公司、百货公司、粮所、6141部队、北镇港河务管理站、省河务局北镇管理段等管理单位在盐店街和义和巷等街道落地生根,村民俗称“八大局”。
“八大局”浓缩着一段城市草创史,正是有了公仆与村民的骨血相连,有了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才有了日后滨州奇迹般的飞跃。
百年前这里沐浴着欧风西雨,鸿文教堂、鸿济医院、鸿文中学、说北镇话的英国牧师见证北镇近代化的最初脚步
1897年,一位名叫AlfredErnestGreening的年轻英国人,作为英国基督教浸礼会的传教士来到山东,并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赵诚,开始了他在山东地区长达39年的传教活动。其中多半时间,他就是在老北镇的义和度过的。期间,他和聂德华在此创建了鲁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鸿济医院和最早的新式学校鸿文中学,成为对老北镇影响最大的西方人。
据《滨城文史集萃》载,鸿文教堂建成于1904年,位于当时的北镇东南、蒲台县城东北(今北镇苗圃位置)。教堂西侧是鸿文中学,教堂以东是鸿道女学。而鸿济医院和千人大礼堂是在北镇西大街南头(现渤海五路南首黄河大堤东侧)。
(百年前,黄河大堤下,英国传教士赵诚建起了西式风格的房子)
由于长期在此传教,赵诚和伴随他一起的几位西方传教士,也成了最早的一批会讲北镇话的洋先生。据上世纪30年代就读于鸿文中学的苏德英回忆说,当年瘦长脸、中等个的赵诚牧师说的就是北镇话,其他几个外国牧师也都会说中国话,潘牧师还经常用当地土话给学生讲笑话。
“北镇大集上,教堂要发传单、图画搞传教。星期天坐马车来做礼拜的都是远处村的。和平、红旗村都有一些教民”,高家锡(已去世)回忆,“鸿济药店于大夫的儿子于经文是我同学,当年他就是在鸿济教堂里结的婚。”
从那时起,老北镇以及周边地区的一部分人开始信奉基督教,接触西方文化,甚至尊奉西方习俗,举办教会婚礼。伴随着教堂、学堂和医院的建设,一些融汇有西方文化元素的建筑也在老北镇出现,使老北镇在一个时期成为鲁北地区中西文化重要的集中交汇地之一。
后来,中国共产党开始在鸿文中学中发展组织,争取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学生投身革命。到抗日战争后期,已在鸿文中学发展党员12名,学生救国会成员402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为老渤海区的干部,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1945年蒲滨战役前,在校长张思敬的带领下,鸿文中学部分师生、员工迁至周村,后又于1947年迁至济南,直到1948年学校解散。而鸿济医院则从1904年一直开办到1945年6月,蒲滨战役后由渤海军区接管,用作军区医院。1947年,后来成为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将军就曾在此疗伤。
时隔70多年以后,2009年,赵诚的外孙女ClleyRowe从英国利兹专程来到滨州,寻访其外祖父和母亲当年生活的痕迹。ClleyRowe说,她母亲直到15岁才跟着外祖父离开北镇,母亲对她永远讲不完的就是老北镇的生活。在母亲回忆里,这里生活困苦,但百姓不失热情和幽默,老百姓细心周到地帮助照看小孩,北镇人质朴、善良,给人更多的安全感。
高家胡同走出乞丐将军“高三升”高在田,他曾官为袁世凯侍卫管带,也曾带军打败蒙古叛军
2012年,和平最终拆迁中,特别受人关注的一条街道就是“高家胡同”,村民传说这里曾是老北镇的富贵窝,走出了一代传奇人物——北洋乞丐将军高三升。
高家锡说:“民国时,高家胡同装有稍门,加上胡同口的围子墙,晚上大门一关,谁也进不来。有的村民回村晚了,就只能在外村凑合一夜了。”高家锡琢磨得很透:重门叠嶂,土匪攻不进来。这些围子墙和稍门如同帖篱笆,在乱世拱卫着这里的商家店铺和地主大院。有村民传说,冯玉祥部队曾在此驻扎养伤,事后为报答村民,冬夜曾渡过黄河清剿了盘踞在小营的土匪。
(曾经富甲一方,土匪都攻不进来的高家胡同)
据牛新元、徐季红《北洋乞丐将军》记载:清末,高三升父母俱亡,其兄大升、二升冻饿而死,三升、四升乞讨度日。传说冬日天寒地冻,三升偷抽了几棵秫秸借以烤火,结果被卖主发现扭着就打,竟朝三升小腹猛踢一脚,三升当场休克。其族长得知后,既气愤又怜悯,当即拿出盘缠,让三升外出谋生。
在天津,三升加入袁世凯的新军,并取学名“高在田”。1898年,北洋军阀举行了大检阅,军机大臣荣禄亲临检阅,袁世凯为点名官,却不知怎么把高三升漏了。高三升急了,便跑步上前大声喊道:“报告大人,还要不要三升?”其声如洪钟,引起了官兵注目。袁世凯惊讶,连声说道:“我要三升!我要三升!”
事也巧合,袁世凯自这次检阅后青云直上。1899年升任山东巡抚;1900年,袁世凯的武卫右军进驻山东后发展壮大;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后,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果真连升三级。因此,袁世凯对高三升格外赏识和器重。
1912年,高三升升任袁世凯侍卫管带。段祺瑞执政时,高三升已升任副督统,其弟高四升也成为骑兵营长。三升原籍滨县不少人也前去投靠,县会会长刘殿鳌,当了高三升的军法官;北镇商会会长王绶彩当了高三升的军需官;同族绅士高凤龄当了高三升的书记官。不久,高三升被任命为西北边防军副司令驻张家口。
后来,高三升领兵驻扎蒙古的库伦(今外蒙乌兰巴托)。由于蒙古乱军趁国际风云动荡和北洋军阀内讧,在白俄支持下发动叛乱,高三升率兵打败叛军。后驻扎在黑龙江省嫩江北五站一线。高三升卸职遁迹于津门,搞起了房地产,赚了大钱,成了天津有名的大富翁。
高三升拥有巨财后,在北镇附近购买三四百亩良田,栽植了数十亩果园;在北镇东街修了豪宅,门楣高悬黑漆金字的“中将府”匾额,高三升时常回来居住。还在北镇大街早年他暖身的地瓜炉处修建了一所楼房商铺,由其侄子高乐园开起了“通泰永”,后租给了蒲台人程子平作“公民书局”。
此外,高三升做了不少善事。如滨城首富刘抡元时住济南,写信给高三升,劝募了几百大洋,在济南千佛山一带,为滨县旅济同乡会购置了块义地。高三升还为家乡修筑黄河堤坝捐出不少大洋。解放后,高三升老家的财产,全部分给了当地百姓。1956年,高三升病逝于天津。
“荷花沟、义和巷,加起来赶不上一个薛继尚”,老北镇的富贵人家不仅有高氏家族,单是南街薛继尚一人的财富就超越了荷花沟、义和巷两条街的总和。清朝末期的薛继尚能为后人所记忆传扬,不只是经商有道,更是因为他重视文教,捐出四十亩地开办了尚志义学,而薛家后人也纷纷选择为师从教,为北镇教育作出了贡献。
“领子九龙翻身”和“马文才扑蝴蝶”传承至今,和平与义和是“十门九亲”
因为有高家胡同和盐店街的繁华,老北镇的民间艺术较之周边村庄更讲场面,特别是以“领子九龙翻身”和“马文才扑蝴蝶”为代表。
“领子是一种两个嘴的铜管乐器,出声尖锐激扬,再加上锣鼓点九龙翻身,老和平村的闹元宵就格外热闹了。”和平居委会的薛踪臣说目前能做这一“古老乐器”的人已经很难找了。领子声激越张扬,鼓点声浑厚沉郁,性情内敛的乡民只有节日里能撒开欢地玩,叫醒十里地的“领子九龙翻身”,为百姓带去了不尽的欢乐。
“俺们村的秧歌戏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精彩的段落是‘马文才扑蝴蝶’。马文才脚踩高跷,追着祝英台手里的蝴蝶往上扑。带着高跷大翻身啊,这个不容易。”义和居民薛新臣幽默地介绍秧歌戏:丑角费功夫最难演,不像小生小旦长得俊就成了。
“高家胡同是出了名的财主窝,一到春节元宵,人家扮玩意那个排场大啊,几十里地都有名!”如和平居民侯加庭所说,解放前地主家用一色的骡马一色的车带着锣鼓队出来表演,连赶马的车夫都是一身金色的马甲缎子。
“义和、和平村有‘十门九亲’的老俗话,打断骨头连着筋。就是说街上随便两个户都有亲戚关系,因为老北镇相比四外村庄更加富裕,闺女都不愿意外嫁,一辈辈长了,就是亲戚里头有亲戚了。”义和居民张晖介绍,每家每户都是远远近近的亲戚,所以互相间的小摩擦都能体谅。张晖认为这些血亲之间浓稠的人情,是基层班子稳定的基础,也是2012年和谐搬迁的重要原因。
策划:韩俊亮
执行:刘清春/文 李振平/图
通讯员:李荣新 王海波
责任编辑:王光磊